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笔记:秋意降临暴河水库
梁东方
处暑时节,雨后阳光重新出来,照临大地的强度好像和伏天也没有什么两样,但是空中一朵朵的云已经说明了气压升高以后的某种微妙变化:大地上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不再被笼罩在湿热潮闷的暑气里了,一种高远的、开朗的,也是凉爽的意思已经贯穿到了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之上,准确地说是贯穿到了它们的影子里。只要有影子,不管是桥洞里的影子,还是树木的影子、建筑的影子,哪怕是小小的一柄伞的影子,都足以立刻给你带来阵阵凉爽的风。
这凉爽的风暂时在阳光下还是没有的,阳光下还是一如既往的灼热,但是就因为影子里有了夏天没有的风,所以人们纷纷意识到了天地已经迥然不同,欣喜地驱车出城,到远远的朝阳路尽头去看蓄水量空前得多起来的暴河水库了。
看暴河水库,不钓鱼的人的经典路线一般是顺着长长的水库大堤走,从南到北,又从东到西,远及燕国的古边墙,几乎能绕水库半圈,走在平坦无车的路上,于山水平原之间,可以将大地与天空遍览无余,更可以遥望水库西边一带逶迤的山脉做细节上无尽的揣想,想象秋冬的日子里漫步在山脊线上的辽远与无垠、从容与优裕。
不过,在这样阳光不减夏日威力的时候,真正去走大堤的人不多。大家都是顺着蒿草过人的羊场小路一路深入到水边,在水边垂钓,在水边搭帐篷,或者就只是搬了把凳子坐在树荫里面对湿地式的水域,聊天。
垂钓者垂着钓在这里静坐,显然是因为有一种在乎山水之间的情怀;那些拿着一个抄网奔跑着追起了蜻蜓的孩子则是这种情怀的直接演绎。在这像是草原、像是牧场、像是海滨、像是湖岸的地方自由奔跑,红扑扑的脸蛋儿上满满的都是笑,根本不在乎紫外线和汗水的夹击。
灼烈的阳光照耀在高高的草丛上,闪着晶莹的亮光。因为雨季的降水充分,蒿草高大且结籽儿充分,散发着浓郁的药香。酸枣叶子上的蜡质像是玻璃片儿一样闪烁,使人不再关注它们是不是有果实,而只会注意它们为什么会这么亮。
其中一处近乎水中岛的陆地上,有一片高高的杨树林,自然就成了所有不钓鱼的人的最佳选择。在树林里享受着秋天的凉风,看周围浩瀚的水域和碧绿的草地,这实在是想也没想到妙不可言之境了。
保定作为一个古城,在现在的发展中距离现代文明标准应该说还有相当的距离,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和华北平原上的大多数城市一样的自然风貌上的缺失;像这样虽系人工的水库,但是眼前的水域和岸边的草木都未经过分干涉,保持着它们自己自生自灭的原本风貌的地方,是少之又少的。其珍稀性一点儿也不亚于任何所谓不可再生的文物古迹。
在太行山和华北平原相交的这一线曾经最适宜人类生存、方便人类生存的地区,暴河水库这样活灵活现地将这种古老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出来的地方,如今不是绝无也一定是仅有。有山有水有平原,有草有木有自由,没有门票,没有收费,没有商业活动,交通还非常发达,还有哪里能有这样近乎神奇的所在呢!
如果不是有满地的垃圾的话,这块地方几乎就可以说是现代城市生活难得的宝地了。那些垃圾都是以前来玩的人随手扔掉的各种各样塑料包装,甚至也不排除其中就有现在站在这里的人扔掉的。将垃圾扔在垃圾上总是最自然而然的行为,如果不设身处地的考虑考虑这其实正是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置身其间的美不胜收之地的话。
如果说原始的风景和原始的人之间是一种匹配关系的话,城市化的人类再置身原始自然的时候就并非一种天然的绝对匹配关系了,他们需要相当的教养才能真正重新走进祖先曾经习以为常的大自然。所以一处被发现了的自然景观,能否保持自己的自然景观原貌,就是考验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如果公开来回答问题,大家一定会都有维护之心的;但是具体到自己怎么做却往往是另一回事。尤其在没有别人在场,谁也没有看见的时候,便会不乏慎独精神阙如者……
回行的时候注意到长长的朝阳大街外侧似乎正在修建自行车专用道,未来沿着这条主干道骑车,就可以更安全、更自由地欣赏山与平原届临之地的风光了。那时候暴河水库作为骑行路上重要的节点和目的地,一定会是真正郊野公园意义上的重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