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新药上市申请被热议!根治的突破口或在干细胞
本文首发自博雅干细胞
作者:江南大学 Dr.MA
专家审核: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 教授
本月,“美国阿尔茨海默症新药审批”的事件受到了关注。这是美国生物技术公司渤健的新药Aducanumab,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能有选择性地与患者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沉积结合。业内曾有声音表示如果获批它将成为FDA近20年来批准的治疗该疾病的第一款新药。此前,也曾因为这款新药具有 “确凿的有效性”,渤健股票猛涨。
然而在11月初,美国FDA专家会全部否决了这款新药的上市申请,认为迄今为止的研究尚不支持该药物的有效性。最终审批结果将在2021年3月公布。这无疑又给这款新药上市带来了不确定性。
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症新药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一旦有进展都会掀起医学界的一些轰动。比如在2019年渤健宣布计划提交在研新药aducanumab的生物制剂申请(BLA)时,新闻一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并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单。
由此可见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症新药上市的翘盼。那么,作为医学发展的新趋势,未来干细胞会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带来哪些帮助?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干细胞新药会不会上市?
阿尔兹海默症为何难以根治?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症是我们这个世纪最大的医疗挑战之一,也是痴呆症的主要原因。以美国的调查结果为例,从2000年到2018年,中风、艾滋病和心脏病导致的死亡人数都呈下降趋势,而阿尔茨海默症死亡人数却是在不断增加,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过程如下图所示[1]。
近20年阿尔茨海默症新药上市空白仍然未被打破,其主要原因应归因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存在着1%到2%的遗传效应;其次,在进行动物模型试验过程中,对动物有效,对人类却没有相应的效果。
最为关键的是,当前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一般是增加突触间隙乙酰胆碱,促进突触传递,无法影响疾病的进程,且各类药物均存在着不良反应,例如腹泻、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也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医学界称其为“万用细胞”。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被认为是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最有前景的种子细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渐渐被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证实。在动物模型试验中,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增加局部乙酰胆碱神经递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的浓度,最终改善运动和认知功能。
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在研干细胞新药
各种类型的干细胞已被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前/临床试验。截止2020年11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大临床试验注册库http://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研究项目达到了27项。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干细胞新药也正在开发中。
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大临床试验注册库网站中了解到,在2016年10月,Longeveron公司进行了一项评估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中注射人间充质干细胞与安慰剂的安全性和潜在疗效的研究[2],这是一项随机的、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共有25名受试者按比例(2:2:1)被随机分配为接受低剂量人间充质干细胞、高剂量人间充质干细胞和安慰剂。在输注后的第2、4、13、26、39和52周接受随访,该项目已于2020年9月完成。
生物技术公司Hope Biosciences在2020年3月,进行了一项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试验,目的评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24名患者将参与这项研究。这个研究的总体目标是评估四次静脉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对临床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受试者的安全性,以及间充质干细胞改变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炎症反应的能力,该项目预计2021年2月完成。
在国内,也有文献报道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结果[4]。在2015年,该研究对自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且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的12例患者给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并观察36周。结果12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