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之心得分享
第五十九章 长生
大家好!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之心得。
上两章老子一直在谈无为而无不为,可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呢?老子将在本章告诉我们。
“治人事天,莫若啬。”
“治人”说的不是治外面的人,而是治我们自己。儒家说以修身为本,若连自己都治不好,又如何能治好他人呢!所以治人一定是先治好自己,然后才有可能去治他人,也才有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事天”侍奉天,这个“天”说的不是天地的天,而是我们身内的天,是侍奉老天赋予我们人的这个性,本性,也就是别把老天所赋予的本性给污染了,给扭曲了的意思。
“治人事天”换句话来说又叫修身养性。
修身,修这个有形有相的色身;养性,养天所赋予的无形无相之气,也叫法身。修身养性一般也简称为修身。
因此,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是说修身最为重要的方法就是减少精气神的耗散。
“啬”不是吝啬的意思,而是俭省节用的意思。老子在第五十二章、五十六章所讲的“塞其兑,闭其门”,其实也就是要我们静心、凝神,不向外攀缘,从而减少精气神的耗散。
“夫唯啬,是谓早服”
唯有减少精气神的耗散,才叫做“早服”。
“早服”不对身中的气机起伏有任何作为,全然的接纳气机起伏所引发的任何感受。
人的精气神为什么会耗散?就是因为我们不断对身中的气机起伏进行人为造作,不断的想要获得好的感受,不断的想要消除不好的感受。
因而全然的接纳感受,酸就让它酸,热就让它热,胀就让它胀,……总之不随它起舞,只是静静地看着它,欣赏它,不在气机起伏上攀附任何的意义,就是“啬”,就是“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厚重,有分量。“重积德”积德要积那种有分量的德。什么德有分量,内在的德才有分量。
因此,老子这里说的积德,不是指积布施,放生等外在的德,而是讲积里面的德,也就是气,浩然之气。
可能有人会觉得很迷惑了,道是气,德也是气?是的,德也是气,因为德是道的用,而道的用就是生生不息。
《周易·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大的德就是让万物生生不息。而这个让万物生生不息的德就是道的用,也就是气,让万物生生不已的气,它充沛、畅然,没有任何拘碍所以称之为浩然之气。
因此“早服”就是养浩然之气,就是为了开启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所以叫“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克”能的意思,“无不克”没有什么不能,即无不为的意思。
当浩然之气积得足够充沛,足够畅然,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便自然开启,所以可以“无不克”。
圣人之所以能够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因为懂得养浩然之气,有了浩然之气,心中必然感觉廓然大公,做人做事必然不会夹带私心,不夹带私心则必然会依循人事物之理,依循人事物之理行事做人则必然可以“无为而无不为”。所以老子说“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能“无不克”则就不再受到任何的限制了。
老子在《清静经》中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说如果一个人如果能常常保持内心的清静,这里的“清静”不是指不说话、不做事,或者不动念头,而是“早服”的意思,不对气机起伏进行人为造作,保持气机起伏的本貌就是“清静”的意思。一个人如果能常常保持内心的清静,那么天下最精妙、神奇的造化之益全都能在我们的身上显现出来。
可见这些天下最精妙、最神奇的造化之益,就是老子说的“莫知其极”,能“无不克”的人,其身上所能显现的造化之益就没有什么限制了,都会一一的显现,因为“天地悉皆归”嘛。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可以有国”,“国”指色身。
色身是法身的载体,即道的载体,没有这个载体人就没办法体道悟道。但在具体修行中,这个色身又会成为体道悟道的障碍,因为人们总是误以为这个色身就是我,总是执著于色身,执著于色身的感受,所以佛家常常说“放下”,别以为是要将某人、某事放下,不是的,是要将对色身的执著放下,对色身感受的执著放下,也就是不能有“国”(不执著于“国”)。
但当修炼到“莫知其极”的阶段时,关于色身的这些障碍已经被消除了,因此色身,以及对色身的感受再也不会成为修行的障碍,所以老子讲“可以有国”。
如果依然觉得不好理解,举个例吧:
禅宗有一桩非常著名的公案,说青原惟信禅师有这么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大致意思是说,青原惟信禅师参禅的三个阶段:
参禅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参禅后:体悟到参禅的下手处,因此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得道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参禅前,因为对身中感受有好恶分别,好的,追逐,不好的,抗拒,所以禅师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参禅后,找到了参禅的下手处,即不把感受当感受看,没有好的与不好的分别,只观其气的实相,起起伏伏的实相,酸、热、麻、胀等实相,所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得道后,好的感受来了,会心生欢喜,可却不会被它带着走;不好的感受来了,会有不喜欢的心情,可并不因此而抗拒感受,所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最后这个境界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都可以有,但不会因此而有所罣碍。
因此,老子说“可以有国”,是在说得道前运用的种种修行法门只是手段,是至“啬”,以及“重积德”的手段,而一旦得道之后,就必须要将其扔掉,因为体道悟道的目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用,为了享受生命的美好,让生命回归自由,回归美好才是目的,所以这时候“可以有国”。
当然“可以有国”也可以理解为可以治国平天下等,因为修身也好,治国平天下也好,都是让生命回归自由,回归美好,只要不离开生生不息的这个主轴,无论怎样理解都不会错。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有国之母”即色身之母,就是气,也就是法身。
“可以长久”可以长长久久,不生不死的意思。
老子在第七章讲“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意思是说圣人因放下对色身感受的贪嗔,因而使得法身得到比别人更为圆满的长养,因放下色身感受的执著,因而使得法身它能够长久的存在。
因此到了这个境界,不但色身可以有,而且法身也脱离了六道轮回,开启了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这是对本章的总结,说修身养性应以“啬”,以“重积德”为根本,因为法身是树的根基,色身只是树的枝叶,只有将法身这个根基立得更深一些,固得更牢一些,我们的生命之树才能枝繁叶茂,生根开花。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