今日食普746期:金丝雀鹝草籽,读过高中的还记得它吗?
高中生物课中有一篇课文《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讲述了1880年,达尔文父子用金丝雀虉(yì)草的幼苗做向光性实验。
之后的科学家们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分离并鉴定出了是生长素吲哚乙酸在起作用。很多人就是从这个课文中听说了这种植物。
金丝雀
鹝草籽
禾本科 虉草属草本植物加那利虉草的种子。虉也有写成“鹬”(yù)的。也叫加那利子、金丝雀籽、白尖粟等,是一种天然草籽。原产于环地中海的非洲北端、欧洲南端温带地区以及附近岛屿。
虉草属有20多种,有个多年生的近亲虉草,也是地中海地区原产的,很早就来到中国。它喜欢生长在水边,经常被误认成是小号的芦苇,所以有个别名叫草芦,或者叫芦枝草。老外也叫它芦苇金丝雀草(reed canary grass)。这个顶着蒹葭身份的野生杂草,也是优质草料,俗称马羊草。茎秆还能用于编织。
本属还有一种大家都熟悉的玉带草,是专供绿化观赏的品种。
现在的金丝雀虉草是个驯化的栽培种,因此也叫园草芦。其实本属中的非野生栽培品种,都可叫园草芦。该牧草株高60-90厘米,有时高达100-110厘米,圆锥花序。麦穗很短,约拇指般长。
名称由来
加那利虉草的拉丁学名Phalaris canariensis。
属名Phalaris与天上的某颗星星同名。地上有个古希腊西西里岛的著名暴君也叫Phalaris。
种加名canariensis来自位于非洲西北海域的加那利群岛,这些岛属于西班牙的一个殖民自治区。岛名来自拉丁语Canariae Insulae,意思是“有狗的岛”,当地有著名的加那利犬。该群岛也是著名旅游胜地,许多华人去玩,必去三毛故居,这里有她与荷西的人生终点站。
该群岛的英文为Canary Islands。Canary是金丝雀的英文名。因此该群岛可翻译成金丝雀群岛。
这里确实也是金丝雀的原产地之一。金丝雀很爱吃加那利虉草的草籽,这个草也就叫Canary grass,中文顺理成章译作金丝雀鹝草。
种子一般为茶色,或淡土黄色,表面有光泽。因为含有大量蛋白质和脂肪,能量和营养价值都高,是以谷类作为主食的鸽子、鹦鹉,以及金丝雀等鸟儿的美味。
鸟粮有不同的形状。这种两头尖尖的草籽,养鸟人称之为作尖粟。因颜色不深且含脂肪多,也叫白尖粟或油尖粟。
另有颜色较深的黑尖粟,是菊科植物小葵子,很像是迷你的黑色小葵花籽,又叫尼日尔尖粟。黑尖粟原产非洲,现在主产于印度和埃塞俄比亚,印度有的地方居民也吃它,用在面包和咖喱制作中。我国云南也有少量引种。
这些草籽都是优质的鸟粮,适口性好,有利于鸟类繁殖和换羽。一般喂信鸽、中小型鹦鹉,或喂仓鼠等。与其他鸟粮混在一起喂食,往往是先被拣食后再吃其他谷物。
与鸟争食
金丝雀鹝草本来只有野生。1749年瑞典首先开始人工栽培,英国和德国先后在1824年和1850年栽培。1885年传入美国。目前世界各地均有生长,主要产自中东、欧洲和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家。这种草既可收获种子饲鸟,也可用茎叶作牧草。
我国大约在1945年引种栽培,现在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北、东北和江浙等地。新疆于1975年从澳大利亚引进该草,在天山北坡谢家沟地区栽培,亩产种子200-240斤。
很多作物是动物和人都能吃的,只不过人类的要求更高。在加那利群岛、意大利和北非,长久以来人们就曾将这种草籽作为荒年充饥食物。不过,野生的金丝雀虉草谷壳上有微细的绒毛,收获和加工时混在粉尘中,对人体有很强烈的刺激致痒。加拿大和美国研发人员先后开发出了无毛品种,可供更安全地食用和加工。
金丝雀鹝草种子在2016年先后通过加拿大、美国的食品安全认证。它可以百分百用来做饼干、蛋糕等糕点。也可加入沙拉中,或者与其他谷物一起做成豆奶等食品。
这种谷粒含蛋白质和脂肪较多,还有淀粉和膳食纤维。钙、镁、铁、锌等矿物质含量比小麦及燕麦都高。在所含脂肪中,84%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居多。由于不含麸质,比小麦更适合人类消化利用,国际上被一些专家看好,希望能成为未来的超级食品。当然,它也有与其他粗粮一样的缺点,就是含植酸盐较多,吃多了会影响钙和其他多价矿物元素的吸收。
这种草籽不再只是鸟类独享,慢慢走上了人类的餐桌。为了更好地进入人类食品行列,有关人员打算给这个谷物起个新名字。
目前我国还没有批准作为粮食作物。凡是没有种植许可的植物,种子入境都必须进行消杀灭活,比如经120℃加热15分钟处理。一是避免逃逸到野外繁殖,成为入侵植物;二是防止带入有害昆虫和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