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授揭露孩子“撒泼、不听话”真相:教育孩子这个细节一定要注意

前几天我带着大亨去朋友家玩,吃饭的时候,朋友3岁的儿子突然把自己的碗推下了儿童餐椅。

看到饭菜撒了一地,朋友腾地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皱着眉头,大声问道:“大宝,你为什么要把碗扔地上?”

3岁的大宝先是手足无措地缩在餐椅里,后来看妈妈还盯着他,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还边哭边挣扎着要爬出儿童椅。

朋友赶紧把大宝抱出来,没想到他却干脆往地上一躺,撒起泼来,完全不听朋友说话。最终还是奶奶出面,用一根棒棒糖把大宝哄好了。

事后,朋友无奈地说:“亨妈啊,你们公众号的文章我常看,很多方法都说得挺好的,但我照着你们的话做了,比如刚刚‘孩子犯错时先别指责,第一步先问原因’,可你看到了,孩子根本不听......”

其实,有我朋友这种困惑的家长很多,我在咱们后台留言里也不时会看到。

那为什么明明说的是同样的话,孩子却听不进去?其实啊,关键在于没掌握亲子沟通中的“55387法则”

01

什么是“55387”法则?

“55387”法则,最早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提出来的。

他在研究非口头语言在沟通中的重要性时,与同事做了两项研究实验。

实验1:

他邀请了两位女性,来阅读九个不同的单词(三个正面的“亲爱的”“感谢”“蜂蜜”,三个中性的“也许”“哦”“真的”和三个负面的“残酷”“不要”“糟糕”),每个单词都用三种(正面、中性、负面)不同的语气语调读一遍

然后要求三组人参加,听录音并评价说话者的态度。

结果表明,听的人对态度的判断主要基于说话者的语气语调,哪怕同一个单词也会有不同感受。

实验2:

接着上次的实验,艾伯特挑选了9个单词中相对中性的“也许”一词,然后再给三种(正面、中性、负面)不同的语气语调的录音朗读,配上女性的不同面部表情照片。

这次实验发现,听众在判断说话者的态度时,面部表情比语气重要约1.5倍。

于是他们在自己的研究论文中得出:肢体表情、语气语调和说话内容量化后的占比数大约是55%、38%和7%。

也就是我们要讲的“55387法则”沟通效果(1)=肢体表情(55%)+语气语调(38%)+说话内容(7%)。

当然,在他们的论文里并没有详细说明是如何量化的,这个具体占比数字有争议。但关于“说话语气和说话时的肢体表情远高于说话内容”这事儿,我是很认可的。

02

镜像神经元决定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这句话怎么理解?这就要从我们人脑的构造说起了。

在我们大脑里有很多神经元,它是构成大脑最小处理单元的细胞,类似于计算机中的微芯片。

不同的神经元发挥着不同作用,而其中有一种叫“镜像神经元”的。顾名思义,它指像镜子一样,会第一时间“镜像”反映出看到的他人行为,并在脑中进行虚拟模拟,从而跟他人行为达到“共情”。

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与孩子沟通时,孩子第一时间是“镜像神经元”受到刺激,视觉上先看到我们的表情和动作,从而感受到我们的情绪状态。

至于我们究竟说了什么,在当下的场景里反而没那么快注意到。

我举一个前段时间发生的比较痛心的新闻案例。

9月17日武汉一名初三男生,在教室玩扑克被请了家长,妈妈来到学校当众责骂并扇了他耳光后,这名14岁的男孩跳楼自杀身亡。

当时,网上有不少文章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说两句、打两巴掌就自杀”。真的仅仅是因为妈妈“说了两句、打了两巴掌”,那个男孩就选择跳楼?

当然不是!

这背后最深层的原因肯定离不开家庭里长期存在的压抑亲子关系,而当天引发这场悲剧的直接导火索,也极有可能是那位妈妈在“责骂”的话语同时,表现出了极具侮辱性的肢体语言和愤怒的表情。

网上传出的视频里,妈妈在骂孩子期间,用手掐过男孩脖子,并且还持续了几十秒:

又用手指戳孩子的脑门,力度让孩子踉跄,也不难感受到妈妈当时的愤怒:

终于,在妈妈这一系列行为下,孩子心里除了羞愧难堪,也会在“镜像神经元”作用下,产生跟妈妈一样的愤怒情绪。于是在妈妈离开后,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来发泄这种愤怒和报复。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位妈妈可能完全没想到”负面语言+肢体动作“结合带来的伤害有这么大,或许这一辈子也难以走出这种丧子的悲痛和悔恨。

说完上面这个极端的案例,我再说几个生活中的场景。

像我开头说的,朋友面对3岁的儿子把饭碗打翻的情况,确实没有直接责骂,而是选择了我们之前说的“亲子沟通6步法”中的,先问原因。

而且她的问话内容也没问题,完全是我们的话术模板。可为什么孩子听不进去?其实就出在了她询问时的表情(腾地起立、皱着眉头)和语调(大声)。

所以,尽管我朋友自己觉得没发火,也没有去骂孩子,但孩子从一个听众的角度来说,他看到的是妈妈“皱眉、站起来”等举动,已经感受到妈妈生气的情绪,又哪里敢告诉妈妈自己“犯错”的原因?相反,受妈妈情绪影响,他也感到烦躁,开始哭闹撒泼。

你看,这就是“怎么说”比“说什么”重要得多,一句话产生的效果毕竟“语气和表情”共占了93%,内容仅仅只占7%啊。

所以啊,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是家长根本不会说。

父母会说话,孩子开心、自信,自己也省心;父母不会说话,孩子就容易哭闹、逆反、自卑、爱和别人起冲突。

关于亲子沟通的技巧,我们也准备了一份资料,涉及一些跟孩子沟通的建议误区提醒,建议大家都拿去看看~~

扫描下图二维码,进群免费领取~


03

做到3个细节

亲子沟通更有效

今天说了“55387”法则的重要性,那具体我们可以怎么做呢?不用太高深的理论,先从这3个细节做起。

01

试试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不知道大家听过这个故事没:

有位妈妈带着年幼的孩子去逛商场,她看到商场橱窗各种漂亮的摆设,还有很多好玩的游乐设施,觉得孩子应该很开心吧。可是,孩子却哭闹着要回家。当她蹲下去安抚孩子,和孩子一样高的时候,才发现,孩子所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哪有什么快乐可言? 

是啊,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都有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往往会从自己看到的角度去点评孩子。

而且在幼小的孩子面前站着对话,本身身高上就让孩子仰视,制造了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又怎么会有所谓的“平等沟通”呢?

02

多用平和、亲切的语气

成年人都知道在职场、在生活中,会说话有多重要。可面对我们至亲的孩子时,我们却总是忘了这一点。

其实,会说话是当好家长的第一课,而根据我们上面分享的“55387”法则,语气是影响“会不会说话”的重要因素。

比如有时候,我们明明是在关心孩子,却因为语气的问题,而变味儿:

“把酸奶给我放回去,一会儿肚子疼你可别哭。”凶狠甚至带着威胁的语气,只能招来孩子赌气哭闹;

“快点睡!几点了还不睡......”这种烦躁催促的语气,只能让孩子更加想对着干。

03

气氛紧张时,向孩子要一个拥抱

这里我为什么说是“向孩子要一个拥抱”而不是“给孩子一个拥抱”呢?

因为啊,如果在气氛紧张的时候,我们家长能主动先低头示弱,向孩子寻求“抚慰”,会让孩子在这种“权力斗争”的过程中,感觉到被需求和被尊重。

简简单单的一个拥抱,瞬间能拉近两个人的心。我平时经常会向大亨讨“一个拥抱”,对缓和气氛,安抚彼此的情绪很管用,看完这篇文章,下次你也可以跟孩子试试哦~~

好了,这次就先聊到这儿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