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65)

原著连载(65)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社会历史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的。

这里选择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大同社会、公平正义、选贤任能、隆礼重法、尊师重教、天下一统、协和万邦9个关键词加以阐述。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前提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页),也就是依据一定物质条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这与孔子学说关注现实社会中人的生存、生活状况和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显著特征也是息息相通的。中国传统哲学在探讨人与社会关系时突出强调的这9个关键词,在当今时代依然熠熠生辉,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增添新的光彩。

[以人为本] 就是以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只有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谋发展,才能真正解决好发展的目的、动力、目标和路线、方针、政策等根本性问题。

以人为本,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只有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正确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以及发展成果怎样分配等一系列问题。它的要点是:(1)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把发展的根本目的,把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体现到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3)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4)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只有深刻理解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只有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才能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以人为本的文化渊源是中华文明中的“民本思想”。据有关专家考证,“以人为本”一词最早出自《管子》一书:“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故上明则下敬,政平则人安,士教和则兵胜敌,使能则百事理,亲仁则上不危,任贤则诸侯服。” 管仲提出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深刻而准确地表述了民本思想的观点。管仲曾告诫齐桓公:若想成就一番霸业,“则必从其本事矣”。齐桓公追问道:“敢问何谓其本?”管仲回答:“齐国百姓,公之本也。”这就是“以人为本”一词最初提出的本意:“人”是指百姓、民众,是相对于“君”而言的;“本”是指根本,也就是国家政权巩固的基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本思想,“人”是相对于“神”而言的,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这是二者在内涵上的区别。

据《旧唐书》记载:唐贞观三年(629年),中郎将常何的门客,后被唐太宗委以监察御史重任的奇人马周,在给唐太宗的奏表中说:“临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唯在刺史、县令。”这些先贤都看到并强调了民众的力量,“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名言,成为历代开明政治家的座右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

“以人为本”一词,在民间文学作品中也时有所见。罗贯中的古典文学名著、明代弘治甲寅序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在第四十一回写道:“忽哨马报曰: 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

孔子创立的“人学”,为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发展确定了方向,也为以人为本的观念提供了文化氛围和土壤。《论语》记载:“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可见“天道”并不是孔子和学生们讨论的主题,他们反复探讨的问题,是现实世界中人的日常生活,人的品德修养,人的尊严和价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从而使“人”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中心。

先秦时期民本主义思潮的高峰,是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社会政治思想。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建立了国家以后,如何处理民众、国家、君王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关于仁者爱人的伦理原则和为政以德、博施于民的政治主张,提出以“民贵君轻”为核心内容的“仁政”学说。其主要内容:一是把以亲亲为主的仁爱之心推广到全社会,也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二是要让百姓有固定的收入,能够养育父母妻儿,也就是“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三是重视教化,开办学校,启蒙少年儿童心智。孟子认为,“仁政无敌”,其根本原因是可以赢得人心,社会兴衰治乱的关键在于君王能不能施“仁政”,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孟子强调,君王实行“仁政”必须以民为本。孔子讲“仁”,重视的是人的生命和生存状况。孟子则更进一步,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权利。他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苛政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要求统治者克制私欲,慎刑罚,薄赋敛,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孟子还提出了一个被后来的革命者作为思想旗帜的鲜明主张:对于失掉民心的天子和诸侯可以“征诛”、“变置”。周武王灭纣,有人认为是以臣弑君。而在孟子看来,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就是“独夫”。纣王不合乎“为君之道”,是个“独夫”,周武王讨伐“独夫”纣王,是“救民于水火之中”。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关注的不是君王的威严,而是民众的意志;不是统治者的权益,而是民众的命运。它在政治上突出了统治者实行“仁政”的必要性,在道义上肯定了民众反抗、推翻暴君的正义性,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它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起了制约作用。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其精华是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重民倾向,其糟粕是维护君王统治地位的“驭民”、“治民”之术。近代西方的人本主义,其精华是科学、民主、自由、人权等基本理念,其糟粕是以实现自我价值、主张个人利益至上为基本追求的极端个人主义。

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近代西方人本主义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重点是:

---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群众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的“本”,是指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我们既要坚持全体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又要充分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要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每一个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人民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切实纠正一些干部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置群众生命安全于不顾的问题;切实纠正一些干部只看重自己的“政绩”,忽视百姓疾苦,不顾客观实际,盲目蛮干,“一阵风”、“瞎折腾”的问题;切实纠正一些干部个人主义严重,把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利益抛在脑后,一心想着“升官”“发财”的问题。要切实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利益观,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在献身党和人民事业的过程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谋发展、促发展,使各项决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必然要求,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

---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我们崇高的社会理想,又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实现。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首先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要充分认识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力戒奢侈浮华之风,老老实实艰苦创业。

(0)

相关推荐

  • 先秦儒学的特点及其核心内容

    先秦是儒学的形成期.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山建构者,正如前面所介绍的,他开创的礼仁一体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后世儒家学派最根本的思想原则.孔子去世后,儒分八家,其中对儒学思想在理论上贡献最突出的是以孟子为首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82)

    原著连载(82)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笃信好学]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81)

    原著连载(81)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敬业奉献] 中华民族崇尚"敬业乐群&q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80)

    原著连载(80)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诚实守信]诚实和守信是互相联系的.诚实就是忠诚老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9)

    原著连载(79)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明礼知耻]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和他的一个亲属谈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8)

    原著连载(78)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与人为善] 中华民族关于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语出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7)

    原著连载(77)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厚德载物] 是对中华民族崇尚道德.高度重视人的道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6)

    原著连载(76)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自强不息] 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之精髓所在,中华民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5)

    原著连载(75)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天下为公] 语出<礼记·礼运>:&q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4)

    原著连载(74)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这里选择心怀天下.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