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的家:是雾不是霾

梁东方

雾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其英名被雾霾渐渐给毁了。人们对雾的好感逐渐消失,看见含混不清就会想当然地认定是霾,就急于摆脱,就心情不畅。不过,秋雨之后这个早晨,如果起得够早的话,你就可以看见真正的雾,不是霾的雾;不仅能看见还能享受,享受岚气弥漫的大地之美。

说它是雾岚而不雾霾是因为你可以清晰地看见其边界,逐渐从远方还没有收割的玉米梢头弥漫过来,弥漫到这边已经完全收割干净了的玉米地上。收割过的玉米地一如收割过的麦地,黄茬之中泛着白色,将被遮挡了一个夏天的广袤的平原完全袒露了出来。不一样的是没有了麦收之后的溽热,只有秋收时节无边无际的清凉。

现在,雾岚就是顺着这样的广袤和清凉而蔓延过来的。你盯着它看的时候它的速度不快,但是你眨眼,你一错眼珠,再看的时候就会惊讶于它们迅速弥漫的能力。很快原来清晰的边界就不再能看见了,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一切都笼罩到了雾中。

笼罩到雾中呼吸也是通畅的,这是它和雾霾的区别;不仅呼吸通常,仔细看,盯着看,还会将雾看透,连雾本身其实也是透明的,它的遮蔽仅仅是水汽而已。在这样仅仅是水汽的遮蔽之中,人就不焦灼,就充满了信心,知道一会儿太阳升高雾气消退,大概率地就会迎来一个通透的晴天。

这种只有雾没有霾的天地一片含混,像是捉迷藏一样让成年人的生活也一下子充满了童趣:勉为其难也好,早已不大习惯也罢,只要走出门去,置身雾中,便到处都是有趣的生机。

雾和植被的关系是最紧密的,雾是降水的另一种形式,它们参差地与植被的茎叶花朵融合在一起的同时,已经悄悄地开始了将自己化身为水,附着到植被表面上的暗通款曲。雾并不是凭空消失的,它们的消失是它们逐渐化身为水重回了土地和植被而已。

以这种农业时代里视角观之,雾自然是一种类似温和的雨的浇灌,也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自然而然。在人类的建筑和人类的聚集都相对在一个适中的范围内的时候,雾降临到人们生活里来的过程本身也都让人有审美的凝望和不无兴奋的指指点点。因为雾像是舞台上刻意营造的朦胧,将恰到好处的隐身以神秘的无边界方式展现到了大人孩子所有人的面前。孩子会忍不住跑着去追逐,发现你跑雾也跑,你退雾也退,你所能望见的就只是以你为核心的一个直径基本固定的圆。终于放弃了这种本能地追逐的努力以后,又很自然地陷于痴痴的凝望:墙角房檐在雾中横空出世一样突出出来,道路有了尽头,铁轨则从无限之中伸展而来又伸展到了无限之中去……

雾使庸常的大地场景平添了活力,雾成为提醒人重新赋予自己对天地的爱的又一次契机。在大雾弥漫的早晨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意趣,也只有实践者才会有林林总总的收获。这些收获既意外,又恰如其分,是天地逻辑的自然延续却也是并非多有的雾中世界的新鲜别致。那些像是被刻意做了水粉画画面柔性处理的灌木丛,那些在朦胧中浮现出来的粗壮的乔木树干,那些因为孤傲地独立与花茎之上而脱离了雾的缠绕的月季花,甚至是贴着地皮像是什么大动物在用慢动作不懈攀爬蔓延的雾气湿湿的触角,都让人留恋不已。

不过,在顺着绿道抵达城市之后会蓦然发现,雾在城市里则失去了所有这一切美感和实用价值,除了造成视野受限以后的进一步拥堵之外,便是乏善可陈的灾害了。所有的建筑和街道都不需要雾的滋润,建筑丛中一点点可怜的绿地也完全用不着如此全局性的雾来浇灌。它甚至比对人的呼吸有慢性损害的霾还不如,霾不会聚集得这么快,这么集中……

从乡村来的老年人到城里孩子的家中不愿意长居,住一段时间就说什么也要走,要回到老家去,老家条件再差也在城市住不下去了。这固然是因为老人养成的习惯生活方式,但也更是乡间还大多葆有的与天地自然四季风物相通的生活环境。在那个雾有雾的好处,而没有雾的害处的地方,才是真正人类宜居的条件好。看得见四季,经常可以沐浴风霜雨雪,可以享受这样漫天的雾岚,当下也许不知不觉,累积起来却就已经是人居的核心价值所在了。

(0)

相关推荐

  • 乡村晨雾

    在故乡的清晨醒来,外面有雾,绝不是霾. 雾有雾的味道,多年前黄山雾的味道还在我的心里氤氲着.那时正在莲花峰,突然就像是谁把自然之门打开,雾全跑出来了,整个莲花峰就像浮在天地之间的巨大莲花,山在动.雾在 ...

  • 《人生百味 • 诗话》——雾中吟

    雾中吟: 雾,散发着模糊.空幻的灰色 林木的细节被隐藏起来 保守着深邃的秘密 虚无缥缈,如梦如幻 轻纱一般的雾,迷迷蒙蒙 远处的树木,若有若无 说有吧,看不见它是什么 说无吧,迷雾开处 又隐隐露出点什 ...

  • 人世茫茫,谁不是在雾中行走?

    上午醒来读到新闻.不敢置信. 一天下来,眼见各方消息. 心里却是另一番想象:也许是错误的报道吧,也许幸存下来还没被找到? 如此的幻想挣脱了现实的坚硬.不可更改,它试图寻找柔软的着陆方式,让事实的发生以 ...

  • 走出心灵“团雾”

    远行的时候,遇到过团雾. 团雾很可怕.进入团雾前,眼前是清明的.进入团雾,却发现一团迷蒙,近距离都不可见. 在团雾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在高速行驶的高速路上. 由此及里,人生也会遇到&qu ...

  • 老年花似雾中看,花非花雾非雾 ,如梦中

                                         

  • 郊外的家:雾霾、寒凉、冬雨

    梁东方 秋末冬初,即便人已经觉得冷了,可蚊子还在飞.飞舞的蚊子告诉人,其实还不冷. 不过,雾霾与寒凉同至,人便进入到一种含糊而不无痛苦的人生桥段,这样的桥段是本地的专有,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普遍的秋愁. ...

  • 郊外的家:雾霾中的寒凉秋日

    梁东方 本地特色的秋天是灰茫茫的,雾霾在这个季节里以一种格外没有色彩.没有生机的乌突突的形式,像一张遮天蔽日的大网一样覆盖住了全部的视野.它不是彻底的黑暗,却是乏味无聊的含混,是既冷凉又没有凛冽痛快的 ...

  • ​郊外的家:雾霾中的早晨和黄昏

    梁东方 住在这里,我很喜欢看黄昏,看黄昏一分钟一分钟地降临.黄昏的变化,每一分钟都和前一分钟不同.西天上的光直到屋子里早已经黑暗下来了,还在不停地变幻.使痴痴地遥望的人,觉着凭空多了一大块时光. 这是 ...

  • 毛眼家看雾霾

    ​早上起来神情慵懒, 移步窗前观云海. 听风声如梦似幻, 颓废心,一扫光, 豪气冲天!

  • 郊外的家:窗外的麦田时间

    梁东方 每天都会不由自主地专门拿出一段时间坐到窗前,俯瞰窗外的麦田. 这是属于我的人生享受,是属于我自己的休闲时间.这样独特的休闲.如今大概已经是城乡之间大多数居所都不具备条件的了.窗下就是麦田,是广 ...

  • 雾对于跟霾连用表示不满!

    雾,<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水汽不特能凝为露,倘早晚为天空凉气所缩,亦能腻而为雾,纵目空际,白气迷漫,宛如雨后炊烟,笼罩屋顶,重者至咫尺莫辨,航海者有戒心焉,风日开明,自能解散 ...

  • 郊外的家:雾里看花

    梁东方 人们都知道甚至都唱过那首著名的歌<雾里看花>,记得住其中不无谐趣的快节奏的"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不过,人们通常只是在其情感意义.社会意义.象征意义上去做不加 ...

  • 郊外的家:记一场雨

    梁东方 在七月底最为闷热的日子里,郊外的家自我调节功能的极限已过,昼夜温差已经不足以适时地给人带来清凉的舒适,无论昼夜,几乎一如既往的闷热让人对气温并不敏感,这时候主要是湿热对人的折磨了.而对于这种源 ...

  • 郊外的家:早春时候,最适合读书的位置

    梁东方 在屋子里的各个不同位置放着不同的书,这些书的共同点是都在读而且都读得津津有味:津津有味的表现就是读着读着时时可以停下来,在小本上写下点有关无关的什么. 这样一来,在屋子里的任何位置都可以随手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