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却的淮海记忆
难以忘却的淮海记忆
1997年秋天,我成为淮海中学的一员。6年后,我与她依依惜别,留下至今还挥之不去的不朽记忆。把它写出来,与曾经的淮海同事和学生共享。
在淮安教育大家庭中,可以说,淮海中学是一所年轻学校。
20年前,淮海是被民宅层层包围的一个地方,也是闹中求静、闹中有静的所在。但,校园狭小而不失内蕴,校舍陈旧但富有灵气。
经王营新街,从一条小路走进校园,首先扑入人眼帘的是一丛紫藤,远观,像一柄绿色巨伞,可以遮阳,可以挡雨。近看,绿色的枝藤,虬曲相连,你牵我扯。紫色的花朵,宛若一只只小孔雀。紫藤架下,大理石铺就的长条石凳,可以让人坐着小憩片刻,也可以坐下说几句心里话。
人行道两旁,月季花、小草,蓬勃着一派生机。
校园中间,一尊花岗岩雕塑矗然而立,上面镌刻着“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10个楷体大字。阳光下,熠熠生辉。据说,“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是出自孙中山先生的手书,该墨宝至今仍由台湾(台北)中正纪念堂保存。碑南有几十米长的报廊,西端一头刻有淮州中学姜凤华老师的手书:“今天我为淮海添光彩,明天淮海以我为荣耀。”这,也成为许多淮海学子的座右铭。一株雪松,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四级吐翠,是淮海校园的树中王者。
再往前走,一池碧水,终年不竭,遇节日或来客,多根水管喷出水柱,直冲空中,形成一片水雾,铺展开来,令人想到庐山的三叠泉。水上,安卧一座假山,山上居然长有叫不出名字的小树、小草,让人想起“小巧玲珑”“鬼斧神工”这些词来。鱼游浅底,自由自在,尾尾可数;睡莲叶浮水上,花开叶间,让人领悟大自然的妙趣。淮海操场南,院墙下,几排水杉,干直如笔,郁郁葱葱,犹如守卫校园宁静的壮士。
那时,淮海只有两幢楼,其余都是平房。其后不久,原奥楼、翔宇楼等都拔地而起,直指蓝天。操场不大,煤炭废渣铺成的跑道,不足400米。
淮海校园的局促,校舍的简陋,没有挡住一茬又一茬的淮海师生逐梦的脚步。他们虽然明白生活需要七色阳光,但更懂得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淮海中学老师有着矢志不渝的追求精神。这是在农村工作17年的我所没有经历过也没有想到过的。
那时,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似乎不这样就落伍了。一周一次公开课后的评课,常常围绕人文性重要还是工具性重要这一问题,年级几位老师争论得面红耳赤。那真是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成理,大家都能欣然接受。不搞精神贿赂,不做墙头小草,因而,活动没有花架子,实在,有效。而有的学校,教研活动常常是有其名,少其实,主持人说话云天雾地,教师发言也常常是言不由衷。轰轰烈烈有余,扎扎实实不足。
我说服不了你,但也不做你的俘虏。其时,淮海的教研氛围浓厚,空气纯正,同事关系融洽、和谐。推诚相见,风雨同舟。教研活动之前或之后,我们每每小聚一下,菜肴不多,图的是亲密同事之间的关系。
我的那些同事大多发展很快,各具特色。学元老师的课,步步为营;伯勇老师的课,行云流水;连东老师的课,犹如剥笋;红雨老师的课,激情四溢……后来,保国老师出版多部文学作品;家海老师曾让我审读他编写的古代诗歌鉴赏。
淮海学子虽然来自县内外,但都有一颗奋发进取的心。他们因梦而来,为梦而行。我在淮海的6年里,就知道他们乐观坚强和好学上进,把知识改变命运的认识化着自己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
一回,学校让几个语文教师整理迎接省三星级高中验收材料,一名分管副校长比较欣赏我负责整理的内容,他跟校长说了后,我就陷入学校有材料非我写的“灾难”之中。说“灾难”,不是夸张。几千字抑或上万字的材料都是在他人休息的时间里弄的。一天,我把修改稿弄丢了,只好连夜重写,从晚饭后一直到第二天两点钟,坐在桌前,手脚被冻得发麻。记住此事,是要感激我的一个学生。校长大会报告,学校汇报材料,或者学校电视宣传片的脚本,都出自我手。而我我写的草稿,都要那名学生誊抄。他的字比我好。我写一篇他就抄一篇,我写一遍他就抄一遍,没有丝毫怨言。他后来去了郑梁梅复读,听说,他考取一所本科大学。16年没有见过他。他为我也为学校做事,而我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未曾说过,念及此事,我顿生一种歉疚之意。
刚来淮海那一年,我做高三⑹班主任,教高三⑸⑹班语文。初来淮海,最深的感受就是苦,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刚到淮海,我租房而居。平时,比鸡起得早,比狗睡得迟。想要睡到自然醒,那是一种奢望。临近高考,班主任都吃住在学校。一次,我终于累出了病,去医院挂了一针后,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立马舒坦非常。
一日,年级主任找我,说高三⑹班不少学生课间叠纸飞机,而且把纸飞机扔到屋顶上,上不了屋顶就落到教室的地面上,影响教室卫生。一位上课老师还拾起纸飞机,到年级主任那里实物举证。年级主任要求我:立即煞住乱扔纸飞机这种行为。我想,学生课余时间顽皮,是他们的天性啊,何须大惊小怪呢?在我的高压和课任老师的教育下,班级学生叠扔纸飞机有所收敛。
一天晚自习课间,正在操场上溜达的一名学生对我说:来淮海复读两个月,成绩起色明显。他是渔沟中学毕业的。我和他说了一些鼓励性的话。他既有城里孩子的乖巧,也有农村孩子的纯真。他以较理想的分数考取中国矿业大学。参加工作后,一直和我保持联系,有时还给我送来两条香烟,同时,也提醒我少抽烟。每逢节日,他都给我发来短信,或问候,或祝福,简洁的话语里蕴含浓浓的情感。
2002年6月4日,我的短文《作文要折射时代光辉》在《扬子晚报·作文园地》上发表。我教的高三⑵和高三⑹学生知道后,比我还兴奋。有的同学说,我们愿意跟随专家学语文。这不是溢美之词,《扬子晚报》上就设有“专家指导”栏目。
其时及其后,我都有下水作文的习惯。每次考试,我都和学生一起作文,体味作文的甘苦。讲评作文时,我把下水作文读给学生听,允许他们品头评足。有个学生,喜欢作文,他的作文写好初稿我都看一看有无不足,让他自己修改。我再改一遍,常常是面批。那年高考,他的语文成绩是121分。
2002年秋季,我任教一个加强班和一个普通班。为了教学方便,经领导同意,我和另一位老师调换班级,她教两个加强班,我教两个普通班。只过了一天,年级主任找我,他手里拿着那个加强班的学生联名书信,对我说:你原来的那个加强班学生还要你教他们。
我一看有四十几个学生签名,心头不禁一热,鼻子不禁一酸……我又成为他们的语文老师,走进教室,他们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
一次期中考试,我的那个加强班语文成绩很不理想,主因是其他班级都做过前一年区里统一命题的语文试题,而这年的试题几乎全部克隆了前一年的试题。因为文印室印的练习不够全年级学生使用,我的两个班级就没有做。试卷评讲时,我首先做了自我批评:同学们,你们这次期中考试没考好,主要是我……没等我把话说完,他们几乎异口同声:怪我们,老师。至今记得,声音较大的有红权、大鹏、泰兴、玉竹、杨勇等学生。
我被学生们的善解人意给打动了。
在我和他们共同努力下,同学们的语文修养起色明显。孙泰兴的《父亲的手》、陈虎的《难忘那双眼睛》、许玉竹的《母亲是谁》、陈志祥的《定型》、刘晶晶的《便宜就是当》、何冬林的《冤枉》、朱淮乐的《窗花》、徐跃的《冬天的歌》以及刘春燕的《在公共汽车上》等周记都写得像模像样。有的还被《创新作文》采用。蒋大鹏的作文《扫地的联想》、 许红权的作文《微笑的联想》以及胡春银的作文《屋后有丛竹》在《语文周报》上发表。
调到淮州中学后,我还牵挂他们,他们也常常向我汇报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特别是遇到困难还跟我联系。一次,我来淮海,一个学生向我借了几十块钱。我给了他,说:不要你还了,留着买学习资料吧。
一天,我晚辅导后从学校回家,在区建设局面前的路上,遇到我的一个淮海学生。他的情绪很低落,因为二模考得较差。他和我说着说着居然流了眼泪。我说,一次失利,不能说明一切。只要努力,不愁未来。
他点点头。我陪他一直走到他舅妈家的楼下。和我告别时,他动情地说:老师,您放心,我会坚强起来的。当年,他就考取一所本科学院。大学毕业后,又考上涟水村官,现在供职于市内一家金融机构。
后来,淮海中学高中部迁至另地,不断发展。今天,她已经是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6年,也许只是人生的十几分之一,但是,在淮海6年里的那些景、那些人、那些事,大都留给我许多美好而恒久的记忆。我会把她珍藏在自己的记忆仓库里。
我从心底祝福淮海。
卜廷才,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高考指导教师。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文学作品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