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笔记:军校广场这一带的老年生活场景
梁东方
这次回保定,正是霜降时节。坐在窗前近乎纯净的和煦阳光里,温暖已经开始变得珍贵,明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了。这个古人登高望远的日子,本来都应该是秋天视野最好的通透天气,但是现代社会的雾霾已经年复一年一再将其淹没在含混朦胧之中不能自拔,偶有间隙看见一尘不染的阳光未免就会有一定要走出家门去的冲动。
比较而言,那些有雾霾的日子抑制了很多人去爬山登高的愿望,也让诸多没有条件出门的老人少了一点遗憾;不过赶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在屋子里坐的时间长了,便和父亲一起出去走走。走过军校纪念馆门口的时候,决定一起进去看看。
军校纪念馆就在家门口,每次在公交站等车,回头看见其大门前那些从外地专程来旅游的人,都想着什么时候一定要进去看看,可是这么多年以来也从来没有进去看看。这大概属于家门口的景点的一种宿命:越是举步可至,越是不当回事,觉着随时都能进去,而终究是一直没有能进去。不知道这其中是不是还隐约有另一个潜在原因:把家门口的景点转了,在常居之地就少了没有去过的空白之处,就会因为太明白而感到乏味?
不管那么多了,今天终于有了机会,今天就进去看看:因为去旁边新开的菜市场的时候,正好从这里经过。
进去之前先戴口罩扫码登记,进去以后看到,在这个过去畜牧场的大地上凭空盖起来的院子里,平房大院里,每一处房子都是一间展示厅,展厅墙上的图片是历史照片,历史照片上的人物大多穿着在农业社会里显得很威武的军服、戴着大檐帽,他们曾经是当年衰疲的国家民族强健自身、抵御外侮的希望;墙下的玻璃展柜里则放着收集来的当年的军校学员的遗物。
遗物,也就是说所有的军校学员,或早些或晚些都已经尽数离开了这个世界。包括那个在全体学员大会上于主席台上自戕的校长,包括在北伐战场上立了功的人,包括其后历次国内外战事里屡屡出现的年轻有为的军官乃至将军……
袁世凯创办,一期期学员在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军事斗争中都有参与与表现,其表现一般来说截止到解放战争中的投诚解放军。将军级别的人都塑了胸像,铜质的。铜像在玻璃柜中排列开来,一律是大檐帽穿军装,所以看起来是互相都很像的样子;他们以互相都很像的样子证明脚下这片现在是广场、之前曾经变成农场的大地在更早的过去就是军校,当然在军校之前肯定是农田。正在这些农田之上,诞生了一个传统的老大农业国家中的现代军队的摇篮。这块土地注定在百年近现代史中有其自己的特殊地位,日本侵华之后曾经是东洋恶魔的军营和监狱,新中国建立以后又曾经做过刑场,著名的张青山刘子善就是在这里伏法的。我们小时候经常提及甚至偶尔还会去玩的“大靶挡”“小靶挡”,作为当年军校的射击场,其实就是其当时近乎仅有的地面遗物了。
从农田到军校再到农田,又到广场,是这片土地上一百多年的历史的变迁。其中的几十年是我参与其间的,作为看客,看着这片已经重新成为农场大地的地方一点点变化,由年复一年的庄稼地变成了当时号称全省最大的市民广场。它有变成广场的天然品质,因为它属于公家,又没有地上建筑,而当年房地产还没有现在这么势如破竹,拍卖土地的冲动还能暂时被抑制住一部分,用了一部分土地搞了公益。当然,整个军校土地的一大块还是卖给了房地产,它占据了整个军校的东部近乎一半的地方。但不管怎么说还是给留了一块地方,一块地方是广场,一块地方是纪念馆。这让建筑稠密而少有公园绿地的保定多了一块大大的去处。尽管在那之后市区的绿地几乎就再没有大面积增加过。那已经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军校纪念馆旁边的工厂,在墙上开了口子,改造成了敞开式的大市场。工厂的院子大,市场也就大,商品丰富,应有尽有;保定人在做饮食市场方面是有悠久的传统的,总是能做出很好吃的东西来;店不在大,而在口味好,价格公道。
在那里买了菜回到广场上,秋末上午九十点钟的阳光还能将刚刚降下来的温度重新推高到比较适宜的高度上,让人们从骤然的寒凉中恢复出一点点秋天里稍纵即逝的不冷不热的好感觉。
从地下超市里出来的老人们手里都拿着一棵白菜,那一定是超市在搞什么活动的赠品或者是减价商品。他们不急着回家,而是就势坐在广场上的椅子里歇着,歇着看看手机,看看周围同样在看手机或者同样在观望着周围的人。人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才会赫然发现,其实人生中没有什么可特别匆忙的,大可以像现在这样从容地度过。那些曾经的风风火火,是不是一种对健康而旺盛的身心运转的奢侈性地过度消费?如果从一开始就这样从容淡定,是不是会更好?
这时候的广场上,完全是中老年人的世界。有个别年轻人,也都是取了一种老年人的无为与小孩子的天真状态的年轻父母,他们在遛娃。整个广场上的节奏都是步履蹒跚的,是与世无争的,是超拔于真实的世界之上的一种世外桃源的状态,只要没有雾霾。
在没有雾霾的日子里,老人们孩子们一派天然,用人生两极上几乎一样的步履迟缓装点了整个环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带也已经进入了老年状态,出来进去放眼所及,大多都是老年人。以前总是少数的老年人,出现了一种近于岁月停滞的普遍长寿现象,好像仅仅是和年轻人一样也在一天一天长大而已,在外貌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时间变成了概念,岁月成了比之前要悠久得多的时光。这种也许不期然的喜出望外实际上降临到了大多数老人的身上,使他们得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在从容的环境中回望一生。
广场上呈现出来的普遍养老状态中,不唯空间开阔、没有车来车往之虞,更兼每个人都很悠闲导致的总体气氛上的安然。在老年人为主体的大环境里,总是会洋溢着这样一种气氛:安详平和、与世无争,过自己什么都还算是方便的日子即可。
这样安然的老人社会,大家普遍缓慢,不能远行,多勾留在住家周围的广场和街区;在广场和街区之间形成一种没有张力的气氛,当然也没有什么创造力,大家只是一律平和地沉浸在眼下的世界里:不希望打仗,不希望倒行逆施,不希望有什么紊乱。
老年社会的第一波高潮,不管别的地方如何,至少是周围这一片的第一波高潮,或者说自己明确感受到的第一波高潮,已经到来。
广场外的红阳路经过改造之后,拆除了临街的店铺,粉刷的红墙下安装了长椅。拐向小营房的路成了象棋一条街,象棋摊沿着红色的围墙一溜排开,围观者比下棋的人多,不管是下棋的还是看下棋的,一律津津有味。大家不约而同地以这种各自沉浸其间的智力游戏状态度过生命中的时间。虽然一招一式都深思熟虑,或者洋洋得意或者懊悔不迭,每个人都像全神贯注的孩子,但终究是只有虚拟的胜败,没有真实的功利。这时候的下棋,已然像是对前此人生的某种反思甚至自嘲,虽然仔细体会其间也不乏随波逐流的无奈。
这条原来沿街都是菜市场的街道上,如今生意好的是药店,药店人来人往,随着老年社会的一步步发展而人气渐旺。老人们来药店,可能仅仅就是为了问问前些天订的药来了没有,电话听不见,打过电话来又忙得没人接,所以就直接来问了……
不管是从药店出来还是从菜市场出来,老人们慢慢地走在街上,很容易坐在路边的长椅上歇一会儿,看看眼前的行人车辆,也互相看看,看看通透的天空。会用智能手机的,这时候就会拿着手机一点点地看,看别人在这样有好阳光的日子里拍的红叶山川的照片,就会很向往,会自动把外面脑补到理想的状态,而忽略诸如堵车、雾霾等等不确定的不如意。
据说南方某地,图书馆每天搞讲座,每次讲座的内容都只限于一个非常具体而实用的问题,比如某种APP的使用,微信付款的方法,怎样用扫码的方式在自动购物机上买东西,如何在网上买火车票等等,都是老年人经常会遇到又不大会的问题。那应该是给老年人开辟了一片不一样的公共社会方式。除了坐在路边发呆,除了在广场上转圈,除了跳广场舞,世界上还有很多更广阔也更有趣的事情。尽管每个人在年老之前都多少经历过,但是与时俱进的新鲜永远存在。像孩子一样将目光转向未来,让那样的状态成为各个年龄段的人生中的题内之意,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