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灸法-历史篇 | 灸法的历史源流——两汉

扩展阅读

我们接着来学习两汉时期灸法的历史源流。

自汉以来中医的历史论述渐渐丰富起来,医家著作开始变得详尽具体,灸法的论述也越来越多。
1

淳于意,汉代人,曾任齐国太仓长,后世人尊称为“仓公”,《史记》记载并列入《扁鹊仓公列传》。

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汉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

齐北宫司空命妇出於病,众医皆以为风入中,病主在肺,刺其足少阳脉。臣意诊其脉,曰:“病气疝,客於膀胱,难於前後溲,而溺赤。病见寒气则遗溺,使人腹肿。”出於病得之欲溺不得,因以接内。所以知出於病者,切其脉大而实,其来难,是蹶阴之动也。脉来难者,疝气之客於膀胱也。腹之所以肿者,言蹶阴之络结小腹也。蹶阴有过则脉结动,动则腹肿。臣意即灸其足蹶阴之脉,左右各一所,即不遗溺而溲清,小腹痛止。

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大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嗽。

文王年未满二十,方脉气之趋也而徐之,不应天道四时。後闻医灸之即笃,此论病之过也。臣意论之,以为神气争而邪气入,非年少所能复之也,以故死。所谓气者,当调饮食,择晏日,车步广志,以适筋骨肉血脉,以泻气。故年二十,是谓“易”。法不当砭灸,砭灸至气逐。”

由此可见仓公不但擅长针药,而且精于灸疗。

2

张机,字仲景,汉末南阳人,为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他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被尊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证治”论伤寒,从而初步形成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仲景所谓六经论治,凡是归入三阳经的疾病,大多属于机体的抗病能力正常或尚属亢进的阳证,凡是归于三阴经的疾病,大多属于机体的抗病能力已经衰退的阴证。

正因如此,《伤寒杂病论》中贯穿了“三阳宜针,三阴宜灸”的思想。应用针刺的绝大多数为“三阳经疾病”,应用灸法的(包括烧针、熏、熨等)绝大多数为“三阴经疾病”。

我们知道,针法和灸法虽然各有其补泻手法的不同,但总的来说,就针法和灸法各自的偏重来看,针法用于实证居多,而灸法大多用于虚证。

《伤寒论》中灸法的运用,主要是补内治法之不足,以治疗三阴虚寒证,如《伤寒论》云:“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等等。

与《内经》不同的是《伤寒论》明确提出反对用灸法治疗以伤寒三阳证为代表的外感实热,及以“微数之脉”为特征的阴虚有热证。认为用灸法治此,常常或使汗不得出、邪热内炽而生诸变,或导致大汗亡阳之弊,如《伤寒论》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痹,名火逆也。”“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伤寒脉浮,医以火追动劫之,亡阳,必惊狂。”

仲景之所以对灸疗的应用颇有戒心,恐怕与那个时代他所见到的灸疗技术不高明,由灸疗所导致的变证、坏证时有所闻有关。如果灸的方式、取穴,灸量不得当,自灸与愈病无缘,那个时代的艾灸,显然流行化脓灸,若施灸面积过大,灸伤过深,“焦骨伤筋”之类的“治害”就可能发生;再则,若医者每以发灸疮为能事,则对病在三阳者,未免有得不偿失之嫌。

此外,当时除艾炷灸还存在燔针、瓦熨及作坑烧地,取松柏叶等盖卧熏蒸等灸疗形式,由于施用过于粗放,便会造成仲景所言:“亡阳、必惊狂”,“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等情况。

但是,仲景所谈到的,灸疗会引起的各种变证、坏证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这些并非灸疗的必然结果。随着灸疗形式的改进,辩证取穴、灸量控制水平的提高,灸疗完全可以具备适应证广泛,高效,高度安全的特点。

由于《内经》论针详而论灸略;《难经》不言灸法;《伤寒论》示“三阳证勿灸”、“阴虚有热勿灸”之训戒,以后历代均有一些医家盲目泥古尊经而重针轻灸,或信守“实热、阴虚证不灸”之说,这对于灸疗的正常发展一直有不良的影响。

勿庸讳言,张仲景被后人遵为“医圣”,故而他的热证忌灸之说,被后世一些医家奉为圭臬,而拘泥执守,限制了灸法的应用范围。张仲景在他所处的时代,将针灸学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后人是应该加以发展、提高的。

所以,热证忌灸论对后世束缚,是张仲景本人也不愿看到的,故其咎不在仲景也。

3

华佗,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

他主张疏针简灸,屡获奇效,尝施灸治愈好多痿痹病证。如《后汉书·华佗别传》曰:“有人病脚蹙不能行。佗切脉,便使解衣,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寸(分),从邪不相当。言灸此各七壮,灸创愈即行也。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匀如引绳。

(0)

相关推荐

  • 卷五、六 30,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篇

         集注 程应旄曰:脉小则阳得阴以和,是邪尽退而正来     复矣.     张锡驹曰:三日乃少阳主气之期,脉小则病退也.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小柴胡汤主之. ...

  • 扶阳灸法-历史篇 | 灸法的历史源流——辽金元

    扩展阅读 "金元医学"在短短一百多年间,从诞生.成长到发展,始终贯穿着"开拓"."创新"."争鸣"这样一种新的医学风尚, ...

  • 扶阳灸法-历史篇|灸法的历史源流——两宋

    扩展阅读 1 悠悠历史流转,光阴进入宋代,宋朝重文治,文化事业发达,造纸业兴盛,雕板和印刷有了飞跃式的革新和发展,当时官修多种书籍规模很大,包括医学书籍的整理和编撰. 宋王朝对医学事业较历代尤为重视, ...

  • 扶阳灸法-历史篇 | 灸法的历史源流——晋唐

    今天给大家介绍晋唐时期灸法的历史源流. 两晋至唐,中医名家辈出,医学专著层出不穷,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其中灸法的历史记述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下面让我们来一一领略. 1 皇甫谧,字士安,自号玄晏 ...

  • 扶阳灸法-历史篇 | 灸法的历史源流——先秦

    灸法的历史源流 01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先秦时代:先秦时代是指秦以前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医学医疗文字多数记录在各种神话传说.民间民歌.历史文献中,至<黄帝内经>的出现进行了综合性的总 ...

  • 扶阳灸法-历史篇 | 灸法的历史源流——明清

    扩展阅读 01 明清人的继承与发明 明清针灸学在宋金元针灸理论有较大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一个新阶段:灸疗方面,由艾炷灸发展为使用艾卷的温热灸法.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集大成的针灸著作.书中内容多数是摘录 ...

  • 重灸法:化脓灸的扶阳效应!!!

    一.阳气亏损导致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什么叫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一类疾病.与免疫缺陷性疾病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通俗地讲,是一种免疫系统紊乱 ...

  • 扶阳理法之要

    □ 蒋永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 ·郑钦安提出上下不交是阳虚病变的基本病机.他认为水火不济.升降失调.虚中有实.实中夹虚多始于中阳运转不利. ·与现代中医八纲辨证中的阴阳辨证不同,郑氏阴阳辨证强调人体阳气根 ...

  •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中医的扶阳之法

    读经典,领略古人智慧. [原文]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 ...

  • 4种强大有效的灸法,艾灸必备!

    人想要不生病,虚和淤这两个方面顾到就行了,气血阴阳要足,通道要通,自然健康. 艾灸是温热的,温补其虚,温补其不足:艾灸也是可以通的,通其瘀堵,让通道畅通,通则不痛,痛则不痛,就是如此. 所以,艾灸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