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战之55:造船狂魔
不得不承认,二战中美国的造船能力属于怪兽级的:百余艘护航航母、十余艘舰队航母。但美国真正的产能,是体现在另一个东西上:自由轮(Liberty ship)。
这是一种满排15000吨,载货量10000吨的商船。1941年至1945年不足4年时间里,18家美国船厂共生产了2710艘这样的商船,平均下来是一天两艘的速度。
且不说飞机航母那些高科技的东西,这2710艘船用的钢材就得1300万吨之巨。这么一大坨东西,就算不做船,光是做锄头都能把日德两国翻好几遍的吧?呵呵。题外话就是美国佬如果真的要称霸世界,战后什么飞机大炮核弹啥都不用,就1200万大军每人一把铁锹都能把墨西哥填到墨西哥湾里去得到两个墨西哥吧?
这里就说说这自由轮的来历。
其实,老师毕竟是老师,这船是英国人设计的。
1846年,英国汤普森父子公司(J.L. Thompson & Sons)在桑德兰成立。老汤普森(Robert Thompson)1797年生于桑德兰,他老爹是非常厉害的船长,拿的执照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掌管英国任何型号任何吨位的船只,而且这执照没有时限。
家学渊源,老汤普森十来岁就开始在船厂当学徒,跟师傅们一起曾经在四十天的时间里造出一艘帆船;自己开厂之后的第一单,是8个人在三个月内造出一艘双桅12梁(跟龙骨平行的那种东西,不知道学名叫啥)的珍珠号,赚了300英镑。
1935年,船厂设计制造了大使号(Embassage)商船,这就是将来自由轮的原型。大使号没什么特点,唯一突出的设计就是使得建造速度更快。所以,汤普森船厂造船的速度也是有渊源的。
题外话就是什么东西都是有传承的,就像汤普森家做木帆船做的快,做铁甲蒸汽船也做的快;普惠、罗罗的活塞发动机做的好,喷气时代也是业中翘楚。
这时候的汤普森船厂有多成功,查不到,但二战的时候英王乔治六世跟丘吉尔都曾经到这船厂参观指导,想必是不会太小。
英国物资大量依赖海外殖民地,所以1941年的租借法案中,商船当然就成了重中之重。考虑到当时英国缺油的状况,丘吉尔下单的时候特地要求用烧煤的锅炉。
美国参战之后,在汤普森的设计上做了一些改进,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美国的作业习惯,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大规模制造。
定下来的自由轮主要是三大特点,而这些特点,无一不是为了速度:
焊接
当时普遍认为焊接技术在造船业上的应用并不成熟,所以船体大多采用铆接技术。但铆接需要大量的人力时间,大约占了整个货轮制造人力的三成。美国人之所以有底气改焊接,一是自认技术好,二是不要求寿命-------设计寿命为五年。
这想法确实不一般,因为二战就是在五年内结束了。
模块化
一艘船就那么大,并行工作受空间限制,也受电力限制。那么,将一艘船分成10段,先分段建造最后再组装焊接的话,空间、电力的限制就不复存在。
这种流水线的作业方式,福特汽车在20世纪初就已经成功实践,现在不过是用在造船上而已。
动力配置
采用蒸汽涡轮当然好,效率高速度快,但涡轮的制造要求太高,产量能不足。所以,自由轮采用的是清一色蒸汽活塞发动机,这种三缸(高、中、低压)发动机是50年的老古董-------19世纪末的产物。
机床进步的再慢,对付50年前的老古董还是没问题的,当年的高精尖早已变成了大路货。不过在锅炉燃料方面,倒是淘汰了煤炭改烧油,德州石油多的是。
基本上,就是以上三点促成了自由轮批量生产。当然了,钢铁业的扩张也必不可少。
1941年9月27日当天,全美各船厂共有14艘自由轮下水,罗斯福主持了第一艘,帕特里克.亨利号(SS Patrick Henry)的下水仪式,仪式上他引用了国父之一,帕特里克.亨利1775年的名言“不自由,毋宁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的名言。
于是这2710艘船便有了个名字:自由轮。
但自由轮的制造也不是没有问题。
急速扩张的产能,需求的是大量熟练劳工,这是一两天甚至一两年都满足不了的,更何况男子在战时大量应征入伍。所以自由轮的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非熟练劳工跟女工。最终的结果是大小毛病不少,其中三艘直接是无征兆地突然断裂沉没。
不过相比2710的产量,再考虑到时间的紧迫性,这样的概率还是可以接受,俺觉得。另外,虽然设计寿命是5年,但直到现在,还有四艘没拆,做了博物馆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