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88)
第十一章、阳明太阴合病
10、柏叶汤
【组方】: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右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参考】:柏叶、干姜、艾叶各15克。
【注】:歌诀曰:柏叶汤为吐血方,马通艾叶与干姜,中焦虚寒血失统,寓寒于温效力彰。
吐衄下血、烦热腹痛而脉无力,服诸止血药还吐血不止者,宜以本方主之。
方中柏叶苦涩,微寒,其气清降,能折其上逆之势以敛气止血;艾叶苦辛温,燥湿除寒;马通汁即马粪取水化开,以布滤汁澄清,此物善治吐衄,能引血下行以止血,但秽臭难服,可以黄土汁代之。三个止血药合用,再用干姜补中降逆。
配伍特点,全方寒热并用,温中与清降并行,相辅相成,但以温中止血为主。本方为强有力的止血药,但性偏温,宜于寒证,而不宜于热证。加阿胶更佳。
现在多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咯血,便血,女性月经量多,崩漏下血等临床辨证属中焦虚寒者。阴虚内热、实火血热引起的出血证使用本方不宜。
柏叶汤病机:吐衄下血。证见:吐衄下血、烦热腹痛而脉无力者。
11、酸枣仁汤
【组方】:酸枣仁二升(90克),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䓖二两。右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注】:本条的关键在于“虚烦虚劳”,虚劳是指用劳作过度,虚火就上来了。里面还多少有水饮。虚热,神气涣散,水饮上凌,神虚不安,加上饮邪干扰,就睡不着。
酸枣仁,味酸,平,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川芎,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知母,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冯老说,酸枣仁是一个收敛性强壮药。
分析中药的五味功用,有一个理论体系,“五行五味分析法”,是一个比较高级的分析法。水饮要是过剩要用五味子。酸苦除烦,酸甘除饮。当然这里的甘是指“甘淡如茯苓”,炙甘草是甘滋,就没有这个除饮的作用。因为此证有水饮,所以没有用炙甘草。川芎入脑,可以祛风。也是一个反佐药,其它药都清降收敛,她辛散温升。凡是虚劳体弱者都会有些风邪。酸枣仁一般用到40克效果不错。(太极闲人按:这段提出内经“五行五味分析”,可供参考。仲景著作是不用五行学说的,对药直接取其性能作用。)
【太极闲人补注】:本方证的虚劳虚烦不得眠,与栀子豉汤证形似而实非。本方证的虚烦,虽烦而无热或少热,而栀子豉汤证的虚烦,则烦而多热。也与猪苓汤证的失眠异,彼因水郁化热上扰而致神不安,利水则安。又本方证确属真虚证,而栀子豉汤证只是胃中不实而其人并非真虚。虚劳虚烦,血虚而致的心烦悸,不仅是不得眠者,也可能是嗜睡,用酸枣仁汤都可以。本方养血,故可跨属太阴。这个组方放点龙骨、牡蛎也可以。如果有停水,还可以与去饮的组方合方使用。方中用了芎䓖,说明有夹瘀。
酸枣仁为一收敛性的强壮药,尤其有强壮神经安神作用。本方用为主要药,取其补虚敛神以安眠,复以芎藭、甘草和血缓急,知母、茯苓解烦安悸。
有本方证者,往往以眩晕为主诉。血虚,心神恍惚,眩晕不寐,现烦热而又非高热、盗汗、浮肿者,宜合当归芍药散。
若心停饮而动悸不得眠者,宜大、小柴胡或柴胡桂姜汤;若胃中虚,客气动膈不得眠者,宜栀子豉汤;若血气虚燥,心火亢而不得眠者,此方主之。《济生》之归脾汤,实由此方引申而成者。又《千金》配石膏于酸枣仁汤者,乃此方证而热盛也。
从药物使用看酸枣仁汤病机:
津虚。证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脉细。(酸枣仁,甘草,茯苓,芎䓖)
虚热。证见:咽干口燥,舌红。(知母)
药物:
酸枣仁:为收敛性神经强壮药,不问为不眠,或多眠,或其它,因神经证而属虚证宜收敛者,悉皆主治之。
第十二章、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1、枳实薤白桂枝汤
【组方】:枳实四枚(60克),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蒌一枚(50克),捣。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注】:胸痹,如果仅仅中焦虚寒(胃虚有寒饮),有点呕逆,而不痛,用人参汤(即理中汤)适合。人参汤健中补津。如果胸满气结很突出,有气从胁下往上冲,又有痛,则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本方在栝楼薤白白酒汤的基础上,加枳实、厚朴行气消胀,用桂枝处理气上冲。由桂枝降冲可知,本方证有表证。
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二:一是寓降逆平冲于行气之中,以恢复气机之升降;二是寓散寒化痰于理气之内,以 宣通阴寒痰浊之痹阻。
【枳实薤白桂枝汤病机】:
气冲逆、胸痹痰咳。证见: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