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帅丨我的姥爷和姥姥
人们常说父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同样的,姥爷和姥姥对孙子的爱,比较父母亲对儿女的爱,相信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对于我来说更是如此。
姥爷和姥姥共有七个孩子,二老都出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生七个孩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足为奇。可是,令姥爷姥姥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儿子,七个全是女儿。在中国这个重男轻女的国度里,尤其是农村,没有儿子,是会让很多人感到终生的遗憾,而我的姥爷姥姥是从生于旧社会的人,可想而知心中的滋味了。
从小就是姥爷和姥姥把我一手拉扯大的,在我刚满一岁的时候,父母亲就把我送给了姥爷和姥姥抚养。我想父母亲之所以把我送给姥爷和姥姥抚养,一是因为父母亲要忙于事业,脱不开身。还有就是希望姥爷姥姥能有个感情寄托,因为他们没有儿子,我想在姥爷姥姥的心中,我是他们的宝贝孙子,同时也是他们的儿子。
我对二老很依赖,他们对我的看护可以说寸步不离。每到农忙时,他们在地里干活,我也要一起跟着在田间地头里玩耍。玩累了,姥爷和姥姥就把我放在玉米地里睡觉。忙完了一天的农活,姥爷就骑着我母亲买给他的“凤凰”牌自行车载着我回家,至今都记忆犹新。
姥爷出生在旧社会,虽然是穷人家的孩子没读过书,但他是那种很有见识的人,个性很强硬。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宁夏的地方军阀马鸿逵的部队抓壮丁当了兵。自此,他就进入了国民党军的战斗序列。小时候总喜欢赖在姥爷的跟前听他给我讲述关于他当兵打仗时的故事。他虽然是国民党军的士兵,但是也打过日本人。听他说有一次差点就死在了日本鬼子的刺刀之下。不过姥爷总算命大,走过了万恶的旧社会和那段动荡的岁月。
我记忆中的姥爷除了打麻将,最喜欢的就是听单田芳老师的评书和秦腔。
每天中午,姥爷都会准时打开收音机,坐在沙发上很是认真的聆听着单田芳老师的评书,《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三侠五义》。姥爷是单田芳老师的忠实粉丝,只要是单田芳老师的评书作品他都会听。谁要是在他听评书的时候吵吵闹闹,姥爷还会发火哩,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所以,每次姥爷听评书的时候,我也就会和他一起听,不敢吵闹,时间长了受姥爷的影响,我觉得评书听起来也挺好的。许是从小受姥爷听评书的影响,我对历史很感兴趣。
听完评书姥爷觉得不过瘾,又会拿起磁带继续听他的秦腔。说实话,秦腔的方言很重,我一句都听不懂。还有秦腔那种爆破式的高音,让我觉得难以接受。每到姥爷听秦腔时,我就会赶紧走开。
秦腔作为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源于西周,成熟于秦,自有它的历史积淀和艺术价值。
现在偶尔听到单田芳老师的评书和秦腔时,我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每天中午坐在沙发上听评书和秦腔的姥爷。小时候听秦腔是反感,现在听到秦腔的声音却是回忆和亲切。
姥爷是很个很有韧劲儿的人,他认定的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到。
记得九几年的时候,我的四姨妈要生第三个孩子,村委会干部要执行国家政策,计划生育。所以,按照规定就不准四姨再生。但是当时全家人都特别希望能生下那个孩子,因为那是个男孩儿。在我的印象里,姥爷就好像舌战群儒般的硬是和村委会的多名干部争论。总之,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让四姨生下第三个孩子。最后,姥爷以少胜多,村委会的干部做出了让步,他老人家很开心,自己又添了一个孙子。
姥爷强硬的个性甚至显得有些独断专行,家里的大事小情只有他说了算。当然了姥爷的独断专行都很有先见之明,并不是无理而为。按理说这样的人一般是不怎么招人喜欢的。但恰恰相反,不仅姥爷的女儿们对他很孝顺,几个女婿对她也是尊敬有加。都显得很恭顺,我想这就是姥爷的个人魅力吧。
上初中时,父母要接我回城里,由于从小在姥爷、姥姥的膝下长大,总是感觉对父母没什么感情,从心理上形成了对姥爷和姥姥的依赖。我是死活不愿意和父母回去,哭着喊着不要离开姥爷和姥姥。最终在姥爷和姥姥的劝说下还有父母的利诱下,说什么城里有好多好玩的还有好吃的什么呀,我回到了父母的身边,离开了养育我十余载的姥爷和姥姥,怀着对他们的不舍离开了他们。
人生七十古来稀,也就是在那一年,姥爷去世了,终年七十四。我很伤心。我能做的就是默默流泪,用眼泪去怀念养育我的姥爷。他是个平凡的人,但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他在世的时候曾经帮助过很多人,待人热心真诚,豪爽大方。哪怕是家里来个讨饭的,他也会把人叫到屋子里给一碗热饭吃。
姥爷走了,剩下了姥姥一个人独守在老屋子。我只能在节假日回去看看姥姥,看着孤单的姥姥,我不免心酸难过。每次她看到我总是笑眯眯的,憨态可掬。姥爷和姥姥年龄相差十几岁,姥爷的去世对姥姥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失去了一辈子的倚靠,姥姥的心里当然是无比的落寞了。
姥姥晚年身体不好,在姥爷离开的十几年后,姥姥最终孤单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二老合葬在一起,跪在坟前我默默的祝福他们,感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
作 者 简 介
方帅,宁夏银川人,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爱好文史,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用文字发现和记录生活的点滴。在贵州日报社《纪念贵州建省600周年》征文大赛获优秀奖。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