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笔记:只寄得、相思一点

解连环·孤雁

作者 张炎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释

楚江,指三湘之地。据说,衡阳有回雁峰,大雁到那里就无法南飞了;又因大雁多在水边栖,故说大雁眼中的地方是楚江。

恍然,忽然,猛然。这句是打乱语序的句子,应该是,怅恍然惊散,离群万里。

顾影,顾影往往是孤独的代名字。如苏轼词:“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是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意,对月共影无寐。如周邦彦词:“银蟾依旧当窗满,顾影魂先断。凄风休颭半残灯,拟倩今宵归梦、到云屏。”

下寒塘,化用崔涂《孤雁》诗“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的诗意。后面的“暮雨相呼”也是从这句中来。

写不成书,指雁飞行时行列或为一字,或为人字,孤雁就不能成字,只是“一点”。这里还暗用了《汉书·苏武传》中大雁传书的故事。后面几句就点明了,残毡拥雪的故人就指苏武,苏武曾把毡撕破和着雪吃,勉强活下来。

因循,有多种意思,这里是迟延、延宕的意思。如柳永《浪淘沙》词:“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荏苒,多指流光不知不觉地流失,这里是形容愁苦连绵不绝。

,漫,徒然的意思。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被打入长门冷宫。如辛弃疾词:“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这里用了杜牧《早雁》诗的诗意,是说胡人打来,人都跑了,皇宫静悄悄。杜牧诗如下:“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锦筝,筝的美称。古筝有十二或十三弦,斜列如雁行,称雁筝,其声凄清哀怨,故又称哀筝。《晋书·桓伊传》“抚哀筝而歌怨诗”。唐代钱起也有《归雁》诗:“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但钱起这里说的二十五弦,指的是瑟,大概是记忆中将筝与瑟弄混了。瑟之音也极悲,《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北方。

未羞他,不羞惭于双燕。

试翻译如下

楚江空阔,天色又晚。我怅恨突然被惊散,脱离雁群万里远。顾影自怜,想到飞下寒塘又迟疑,看沙面干净(没有同伴),草已枯干(没有食物),江水平阔伸向遥远天边(让我更觉孤单)。孤单一只的我无法排成字形,只能寄去思乡情“一点”。料想这样延宕会耽误北地那吞毡嚼雪故人思乡的心情、望穿的双眼。

有谁会可怜长途飞行的愁苦?徒自有长门夜静,锦筝弹怨。料想自己的伴侣还栖宿在芦花中,他们也会念起快到春天时,会转程从旧路飞回北边。(仿佛听到)他们在暮雨中相互呼唤,只怕突然(失散只能在)在玉关才能相见。(若玉关能重见)也不致羞渐于他们,那画帘半卷处归来的双燕。

赏析

南宋末年,词人都爱以词咏物,这和当时他们心境有关,看不到希望,政治上又有高压,尤其是在亡国之后,咏物就可以寄隐情于曲微,让人找不到把柄。张炎是写咏物词的高手,这首咏孤雁的词又是其最好词之一,因这首词,他被人戏称“张孤雁”。

刘熙载说:咏物应“不离不即”。袁枚说:“咏物诗无寄托,便是儿童猜谜。”都是强调咏物既要写得真切,又要有所寄托。我觉得有三点:一是抓住所咏物的本质及特性,写得真切。二是找准自个所表达感情与所咏物特性的相通点。三是用双关、拟人等修辞,既是咏物又能将所寄托感情点出来。

张炎这首词可以说是典范,用拟人的手法,写孤雁可谓穷形尽相,尤其抓住一个“孤”字对孤雁心理的描写真正作到了“不离不即”,既是人们心中孤雁的形象,又显然是有所寄托,从而以孤雁失群的悲苦来抒发自身失国的痛苦。

  再说一句闲话,这首词到《水浒传》中,略加改变,变成了宋江的词:“楚天空阔,雁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草枯沙净,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暮日空濠,晓烟古堑,诉不尽许多哀怨!拣尽芦花无处宿,叹何时玉关重见!嘹呖忧愁呜咽,恨江渚难留恋。请观他春昼归来,画梁双燕。”

(0)

相关推荐

  • 元代诗文

    文/肖旭 元代诗文成就不高,不能与散曲相比,更不如杂剧.元初诗文,在北方上承金代文学,受元好问影响较大,作家中以刘因最为著称:在南方则继承南宋江湖派的文风,以张炎.赵孟頫较为重要.元初作者多有隐约的故 ...

  • 秋天的大雁,一边歌唱,一边飞远|读诗

    我爱秋天的雁子, 终夜不知疲倦: (像是嘱咐,像是答应) 一边叫,一边飞远. 从来不问他的歌, 留在哪片云上, 只管唱过,只管飞扬-- 黑的天,轻的翅膀. 我情愿是只雁子, 一切都使忘记-- 当我提起 ...

  • 诗词漫谈(二):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是金末元初的著名文学家,他16岁那年去并州(今太原市内)参加考试,在路上碰到一个捕猎大雁的人,听他讲述了一件奇事:当天早晨捕获一只大雁,把它杀了以后,另外一只挣脱捕网逃走的大雁,一直盘旋在空中, ...

  • 大雁(一)

    **************************** ​       这是2011年在蒙特利尔激流岛岸边拍摄的大雁,也是最近距离的禽鸟类拍摄,奇妙的是这一家三口的竟然悠哉悠哉飞到岸上的草坪,对于围 ...

  • 三兄妹同唱‖【鹧鸪天】‖相遇红尘便是缘 邀君酬和鹧鸪天

    题 记 与二位老师认识已有半年之久了,想象中的二位老师都很严肃,直到有一天在群里聊天才知道原来你是这样的云起师兄,幽默,也会开玩笑,可能是因为他平时很少聊天吧,至于兄长,那的从唱和说起,起初也是觉得他 ...

  • 诗词点评台016期

    本期上榜名单: 云水禅心.剑如虹.薛俊东.过客.青林闲客.莹雪.李晓红.宏波.雷世平 本期参评老师: 清雅月影.止水.欣慰文.一缕月光.背叔.南郭居士.巩晓荣.钰渊 锦园春室 ●晴偏好·无情偏是霜风扫 ...

  • 锦书难写,只寄相思一点(优美散文)

    作者:暮谣   编辑:夕阳  QQ:1050184607 "自顾影,却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锦书难写,只寄相思一点."在浓墨的夜色里飘来荡去,涤荡着昨日瞬息的美丽:在湿润的 ...

  • 每日好诗词|只懂相思人正瘦,月又何须纠结

    诗人杨胜利贺新郎词精选6首 贺新郎·读辛弃疾 义纛风前猎.此番行,攸关性命,不关风月.光复河山送君览,铁马奔驰不歇.二十岁.雄姿英发.五十骑兵赢五万,更横眉冷眼胸前血.真虎在,敌威灭. 书生可以韦编绝 ...

  • 诗词笔记:奈回肠不醉只添愁

    木兰花慢 作者 张孝祥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滨,鸾镜分收.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念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 ...

  • 诗词笔记: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

    忆秦娥 作者 杨万里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 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注释 春前,立春前. 试翻译如下 今年春天来得早,立春前十多天 ...

  • 诗词笔记: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辽夏金元,少数民族在与宋朝争斗之中,也开始学习宋朝先进文化,出现了一些优秀词人,元好问是最优秀的一个.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元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 ...

  • 诗词笔记:一尊白酒寄离愁

    临江仙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作者 元好问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

  • 诗词笔记: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我老家的另一处古迹 杂诗(三首之一) 作者 王维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注释 孟津,是我老家,是个古县.武王伐纣时曾在这里两次会盟诸侯,第一次,没有发出邀请,就有八百诸侯 ...

  • 只记得相思一点【作者】张炎 【朝代】宋楚...

    只记得相思一点 [作者]张炎 [朝代]宋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记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 ...

  • 丁香花诗词精选一十五首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1- 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唐代:陆龟蒙<丁香> -2-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