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班新华作品
父亲的背影
班新华(河南)
从家里到村口,从村口到家里,将近1000米的距离,父亲用他的双脚已经丈量了79个春秋。
60年前,写得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盘的父亲是村里公认的文化人,深得领导的喜爱和赏识。
正因为如此,身为村会计的父亲有多次机会离开村庄谋求更好的发展——塔桥供销社正副主任连续两次来村里与老支书协商,要父亲出任其供销社门市部会计;塔桥乡政府要父亲去管理档案;塔桥信用社让去当职员,郑州铁路局让去当工人;部队让去当兵,都被当时的老支书深情挽留。不仅如此,老支书因为舍不得父亲离村,硬是把已经在塔桥鞋厂和塔桥竹业社同时任会计几个月的父亲要回村里。
也许是父亲对自己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也许是父亲太看重老支书栽培的情义,父亲最终没有走出脚下的土地,去那更高更广阔的天空飞翔!
继村会计之后,父亲又任村支书,这前前后后一干就是近40个春秋,父亲把青春和汗水都挥洒给了他深爱的这片土地。
当年父亲任村支书时提名的多个村民办教师都早已转正,现在每月都有几千元的工资或退休金,而父亲现在每月只有200元的老干部补贴,父亲依然无怨无悔,笑看春风秋月。
2018年建党节,县乡两级领导来看望他,带来了党的关怀和温暖以及2000元慰问金。期间,县领导亲切地拉着父亲的手,嘘寒问暖,耄耋的父亲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岁月无情,昔日那些与父亲谈得来的故人相继离世,一部智能手机就成了父亲形影不离的宝贝,有了它,世界的精彩,触手可及。
多少年来,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风霜雪雨,父亲牵手母亲行走在岁月的深处,行走在他们眷恋的这片土地上,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在那艰苦的年代,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兄妹六人长大成人,成家立业。
而今,父亲常常放眼前方,默默无语,父亲知道, 属于自己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父亲在做的就是把他亲眼看到的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美丽乡村的风采尽可能收入他的记忆。
父亲一生要强、不卑不亢,近年来,年事已高的父亲依然高昂他的头颅,不愿低下,只是有些吃力。
望着父亲略显蹒跚的背影,油然涌起无限酸楚:当年父亲曾脚挂井口,头朝下,只身打救落井的女童;75·8洪水时,父亲在一米多深的洪水里,扶老携幼,转移村民达49次。当得知村里仍然有一个80多岁老爷爷因贪恋家里财物不愿出村转移时,父亲毅然决然从安全地带凫水几公里游回房屋已经全部倒塌的村里,在黄昏时分找到正骑在一截断墙上命悬一线的老爷爷,并连夜用倒塌的房屋梁檩为老爷爷组建生命方舟。
当抗洪抢险劳模的红丝带挂在父亲的胸前,当台下的掌声响起时,让父亲感受颇深的不仅仅是洋溢在脸上的自豪与荣光,而更多的是父亲又多了一份社会责任和历史的担当。
75·8洪水退后,父亲带领全村村民奋战两个冬天开挖的5米宽、3米深、3000米长的环村排水沟,如今仍然静静地躺在村庄的北面和东面,并以她特有的方式拱卫着村庄的平安和富足。排水沟的成功开挖,结束了附近一些村庄十年九淹的历史,从前那些一望无际的淮草地,如今都变成了高产稳产的良田,这对今天这些村庄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美丽乡村建设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而今,父亲老了,当年父亲生龙活虎的模样和行走如风的步履,也只能在我们的记忆里,在老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里。但愿父亲好人有好报,让他能有更多的时光,继续行走在他深爱的这片土地上,感受沧海桑田,看山河如画。
【作者简介】班新华,男,河南上蔡县人 ,河南老年诗词研究会、驻马店作家协会、驻马店诗歌研究会会员,上蔡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诗词月刊》《河岳诗词》《河南诗人》《天中论坛》《今日头条》《搜狐新闻》《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百家头条》《巴蜀风文学》《早六点半》《诗月亮》《兰苑诵读之家》《水墨草语》等。作品入编《光辉历程·时代画卷》《中国一级作家》《中华民族文化精英》《中国诗人档案·2017年卷》《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2018年中国诗歌年选》《天中记忆》《天中诗词》《蓍城雅韵》等;荣获2017“上蔡县惠民村镇银行杯全国楹联大赛三等奖;荣获《早6点半》2018“君来顾酒”杯中国诗人自选诗大赛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