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修了一条铁路,拉出两座大城市,各自取代原有省会
说到清政府的铁路事业,不能不提京汉铁路。
京汉铁路的前身是卢汉铁路,这卢就是卢沟桥,汉就是汉口,卢汉铁路连接北京和汉口,是甲午战后清政府准备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事实上,清政府并没有做到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毕竟修铁路的钱就是从比利时那借来的。1906年4月1日,卢汉铁路全线贯通后,又改称为京汉铁路。
连接中国南北的第一大动脉由此纵贯。所以,这卢汉铁路还是值得一说的。
京汉铁路沿线站点众多,其中民国时期的一等站点就有15个之多。这15个站点后来发展成为大小不等的城市,一度被人们说道。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石家庄和郑州。这两座人口千万级的大城市发展的机缘就是这么开始的。
卢汉铁路的修建由张之洞最先提出。张之洞认为,铁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征兵、转饷次之,修建一条干线铁路十分必要。
当时的北京是清廷的政治中心,汉口则是闻名遐迩的交通巨镇,而且具有发达的工业基础。大家都看到了连接两地的好处。张之洞的奏请得到应允。
由于卢汉铁路是清政府前所未有的尝试,朝廷便决定南北分段修筑。北段由直隶总督主持,南段由湖广总督主持。在这种背景下,张之洞调署湖广总督。为了满足修筑所需要的钢轨,张之洞甚至筹办了汉阳铁厂。
张之洞还是比较有远见的,早在他发起奏请时,便设计了铁路的主要路线:
铁路取道宜自保定、正定、磁州、历彰卫怀等府,北岸在清化镇以南一带,南岸在荥泽口以上,择黄河上游滩窄岸坚经流不改之处,作桥以渡河。则三晋之辙下于井陉,关陇之骖交于洛口,西北声息克期可通。
这里的正定就是现在石家庄的一部分。“黄河上游滩窄岸坚经流不改之处”其实就是现在郑州北郊的荥泽口。郑州西面有山川丘陵交错的洛阳,东面有黄河悬于空中的开封,它们都不是修建黄河大桥的最佳选择。
京汉铁路在北段的选址就这样铺展开来。石家庄、郑州由此发迹。要知道这两个城市的前身并不怎么样。
石家庄在明清时期只是一个小村庄,面积不足半平方公里,只有百余户,六百多人。
郑州的历史比较悠久,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八朝为州。不过,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而且是局部政权居多。到了清末民初,由州平级改为县。这就是大家一致调侃郑州为郑县的原因。
但是,京汉铁路来了,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1903年建成石家庄火车站,定名为振头站。1905年郑州黄河大桥建成,郑州成为京汉铁路的一个重要站点。从此,大量的物流、人流,源源不断地经行两地,通行南北。
京汉铁路只是一个开始。
1907年正太铁路建成通车,与京汉铁路交汇于石家庄,石家庄的交通网络体系呼之欲出。
1909年建成通车的汴洛铁路紧随其后,并在后来向东、向西扩展成为横贯中国的陇海铁路。京汉、陇海交汇于此,郑州成为名副其实的铁路中心,百年崛起之路由此开启。
铁路不断汇集资源,推动两座城市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城市化进程,到后来两座城市分别取代保定、开封成为省会已是水到渠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