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宇宙论、本体论意义上的“无”

宇宙论、本体论即哲学意义上的“无”

从与“有”相对的意义上以及“空间”意义上论述老子《道德经》的“无”。与“有”相对的“无”,表示“没有”“不存在”的意思,而空间意义上的“无”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没有”,而是强调“没有”后面的状态,即“没有”装、据、填、充东西的地方。并强调指出,此两种意义上的“无”都不是老子《道德经》“无”的主要内涵。也就是说,老子论“无”主要是从宇宙论、本质论、本体论层次,也即从哲学的层次来展开对“无”的阐释的。通俗地说,老子《道德经》中的“无”虽然有多义,但其最主要的意义则是在哲学概念框架中得到体现的。

在宇宙生成论意义上说“无”。这个“无”是天地之始的“无”,是浑然不分的“无”,是生成万有的“无”,是生成“一”的“无”。老子将此种状态以“无名”“无”“道”等来形容和描述。老子说:

“无名,天地之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生于无”,“道生一”。

具体来说,老子是用此“无”表示万物尚未判分前的元始混沌状态,即“空虚无形”的状态。正是在此意义上老子又将此“无”说成“无物”“无形”,并以“渊兮”(深啊)、“湛兮”(无形无象啊)、“寂兮寥兮”(无声无形啊)等术语来形容它。此“无”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也就是说,此“无”是对“道”作为最原始状态的一种指代和规定。正因为如此,此“无”绝对不能被理解成“没有”和“不存在”,而实际的意思恰恰表示的是一种“存在”

在规律及本体论意义上说“无”

由“道”(无)而生成和构成的宇宙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本质性,而这一存在于万有现象之中的规律性和本质性,因为它是一种内在性存在,所以决定了“它”是没有形状,没有声音,没有形象的,因而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看不见”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此之谓也。

实际上,老子这里所说的“无”,除了它的抽象意义以外,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他要用此“无”去超越一切有限和有规定的存在。也就是说,作为无限性的“道”,是无法以有限的方式来加以规定和限制的。“道常无名”,此之谓也。也就是说,此“无”是对“道”作为万物的规律性的一种指代。正因为如此,此“无”绝对不能被理解成“没有”和“不存在”,而实际的意思恰恰表示的是一种“存在”,且是更重要的“存在”。

老子以“大”来表征“无”是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存在。老子说: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所谓的“大”,即是“无”也,即是“无限”也。由此可见,此“无”是对“道”作为“无限性”“无规定性”“无限定性”的一种指代。正因为如此,此“无”绝对不能被理解成“没有”和“不存在”。而实际的意思恰恰表示的是一种“存在”,且是更“大”,更“多”的“存在”。在此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老子的这一“无”,不但不是“没有”和“不存在”,相反是“大大的有”“多多的有”“丰富的有”。

“无”是道的一种存在方式

老子之所以指出和概括“道即无”及其道体的不可感知性特征,是要告诉人们:你听到的并不是“道”的全部,这就叫“听之不闻名曰希”;你摸到的并不是“道”的全部,这就叫“搏之不得名曰微”。老子之所以要阐明这一道理,是要时刻提醒人们,不要被你的所见所闻限制;老子之所以指出和概括“道即无”及其道体的无限性特征,是要告诉人们:你所面对的只是现在的“道”且是很小很小一部分的“道”。

所以,你面对这一无限的“道”,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自满和骄傲;你永远用不完和穷尽不了这一无限之“道”。这就叫“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用之不足既”。老子之所要阐明这一道理,是要使人们相信“创造”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一直就在“无时无处”之“处”,就等待着你去“发现”“呈现”“创造”。人类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切规律和理论的建立,无不证明这一深邃道理的真切性。

结语

读懂了老子的“无”,也就懂了老子的“道”,从而也就懂得“创新是无止境的”,懂得了“文化”的创造是永远的,从而懂得了社会和人生当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存在。

(作者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徐小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