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亮《延安火炬》·1960
第四部分:主人与家园(续)
当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之时,对家国历史和民族记忆的主动抒写,特别是对革命历史的记述成为彰显民族自豪感和社会使命感的重要方面。美术家们饱含着对近代中国以来的仁人志士、革命先辈的崇敬,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再现了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现场,真实塑造了为民族独立奉献鲜血和生命的英雄人物,由此形成了新中国美术国家叙事的价值标准和品格追求。
面向自然、寄情山水是中国绘画的传统,在那个以“江山如此多娇”为自豪的时代,美术家们怀着对祖国大好江山的无尽赞美与歌颂情怀,落笔于山川巨变和自然新象,构成了新中国美术史上蔚为壮观的锦绣中华图景。
既便是在“文革”的劫难和困苦环境中,正直的美术家也仍然坚守信念,以真诚的态度表述自己的心声,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现实关怀和美术印记。(上述文字辑录于展览说明)
三·红色记忆
1·陈逸飞·邱瑞敏《在党的一大会址上》1977
2·黎冰鸿《南昌起义》1959
3·沈尧伊《而今迈步从头越》·1976
4·冯法祀《刘胡兰就义》·1957
5·王式廓《血衣》·1959-1973
6·张京生·王元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79
7·肖锋·宋韧《拂晓》1979
8·宗其香《不朽的英雄杨根思》·1953
9·董辰生《黄继光》·1969
10·何孔德《出击之前》·1963
11·刘开渠·曾竹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1957
12·潘鹤《艰苦岁月》1957
13·王朝闻《刘胡兰》1963
四·江山多娇
14·潘絜兹《石窟艺术的创造者》1954
15·潘天寿《梅雨初晴》1955
16·哈定《上海九曲桥》1959
17·宋步云《俯瞰故宫》1960
18·钱松喦《红岩》1962
19·杜键《在激流中前进》·1963
20·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1963
五·文革作品
21·何孔德《生命不息冲锋不止》·1972
22·顾盼、潘鸿海《又是一个丰收年》·1972
23·汤小铭《永不休战》·1972·曾出过邮票:J11-2
24·杨之光《矿山新兵》·1972·曾出过邮票:编63号
25·魏紫熙《天堑通途》·1973
26·陈衍宁《渔港新医》·1973
27·周树桥《春风杨柳》1974
28·靳之林《公社女书记》1974
29·吴冠中《太湖群鹅》·1974·
30·陆俨少《乘流而下》1978
31·《收租院》(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