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元镇:主张集体主义的国家,集体项目为何提不起精神?
来源:动商研究院
中国竞技体育在国际金牌争夺战中,冲锋陷阵在前的除女排外,都是个人项目,如举重、竞技体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和射击等。而集体项目,除三大球外,还有手球、棒垒球、曲棍球、橄榄球、水球、冰球等,均乏善可陈。
为什么我国个人与集体在竞技表现之间会出现如此大的区别?为什么在一个主张集体主义的东方国家,集体项目的运动成就,反倒不如主张个人主义的西方国家?不是人的问题,也不是技术方法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问题。
我国的业余训练体制基本不容纳集体项目。大多数集体项目是成人项目,因为业余训练基本上面对省市级运动会,除篮排足外,一般不设置集体项目,其运动员是由其他项目转行过来,因此运动员专项基础薄弱,名副其实“输在起跑线上”。
面对中国竞赛体制以金牌总数为业绩的评价标准,集体项目大多被省级训练单位视为效率最低的争夺点。集体项目人员多,是非多,场馆要求高,投入经费多,胜败偶然性高,因此不是省级及以下训练单位的必然与必要选项。一些省份临时凑队应付全运会,全运会等大赛一结束就面临解散。这些运动项目断断续续的生存状态,难有持久稳定地有高竞技水平出现,更难有杰出运动涌现。国家体育总局虽做了金牌加权的调整,但收效甚微。
我国竞技体育行政管理的任期制,难以在短短的任期中有意愿、有能力、有魄力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结症,面对任期中的奥运会、亚运会的金牌、奖牌总数难题,官员们只能采用揠苗助长,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无力顾及那些长线问题。于是,从1988兵败汉城就已意识到的这一痼疾,长达30余年,年复一年,还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上的讨论。那么,为什么女排会成为这一现象的偶例呢?因为中国女排曾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日本大松博文的残酷训练,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还经历过文革后期北京体院青训队科学训练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成为改革开放年代的一面旗帜,受到举国的支持与响应。有为才有位,中国女排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解决好第一个问题,需要建立业余训练多元化的方案,并提出适应市场经济的业余训练的新形式。
解决好第二个问题,需要重新建设我国竞技体育价值体系,破除竞技体育单一功能与金牌至上的观念。对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运动项目要大胆割舍。
解决第三个问题,需要对高水平竞技体育建立长期稳定的发展规划,以专项社团为主,集中专业人员,靠几代人不懈努力求得最终解决。
集体运动项目文化含量丰富,社会参与的容量较大,解决好这类项目的普及与提高问题,对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建设体育强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已经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