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原理二十一(怎样避免空洞议论)
二十一、怎样避免空洞议论
空洞议论是一种夸夸其谈现象,主要症结就是内涵跟不上,又因为任何内涵总是由人来发现或赋予的,实际是人跟不上,却又好耍嘴皮子,才会给人以夸夸其谈的印象。
写诗靠耍嘴皮子,或靠文字表面功夫,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求凡写诗的人,只要他想把诗写好,就必须为此先学会有人的修养,让人先有内涵,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提高认识,养成足够的智慧能力,用以发现外界的本质意义。
任何事物只有找出本质意义,才能证 明发现了内涵,不然都可能是现象的,就说不上内涵。内涵总是相对深刻的东西,可以处于某种掩盖之中,却不允许带着掩盖出来。
例如,说某个人是好的,是因为人们看到了他的本性是好的,哪怕有时被一些不好的表现所掩盖,但本性不变,总能该显露出来就显露出来,可是如果他就是以不好的表现为本性,那么也就没的掩盖了,非是坏人不可。
写议论诗也是同理,就是要通过剥去各种表面的东西,来抓住各种本质上的意思,抓住本质既意味运用人的主观对客观新的发现,也意味运用人的主观按客观规律进行新的赋予,这两种方法在道理上是阐述角度不同,没有实质差异,实际是一回事。
换种说法就是,把空洞的口号或对谁说都行的高调,植入明显经过亲身经历或调查研究而形成的,体会深刻、实事求是、深具独特视角、充满强烈个性的思考、经验、洞察和主张,如,被人常常忽视和不重视的问题,漏洞,方法,策略,建议和见解,也包括独到的赞许,称颂,肯定,鞭笞,讽刺,同时特别注意创作过程中运用事实和对事实最不可少的有关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联 系和分析,避免无根无据的观点、态度、感慨、判断和推理,尤其要避免说的都是东抄西借的东西,一旦这几个方面都做好了,一首诗不就从所谓“老干体”脱胎换骨出来了吗?
不过,就当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讲,这样的做法有很多难处。一是人的修养恐怕本来就不够,实际是认识率先不够,然后做人便跟着不足,这种情况当然就无从谈得上对内涵的发现或赋予,其次则可能是受环境影响的结果,比如有听风是雨的习惯,环境说啥是啥,说行就跟风,说不行就跟着人云亦云。
事实观察,人云亦云的东西本来就是现象,不可能齐刷刷都能看到本质,否则认识的个性方面也不便存在。退一步讲,即使人人都能看到同样的本质,这种层次的本质依然会成为现象,作为性质的一部分,而有待更深入的挖掘。
这就好比鸡蛋孵小鸡,这虽是本质的,人人能够认识,但仅仅认识到此,并不能解决任何人用鸡蛋孵小鸡的本领问题,况且这也仅仅是鸡蛋本质中的一部分性质现象,意义再重要也掩盖不了还有其它性质问题,也就需要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于任何探索和研究而言,容不得按主观局限而让认识歇下来,既不能停留于人人都有的现成认识而不加深入思考地说下去,也不能因什么人,或多少人,发生了主观腻烦而不再有求索的意识,甚至稀里糊涂半途而废,轻易就随波逐流转向别的方面。
还比如,在经济领域,现在普遍重视起了“附加值”,这就是探索的结果。什么是“附加值”?不过是一些曾经认识不到、未发现、甚至不习惯的一些价值,是随着人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双重提高而不断挖掘和衍生出来的,并非无中生有,其实就是本来客观存在的固有性质,仍然不出内涵效应之外。
这两个例子说明,任何内涵的东西,到底不是人云亦云所能想象的,一方面要防止堕入人云亦云这种现象本身的陷阱,以免被其左右,一方面要特别防止被“审美疲劳”这一人云亦云的说法所坑害,这个说法无非是一些人无聊的写照,反而倒被他们当做借口拿来指摘别人,其实从借口来看,无疑是因贪图一知半解浅尝辄止,便企图通过不断“改换门庭”,进而通过标新立异,来谋求功利最大化,才编织出来的一个主观主义产物。
不管是防止人云亦云,还是防止人云亦云中的各种花样,两个方面实际是避免走入不求甚解投机取巧谄媚迎合的歪路,最终防的是一事无成和欲速不达。
一定要认清这样的事实,不同的人同样见到一枚鸡蛋,所发现的价值绝对是不都一样的,定然有着不同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能力上的差异,既不能人云亦云地说“鸡蛋就能孵出小鸡”,也不能按个人爱好说“鸡蛋煮着吃不好”。
由此可知,稍犯主观主义,出现任何不合客观的想法,或这样的说法,都会反证有空洞的地方,即使再怎么一意孤行,也掩盖不了需要提高认识及其能力的一面。这对用日常语言说话,是此理,对需要带有艺术审美的写诗,亦是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