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楷玉版十三行:一个奸臣干下的好事儿……

111

秦少游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所谓经典,就是金风和玉露的相逢,就是合适的人遇到恰当的事,就是曹子建写下凄美的《洛神赋》,王献之抄以绝美的小楷,贾似道刻在碧绿的玉石上……
这是碧玉版《洛神赋》十三行的原石,现藏首都博物馆。我们常说的玉版十三行,指的就是它。之所以强调碧玉版,因为曾经还有一套白玉版,但在嘉庆年间,乾清宫失火,白玉版毁掉了。
当然,白玉版远没有碧玉版珍贵,因为它是翻刻的。正版在此,“盗版”不要也罢。
这块碧石,在明代万历年间,从西湖边挖掘而出。由于这里是南宋权臣贾似道的故居,人们认定,这是贾似道的手笔。贾似道在历史上被称为“奸臣”或者“弄臣”,但在艺术收藏方面,他却是个功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欧阳询《千字文》、展子虔《游春图》等大量书画至宝,都曾经历他手递藏。
如果说收藏只是他的继承,那么刻《洛神赋》于碧石之上,则是他的创举。他显然是懂书法,也懂曹植和王献之的,因为只有这上佳的材料,才配得上这大好的文章,精绝的小楷。感谢一下贾似道吧。毕竟没有他,就没有玉版十三行。
这是玉版十三行的初拓本,王献之小楷英气侧漏,神采飞扬。
在魏晋南北朝,曹植是文人的超级偶像,谢灵运何等高傲,在自夸之时仍不忘赞曹子建“才高八斗”。王献之也是曹植的粉丝,据说他极爱《洛神赋》,写过小楷数本。两人在身世和气质上,也有诸多类似之处:都是公子哥儿,都是才华横溢,都是英年早逝……
这种感觉反映在字里行间,就是美到放纵,美到极致,美到绝望……
每听到人说“玉版十三行”,心里总会怦然一动。因为这名字太不同了,“玉”那么剔透,“十三行”又意味着残缺,两者加在一起,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有种冰冷而决绝的美。
国人崇尚圆满,然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会有瑕疵。就拿三大行书来说,《兰亭序》只有摹本,《祭侄稿》是篇草稿,《寒食帖》也多有涂改,但这些“瑕疵”并非缺憾,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所以,面对这美文、妙字、佳石、精拓,我们不说“真美,可惜只有十三行”,我们要说:“真美,哪怕只有十三行!”
附:十三行三版本对照
(从左至右为,白玉版拓本,碧玉版拓本,碧玉原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