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口琅川琅琯塔

汾口琅川琅琯塔

民国遂安县志记载,琅琯塔在十二都琅琯岭。光绪九年严州府志遂安县境图标为浪管塔。当地姓氏宗谱有标为七层塔。淳、遂洪氏宗谱中的洪绍墓图则标为“洪山宝塔”。

琅琯塔位于今日中洲镇与汾口镇交界处,也是原遂安十三都与十二都的分界点。这里是中洲镇通往汾口镇的水口,北边山坡缓和,绵延至武强溪,称为象山,南面山坡岩石峥嵘,俯视武强溪,称为狮石。狮象守护,武强溪从中穿过。中洲与汾口往来古道就在象山脚下,称为琅琯岭。琅琯塔下有塔山村,属中洲畈头村,有琅川村属汾口仙居村。所以有说琅琯塔为汾口胜景,也有说琅琯塔为中洲古迹。

琅琯塔坐落在武强溪东岸的一处岩石之上。古人把这处岩石雅称为钓台,下有深潭,称为杨潭,也作为放生池,禁止捕鱼。岩石有一空穴,传说与叶村珠洞相通。仰视高塔凌云,俯瞰塔影入镜。

琅琯塔为六面七层砖塔,通高约39米,分内外壁,中有夹道二,可盘旋而上。塔基下部条石砌成,上部用砖作须弥座,腰檐为菱角牙子叠涩五层,逐渐外挑。转角处翼角起翘。腰檐有黑色、赭红色彩绘阑额。塔内一至四层各面壁上有砖雕造像共66尊。是为最常见、最有代表的建造形制。

旧时琅琯塔附近有古松,形如偃盖,枝若虬龙,蟠覆数亩,每风雨将至,则翔舞作吼声。相传为宋元时物。同修康熙癸丑《遂安县志》的姜爕鼎有《咏琅琯古松》诗,康熙四十七年,福建陈学孔任遂安知县,后作《遂阳八景诗》,其中之一就是《琅琯松龙》。方志不见吟颂塔诗,可见古松比塔更加有名,或者说古松在古人心目中更加具有地位。

据传,琅琯塔六层原来嵌有碑刻一块,楷书“募成华表纪名碑……皇明万历念九年辛丑冬立”。碑文不全,但确切记载了琅琯塔建成时间,为1601年。这比龙门塔建成迟四年。从碑名“募成”二字推断,此塔可能不是官建,也不是家族私建。万历四十年遂安县志没有龙门塔记载,也没有琅琯塔记载,但在新建庵堂中有琅琯庵。琅琯庵在民国志中改称为昙华庵。从时间上推断,是先有塔,后有庵。琅琯塔或许是佛教善男信女募建。

  建塔之理由多种多样。琅琯塔之碑名“募成华表纪名碑”,“华表”二字耐人寻味。华表具有路标、地标的含义。琅琯塔立于十二、十三、十四都的结合点,中洲、叶村、界川、汾口四方都能看到,作为路标、地标,很有意义。特别是对于中洲而言,此处为中洲水口,又是往来汾口的必经之路,高塔立于此地,更有向导功能。

  但是,民间更倾向于把琅琯塔作为文峰塔、文风塔、文笔塔,就象文昌阁、奎文塔一样,期望人才辈出、吉祥如意。郭村《东源詹氏宗谱》中,就将琅琯岭写作揽管岭,詹安就葬于揽管岭下。揽管者,握笔也,文化意味十分明显。当然,也有可能原先叫揽管岭,该塔取其音改为琅琯。因为詹安为南宋人物,早于琅琯塔。

  中洲镇畈头村童氏宗谱把琅琯塔作为八景之一,《七层高塔》诗把琅琯塔称为光日月、壮乾坤的钟灵之建筑:

花明柳暗一幽村,宝塔钟灵万古存。

四面玲珑光日月,七层高耸壮乾坤。

鸟栖画阁通云际,木阴雕甍滴露痕。

况有青山并绿水,高人登眺费评论。

  琅琯塔与叶村雁塔南北遥相呼应。琅川余氏、仙居张氏将二塔合并列入村居景诗之中,名为《双塔凌云》,这与雁塔题名的励文风主题融为一体。

  琅川双塔凌云诗曰:

浮屠七级造清虚,上指青云谒帝居。

南北巍然相对峙,斜阳倒影跃渊鱼。

“上指青云谒帝居”一句道出了壮志凌云、报效国家的高大志向。

  张氏谱收录了历代吟咏二塔之诗,也都表达了凌云之志、向学之风。此摘录若干以为佐证:

六和及雷峰,夹峙吴山匝。

谓补都会胜,文明申阊阖。

斯千户鳞次,青镂峰毕合。

乃瞻兑艮位,秀绝还远纳。

西插松翠钗,风铃媚幽閤。

南标风山霞,寺窅钟鞺鞳。

拱揖合掌霄,问天天应答。

惟更上一层,皇衢此腾蹈。

三能炳奎章,庸搦双管搨。

曲江杏花红,尚看题雁塔。

双塔今犹古,玲珑面面开。

星凭伸手摘,云可曲栏堆。

胜友青梯会,文峰卓笔推,

飘飘知赋就,紫鸑看飞来。

嶙峋双塔入云中,南北高峰古睦同。

应有凌云高士在,腾身直上广寒宫。

古塔凌云地数弓,巍然上与白云通。

兴来载酒登高望,大笔又挥化日中。

1999年7月1日下午2点48分,琅琯塔在暴雨中倒塌。此时距1601年为399年。

(0)

相关推荐

  • 乡村美景——塔川秋色

    塔川,又名塔上,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5A级景区--宏村东2公里处,距著名的安徽黄山风景区约28公里. 塔川是一个徽派山间村落,背倚黄山余脉,因其独具魅力的"塔川秋色"而闻名并 ...

  • 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

    一.此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空知百馀尺,未定几多年.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何当抛一干,作盖道场前.--曹松<僧院松> 二.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 淳安余氏之汾口宋祁

    淳安余氏之汾口宋祁 余利归 <宋祁余氏宗谱> 民国五年丙辰宋祁世德堂刻本,余方汉.余兴宝纂修. 宗谱16册16卷首1卷末1卷,另有<三堨成规>1册. 卷首新序.目录.卷一旧序. ...

  • 【一村故事】五松村 朦胧坑

    五松村 朦胧坑 朱军校摄 梅林向西约七公里,有五松村.旧时属凤潭乡,今属梅林街道,现有265户,约850人.村处山谷之间,西南方有影潭山,海拔约800米,有西溪古道可通黄坛. 西与深甽南溪毗邻,南与辛 ...

  • 【走进长街】潮横海阕车岙村

    车岙古村,在长街镇东北7公里的山岙间.西北隔沿盘头一浪山与西岙村相邻,东北与象山苏岙村隔石佛岗相对.车岙与西岙.苏岙三村,构成一个倒三角形分布.车岙村处在美丽的车岙港水库库尾,村北靠后门山,村东为塔山 ...

  • 汾口界川龙门塔

    汾口界川龙门塔 民国遂安县志记载,龙门塔在十四都龙门里.光绪九年严州府志遂安县境图标有龙门塔. 龙门塔坐落于汾口镇龙门村龙耳山麓,为淳安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塔. 龙门塔为六面七层塔,塔刹已毁,残高30 ...

  • 汾口翁川“文武状元”余秉廉

    翁川村流传祖上有位"文武状元",年代久远,不知名字和事迹.笔者阅看清光绪三十一年余信芳纂修的旧宗谱,发现<三科武举秉廉公传>.秉廉,香山(翁川)人,生活在明朝.早年有报 ...

  • 淳安余氏:叶村溪滩汾口翁川(永公支一)

    存谱<璜王堂余氏宗谱> 美国犹他网收藏.光绪乙巳三十一年(1905)香山(翁川)爱敬堂余信芳修.共8卷8册,存1.2.3.5.7.8,缺4.6.卷一,序,题名,姓氏说,正谬,余詠表,仕宦考 ...

  • 古桥风韵:汾口赤川口斗应桥

    古桥风韵:汾口赤川口斗应桥 赤川口村居象山之下,跨溪分布.赤川源自棠岭而来,穿村而过.桥梁便是交通载体.村落水口一单孔石拱桥横跨溪上,一头依山,一头靠向田畈.桥面有凉亭,凉亭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小瓦盖 ...

  • 古桥风韵:汾口赤川口登云桥

    古桥风韵:汾口赤川口登云桥 汾口镇界川是淳安县文物保护单位最集中的地方.这与赤川余氏.汪家桥汪氏在明朝的历史人物有关.赤川口村明朝时有余乾亨.余乾贞兄弟中举人中进士,入朝为官,在家乡修谱修祠,造塔造桥 ...

  • 乡村古景:汾口赤川口

    赤川口余氏宗谱,为象山(赤川口,思宽公派)与湖田(横沿水域,思恭派)合谱.赤川口谱称象山,又称樵溪.旧谱卷十六有象山八景诗.樵溪十景诗. 樵溪十景 龙耳插云 龙耳峰载邑乘,双插云表,为一方之镇. 七峰 ...

  • 汾口翁川车岭庵

    汾口翁川车岭庵 汾口镇调查,汾口翁川源村后山山脚有发堂庵,建于清朝,坐南朝北,60平方米,原有观音菩萨.2010年倒塌成为废墟.平时还有百姓点香祭拜. 想起自己在网上收集到一部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

  • 汾口琅琯岭有个七代中医世家

    汾口琅琯岭有个七代中医世家 余其樟老师十分关注村史,历经转折找到了民国二年残存<琅川余氏族谱>,发现琅琯岭这个小村庄竟有一个七代中医世家,自豪之情无以言表.兴奋之余,将残谱分享于笔者,还给 ...

  • 乡村古景:汾口琅川

    宋京村琏公后裔有勸公迁居十二都琅川. 琅川里居八景诗并序 吾人处境至无常也,塞金银之气,黄紫兢标,入琼玉之宫,琳瑯满目.然而求志乐道者,则视若无睹焉.琅川,处浙水上游,其高原沃畴,茂林青流,宜耕宜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