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拥抱新技术
技术带来的进步是巨大的,在20世纪,几乎每一项新的发明都对培训/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诸如打字机、幻灯片、放映机、计算机等;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其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互联网、虚拟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
甚至,有些技术可以“代替”学习,例如在一些特定的工作任务中,一副基于VR技术的智能头盔能够准确地提示学员“正确的动作是什么”,并在发生错误时及时提供反馈。这些技术正在真正地实现“在工作中学习”。
在企业中,培训的重要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在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并提升工作成效;培训的重点是以工作执行者为中心,结合解决工作场所的需要,构建学习生态圈,使培训、学习资源在工作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根据70-20-10法则,企业培训对于学员工作成效最有帮助的是投入70%的精力于在岗培训上。
20世纪70年代,凯斯西储大学的David A. Kolb教授在其所撰写的《体验式学习》一书中,首次将体验式学习定义成“通过个人操作行为获取知识的过程”,并提出在未来通过情景模拟技术提升学习体验的期待。在训练中获得更为真实的体验,学习效果也将更加突出。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感、人机交互性和想象性的特征,沉浸感即强烈的“身临其境”,让学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全身投入;交互性则是指学员通过设备实现对模拟环境的考察与操作;想象性则是指最大限度发挥人类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2015年,总部位于加州的3D交互培训服务供应商Heartwood公司表示,将在未来五年内开发基于VR技术的同步培训产品;
学习平台开发商Olive Learning也表示将在未来大量引入虚拟现实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为多元有效的网络培训;
中国的青橙视界则已推出硬件产品AR 智能眼镜 RealX 系列以及与工作辅助和培训系统PSS。
这些服务供应商在虚拟技术上的投入,对于培训产业的意义不言而喻。虚拟现实技术为员工提供真实世界的体验,让他们更加灵活和安全地在任何可能的工作情景中练习。试想一下,如果消防员通过VR培训设备,可以在高度虚拟的火场中充分练习,其灾害处理能力必将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充分的训练也能降低这些“逆向身影”一去不回的概率。2014年,壳牌石油便启动VR培训方案,通过模拟真实生产场景,使员工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作业流程。
技术向低成本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对于互联网“原住民”的新生代员工而言,对于技术的获取与使用,有着天然的熟悉度。移动互联网、云服务和大数据,在这些技术与趋势也造就了他们"行为个性化、学习碎片化"的特点。
为了调动这些新生代员工的积极性,有些企业采用游戏化平台作为学习入口,在整个学习策略中融入不同的机制与激励手段,如积分、奖章、排行榜、PK赛、任务、闯关、限时机制、挑战等机制,来促动并激励学习者。与传统的 “我的学习进度”或“我的课程”相比,游戏化的机制更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对新世代的员工更具吸引力。
利用视频来实施培训,在多年以前人们就进行过探索。这些视频短小精悍,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不等,且具有较强针对性,往往聚焦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让学员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通过培训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第二阶段则是内化吸收,由学员自己来完成。“翻转课堂”模式则重构了学习的流程,信息传递环节在课前完成,由培训师提供视频及在线辅导;内化吸收则通过课堂互动完成,让培训师了解学员在学习上的困难,给予有效的辅导,帮助学员进行知识转化。
2016年4月,“硅谷大学”Udacity宣布进入中国,中文名为优达学院,为学员提供IT在线学习课程,学员能够免费在线学习全球最高水平的IT课程。从2012年开始,美国顶尖大学陆续设立在线学习平台,并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Edx、可汗学院等MOOC平台的兴起正在推动传统培训模式的变革。
未来的教学也许会是没有边界的,学员可以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当学员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时,培训师也应该学会驾驭新技术,帮助培训走向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