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三起三落造就一位不会做饭的诗人

苏轼:三起三落造就一位不会做饭的诗人不是好的偶像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的命运可以由他自己概括为三起三落:

'身似已灰之木,

心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身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1. '一起':鸢击青暝。

公元1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宋朝尚文,一时间无论是街头俚巷,天子大夫,勾栏后宫无不传颂,收的迷妹一群。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虽为第二,但这第二也是有缘由的,据说欧阳修评卷时,见文章写的太好该当第一,又觉得如此好的文章必当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才改为第二,他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后来收入《古文观止》。考中进士后,苏东坡第一个职务是陕西凤翔府判官,品级不高,从八品,官儿不够大名气来凑,宋神宗爱极他的文章,常常问左右'子瞻又写有什么哇?'天子念叨的久了,自然想天天看见大才子,于是被召回朝廷,他任职史馆(国家图书馆),在那里读了很多书。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下派到杭州做通判,做了2年零9个月。然后到密州任太守(公元1074年),当时38岁,在太守普遍为知天命的年岁中,属于年少得意。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可以看出,早年苏东坡步入仕途后,一步一台阶,可以算是平步青云。

春风得意马蹄疾:这一时期苏轼首先思想上是更尚儒家'治国齐家平天下'那一套,其次,在题材上,主要反映了苏轼的'政治忧患':先天下之忧而忧。苏东坡,一向是嫉恶如仇'如蝇在台,吐之乃已';不好结党鄙薄营私——在杭州,给好友孔文仲的诗里,他蔑视声势煊赫的朝堂权贵:'我本麋鹿性,谅非优辕姿。';不喜与官为友,只愿与民为伴——替监狱里的犯人呻吟,替无衣无食的老人幽咽。别人写农村田园,写的是闲情野趣,他写田园起的题目却是《吴中田妇叹》:'汗流肩赤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卖牛纳税拆屋炊,肤浅不及明年饥',看来十分苦,万般劳;非他没有审美的眼睛,他亦歌咏'春入深山处处花'但又总是真心体恤农民,处于诗和远方的田野也不忘人民为生计的苟且:写被苦役的运河施工的群众,寒暑笔端'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这一时期他的眼光更多的不是发现美,而是发现民生,他渴望'致君尧舜',笔头千字,胸中有万卷,他看出了北宋承平下的积弱积贫,此时的得意让他未来可期,他渴望着为生民请命。

爱好寻仙名川游:忧国忧民同时不忘后天下之乐而乐,且不提这一时期写的前后《赤壁赋》,一首《题西林壁》便为宋哲理诗之滥觞,山水诗情不极貌以写物,辞非穷力以追新;偏辩证看待,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是胸中藏的道理多,触手而发,左右逢源,这种写法用得不好会有缺陷: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王安石受其启发写的《游褒禅山记》就病于此;但苏轼机灵在,'误导'别人,出彩自己。看看《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山水浓淡比以西施妆点:烟中远山正如美人黛眉,水光潋滟正如美人眼波。前有巫山神女后有西湖西子,无怪施补华评价'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

2. '一落':柳暗花明。

公元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乌台就是御史台。为什么叫乌台?唐朝时御史台内有几棵大柏树,乌鸦在上面筑巢,所以把御史台叫乌台,一直沿用下来。

案件是因几首牢骚诗而起的,所以叫'乌台诗案'——几句废话引发的悲剧。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的急功近利,站在旧党一边。李定和舒亶等人千方百计迫使宋神宗给他定罪。政敌一心想置他于死地,这个不折手段的政敌不包括王安石,因为宋代仕人之间是君子之争,政治意见可以针锋相对,但无关于私交,王安石是特别爱才又特别大度的人,对苏轼之才也无不爱惜,后来苏轼被贬黄州,他还多次派人打探苏轼的生活起居细节。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神宗虽然受到小人挑拨,一时举棋不定,但宋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文仕。加之宋神宗又算苏轼迷弟一枚,所以就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贬。

这一贬很有艺术——黄州。黄州当时贫穷落后,就连苏东坡说:'黄州真在井底',但毕竟在开封,离天子不太远,每当苏轼作文一篇或题诗一首,一点儿不妨碍天子抢热点加点赞,还有穷朋友们争相陪伴应援;也是在黄州,他在朋友帮扶下得到了一座茅草屋,半片山坡,这个山坡就叫'东坡',由此,他得名号'东坡居士'。

东坡初到黄州,心态也崩,《寒食雨》中借由惜春而怜己'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接下来由春日主角——海棠花进一步诉愁。'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曲江对雨》:'林花著雨燕脂湿', 燕脂(胭脂)雪,形容海棠花红中透白。诗人卧床听闻海棠花被雨打伤,悼入泥中,不由得想起受谗言被贬的自己,总是物托情。由'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诗人将海棠花比作久病初愈的少年,病好了头发也白了,甚是悲凉。再由'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感叹宫门遥远,宋玉《九辩》:'君之门兮九重';以'坟墓在万里'来写宫门之难进,颇有报国无门之感。由于君门九重欲归不能,亲人坟墓远隔万里欲祭不可,悲上加悲。'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不由得让人想到穷途而哭的阮籍,怀人即是悲己,真是长歌当哭。

在儒家教理中找不到出路,东坡便从黄老中寻求自解。《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黄老果然是不得志的仕人的灵丹妙药,清贫的东坡生活非但没让爱发牢骚的东坡吐槽,反而于寻常石头路,平常节杖中得到开解,妙目注处枯处生春:市人为利奔走,诗人为闲情野意闲逛,心态已不同;末句'荦确'指的是石头高低不平,诗人却很喜欢拄着拐杖,听拐杖碰打石头的声音。脚下的不平就是诗人遇到的挫折,而诗人却'莫嫌'这凹凸不平的石头,并且利用它成就铿然的音调,'圈地自萌'诗人陶醉于东坡。自己受到开导了,于是'东坡'这块地就尤如陶潜的南山,陶渊明避祸躬耕,可只是假把式,象征性的这挖挖那翻翻,差点饿死;东坡就真的耕种,真的专研,并苦中作乐,度过了相当快乐的日子。等收获的季节到了'荷叶已无惊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需记,正是橘黄橙绿时'喜悦溢于言表,纵使东坡如残菊,可傲骨犹在,不苦于小人所造的困境,眼里只有惹人喜爱的橘子橙子,因祸得福,乐的自在。

3. '二起':不合时宜;'二落':焉知非福

公元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这个皇太后还在当皇后的时候,就是东坡的'后宫粉丝会会长'。皇太后尽废王安石新法,史称'元祐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可是王安石的死对头,这两个人的信件往来也可谓极尽文人牙尖嘴利之极,这里不提。司马光一看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再加上东坡有名气(流量)太适合自己狐假虎威维护旧法,便给苏东坡发pass卡发到手软,使得其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这次'出山'东坡仍没忘却致君尧舜的梦想,《别黄州》写到'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帷。'这是什么意思呢?《礼记·檀弓下》言:'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敝,同' 弊 '。因以'弊帷'借指马死。这里苏轼以破旧之物自有用处,表达积极入世,愿为君王肝脑涂地的愿望。入世首先得混官场,官场就得适当的随波逐流,可苏轼绝非此类人。

提一则小闻:苏轼有个养身之道——饭后拍肚皮。一日苏东坡又开始拍肚皮了,问左右:其肚子里有什么。有人奉承,有人费解,唯有其爱妾朝云说'先生是一肚子不合时宜'东坡闻之哈哈大笑,称甚得心意。为什么提此一则呢?原因是:王安石变法时,连皇帝都站王安石那一边,他偏做出头鸟否定他们做法,招致谗言被贬;在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大半个朝廷趋炎附势时,苏东坡又跳了出来说'诶,我觉王临川说的也不错'。这是什么?可不就是不合时宜嘛。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站队就得明明白白,司马光这乐于拉帮结派的人,小不小人咱也不敢说,但一看,肯定非君子,他就不满意苏东坡这暧昧的态度,可不合时宜的苏东坡不要你司马光觉得开不开心,反正他自己觉得不开心,一不开心他就开溜——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公元1089年,散散心的机会来了,他出任杭州太守。看似官儿不如前,可他反而自得其乐:嘴馋儿顺便发明了桃花味儿的东坡肉,治水顺便修了苏堤,真是为今天杭州旅游GDP打下基础。有美食,有美景,复何乐?

苏轼这次也看似想通,在《和陶咏三良》中'此生太山重,忽作鸿毛遗。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贤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悟得人生天地间,忽如暮春草,虽仍然把晏子一样劳忧社稷,无我无私的人作为榜样,但朝堂的结党营私,政见不得见用,让他这个骄傲的人终于失望,以算了了事。

4. '三起':我行我素;'三落':身卒南荒。

第三次政治生涯的起色是苏东坡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从苏东坡频繁的上下左右调动,反映了朝廷当时极端矛盾的心态。一方面,迷妹后援会会长太后对苏东坡极为赏识,希望他作为与新党制衡的政治力量,可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苏东坡不听不听;另一方面太后由于苏东坡的油盐不进而对其恨铁不成钢,对苏东坡爱也不是、恨也不是。苏东坡此时已经看淡名利,官职的变动已让他心无波澜'慎勿苦受高官职'视高位为累赘。

公元1093年9月,太后驾崩,苏东坡的隔空红颜一不在,他的保护伞就没了,18岁的哲宗亲政,哲宗的心灵已经有些扭曲,太后摄政时,大事小事与他无关,就是个政治上的透明人,他很郁闷,刚一亲政,就变本加厉地进行政治反扑,无情打击'元祐党人',将对自己母亲的不满由爱生恨,波及了十分得太后喜爱的苏东坡身上,看他哪儿哪儿都不爽,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哲宗觉得,得让他消失,可宋太祖许诺过不杀文仕,那就只得一条法子——贬。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再贬,被贬到更远的儋州,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

经受一贬再贬,苏轼已对名利冷眼看穿,'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空';口是心非,到底意难平,对民生社稷仍热肠挂住'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意思是:我的道在海内无法实行,坐上木筏子飘洋过海,也许能够实行吧!苏轼也提出过改革弊政的方案,但屡受打击,最终被流放,他和孔子同样是'道不行',同为天涯沦落人必相惜;'九死南荒'像极屈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吾尤未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儒家文仕从来如此。观苏轼一生行藏,三起三落,不合时宜,祸从口出,便让人觉得他太随心,太'单纯'不适合政治,可这一首诗,终是点醒看客们的不明白,而苏轼,向来是明白人。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自《诗经》以来,'飘风云霓'以譬小人。《晋书·谢重传》载:谢重陪会稽王司马道子夜坐,'于时月夜明净,道子叹以为佳。重率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道子戏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云散月明谁点缀'一句中的'点缀'一词,即来自谢重的议论和道子的戏语,而'天容海色本澄清'则与'月夜明净'契合。意思是:你们那些'居心不净'的小人掌权,'滓秽太清',弄得'苦雨终风',天下怨愤。如今'云散明月',还有谁'点缀'呢?意思是:小人之流'点缀'清空的'微云'既已散尽,天下终于'澄清',诬蔑之词也一扫而空。此句字字有来处,苏轼借由典故,以喻自身,看穿自己一生起伏皆有小人奸佞作祟,一生不得志皆有一身傲骨造成,看穿至此,是谓明白。虽已明白,亦不能忘其初心——用舍自有时,行藏在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