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重才好?散茶存5年压饼?快出水就是洗茶?关于喝茶还有多少盲区是你想不到的

《1》

某卫视录了一档人物访谈节目。

采访的是某互联网大佬。

然而,节目播出的时候,大家惊讶地发现,受访者的姓名,被打成了另外一位互联网大佬。

一时间舆论哗然。

这位字幕人员不是互联网圈的人,这是肯定的。

否则不可能不认识这两位脍炙人口的大佬。

这两位大佬部分程度上撞脸,这也是肯定的。

若生得有特点一些,也不至于令人混淆,张冠李戴,打错了名字。

可见,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出错识知错误,是极正常的事。

比如在喝茶的时候,在泡茶的时候,一些不熟悉喝茶的茶友,便会出现各种乌龙事件,各种鱼目混珠,各种概念混乱,各种曲解。

从而生成各种喝茶的盲区来。

喝茶盲区一:快出水就是洗茶?

关于泡茶的速度,我们一直坚持快出水。

5秒7秒。

当沸水与茶叶接触的时间超过这个达到这个数值时,便要干净得落地端起盖碗,倾斜出角度,让茶汤从盖碗里以瀑布状倾泄而出,一滴不剩地倒进公道杯里。

如果让沸水在盖碗里停留的时间超过5秒、超过7秒,达到20秒30秒甚至更长的时间,那就坏了。

泡出来的茶汤就苦了涩了——茶多酚咖啡碱会大量浸出在茶汤中,痛风的茶友要小心了。

但是,有一种茶,是不必快出汤的。

那就是内质不丰富的茶。

内质少,可浸出物质少,冲泡的时候,就需要坐杯——如果不闷泡坐杯让茶叶延长释放时间,不让茶叶在沸水中浸泡的时间长一些,那这茶汤就会十分地寡淡。

请注意,不是清淡,是寡淡。

清淡,是形容茶汤的风格,是清新素雅的。清淡,并不是空洞无内容。

但寡淡,就完全是指内质少,没内容物了。又寡又淡的汤水,味同嚼蜡,跟白开水也没什么区别。

所以,为了避免寡淡,在泡内质不丰富的茶的时候,最忌讳的便是快出水,反而需要长时间坐杯闷泡,才可以让茶汤像一杯茶汤——至少有茶叶的味道吧。

而喝这种内质单薄的茶时间长了的人,便习惯了这种闷泡法。并且,也生成了一种奇怪的观点:茶叶都是要闷泡的,不闷没味道。

倒不是他口味重,而是他喝到的茶,都是需要坐杯才会有味道的。

这样的茶友,一旦遇到需要内质丰沛、需要快出汤的茶,就凭直觉发出了如下评价:

快出水就是洗茶!

是的,对于品质不好的茶叶而言,快出水,沸水与茶叶接触时间太短,茶汤中没有什么内质,确实跟洗茶,没什么区别。

而这一句干脆利落的快出水就是洗茶,也从另外一个侧面,暴露出了茶友一路在喝劣质茶的事实。

就这样华丽丽地,自暴其短了。

喝茶盲区二:散茶存多少年才压饼?

中午,一位新茶友来聊天。

说起茶饼的压饼时间。

比较疑惑。

说看到村姑陈的饼,基本上是当年压,顶多就是隔三年压。而她在一户掌柜家买的老白茶饼,是2011年的材料,存放到2016年才压的饼。

她的问题是,如果要压饼,散茶该存多少年?

村姑陈首先对2011年的料存到2016年压饼,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在遥远的2011年,福鼎白茶还不是很景气的时候、现如今活跃在福鼎的这些白茶大多数还没注册、这些茶掌柜们还在做着别的营生的时候,谈存白茶,还是存下来足够压饼的量,好像是天方夜谭了一点。

那时候谁还会存白茶,存五年后再压饼呢?

身为茶农(普通茶商没那么大仓库),把货清掉,换回资金做下一季的茶,利滚利,才是重点。

谁那么慧眼如炬,在那么早的年间,就有钱,有眼光,有远见,把散茶存下来,并且一存就是五年呢?

至少村姑陈在2016年上太姥山去的时候,没有一户人家家里有2011年的散料。

顶多是2012年的料,但早已经压成了茶饼——茶饼不占地方,易于存放。散茶连存五年,每年存一点,这得需要多大的仓库——当年,除了龙头企业头几家之外,其它的茶厂,都没这种实力。

掰过谎之后,回到茶友的问题,白茶压饼,需要散茶陈化多少年再压?

村姑陈的经验是,存三年压是最好的。当然当年压也是可以的。

存散茶,占空间,尤其是寿眉,更加占地方。一年存几百斤下来压饼,三五年下来,就是一大仓库的茶,没钱,没地盘,谁能存呢

基于这种前提,存3年是最适合的。

仓库里的散茶,3年一轮流,对于一个大型茶厂而言,倒是不吃力。

另外,对于茶饼r的风味而言,散茶陈化之后压饼,与新茶时期压饼,风味是完全不一样的。

新茶压饼,又有新茶压饼的风味。

陈化一段时间之后压饼,自有它的风情。

很难说哪种风味更好,只能说,各花入各眼。

环肥燕瘦,喝茶之人本博爱。

喝茶盲区三:味道重才是好茶?

曾经有一段时间,频繁听到有茶友说,白茶味道淡,有没有味道浓一点的白茶?

我在记忆库里搜索了一通,并没有。

白茶工艺简单,只萎凋和烘干两样,没有人工过多的干预,是最原生态的。

做干之后的白茶,养分是最原生态的,香气滋味也是最原生态的——就是最天然,最接近茶叶本身的味道。

故而,白茶怎么可能有味道重的呢?又不是黑咖啡。

除非产区天气不好(非常热)、地势不好(非常晒)、环境不好(空气差),否则,做干的白茶是不会味道重的。

又不是加重发酵的其它茶类。

六大茶类里的其它茶类,杀青,发酵重,发酵时间靠前,这才会生成较白茶更重的口味。

所以,要想喝到口味重的茶,那就选择别的茶类好了。别的茶类里,自有味道重,满足重口味茶友需要的茶叶。

又何必非得到白茶这里来强茶所难呢?

再说,口味重的茶,如《红楼梦》里所言,是属于刘姥姥这一阶层的人所喝的。

栊翠庵里,妙玉亲自烹了茶叶给贾母,贾母喝了一口,觉得不错,便给了刘姥姥喝。

谁知这位村姥姥,大口喝完之后,评价了一句:好是好,只是滋味淡点儿。

这句大实话,引来了众人的一通狂笑.....

古时贵族喝的茶叶,大多是贡品,走香清甘活路线,只有平民喝的茶叶,才是味道重的。(看苏轼的茶诗便知)

刘姥姥喝久了味道重的茶,便以为天下的好茶都是味道重的。

故此,喝到妙玉烹的茶,才会凭本能发表观点。

不承想,却暴露了自己的底子。

一叹。

【后记】

今天准备去看海。

于是提前写了稿件。

时间仓促,没有细细斟酌,有些表达如有不妥,还望列位看官原谅一二。

村姑陈就是个村姑,不学无术,难登大雅之堂。

各位莫怪。

▼ 特别提醒:

小陈茶事的第三家线下店,在2021国庆节期间开始试运营了,想要莅临现场品鉴喝茶的茶友,可以微信提前联系客服微信(taimumagu),因为茶友众多,请有过去的茶友给客服留言。

小陈茶事第三家线下店(福州)地址: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2篇:那些宣传自己收青做茶的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区分牡丹王、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区分的吗?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