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空白期的瓷器特点及古代官窑瓷器的存世量解疑

此文第一部分先聊明代“空白期”的瓷器,第二部分有关“中国古代官窑瓷器的数量,存世量真的很少吗?”
第一部分:明代“空白期”瓷器的特征
所谓“空白期”瓷器,又被业界称之为“黑暗期”瓷器,即指明代正统(公元1436--1449年)、景泰(公元1450--1456年)、天顺(公元1457--1464年)这三朝所烧制的瓷器。这一时期的陶瓷,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状况。
由于明代宣德朝之后的近30年间,发生了一系列政治变革,致使国势倾颓、内忧外患、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形势下,景德镇瓷业生产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制瓷水平与瓷器品质较前朝永乐、宣德有明显下滑。迄今为止,无论是考古发掘出土,还是公立博物馆馆藏,或是古玩艺术品市场中,能明确确定年代写有纪年款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瓷器鲜有发现。这种具有特定历史时代意义的明代空白期瓷器,自然会引起学术界和收藏界的关注。曾经一度,不少业界人士认为“空白期”三朝烧制的瓷器多为民窑产品,并没有官窑器。持这种论点者,其依据主要是因为无论是在出土还是存世的“空白期”瓷器中,器型制作规整的并不多。而且这一时期的青花或釉里红绘瓷技艺亦不及永乐、宣德时期那么精细,胎质也不够细腻。
其实,这一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仍然在烧瓷,只是因为连年战乱、改朝换代等原因,在品质与数量上比永、宣时期大为减少。这在《明英宗实录》、《大明会典》、《明史》、《浮梁县志》、《江西大志·陶书》等文献中均有记载。故而笔者认为,空白期并非无官窑瓷器,工艺精细者还是有的,只是绝大多数没有年款。笔者曾于广东省博物馆觅得一件带有纪年款的明代空白期瓷器,该器为正统八年的青花笔架,高7.7厘米、宽12.3厘米。整体器形为凸起的五峰相连山丛式,中空,在一山峰的一边和笔架的后面各有一圆孔,可以装水作水盂用。从隔着的玻璃展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器物以青料绘三层峦叠起伏的山峰。在笔架主峰后面书有“正统捌年”款。笔架的施釉肥厚,白中泛黄。笔者估计这件笔架由于当时的烧结度不够高,故而釉面开细碎纹片,纹饰和字呈黑褐色,个别处稍泛蓝色。即便官方没有给出明确的定论为官窑还是民窑,但以笔者综合研究之论可定其为民窑制品。尽管此器造形和纹饰较粗糙,但有绝对年款,是正统年间有年款的标准器物,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我们平时在收藏、鉴定明代“空白期”瓷器时,应从前朝的承继和发展的相互关系与影响上去认识与研究。正是由于很少发现过正统、景泰、天顺这三个朝代的瓷器有明确纪年之物,故而学术界非常坚定地将这段时期的瓷器都定义为“空白期”。但从系统的古代陶瓷鉴藏、研究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这不能够轻易地定义为瓷器的空白期,准确来说,应是官窑纪年款的空白期。
众所周知,这一时期国内的政治和经济都比较动荡,所以景德镇御窑厂处于一个相对低落的时期,因此我们平日在博物馆或者古玩行家手中所见的一些明代早期的名窑瓷器,但凡是没有款识,画工又相对比较草率,工艺也不太精细的作品,其烧制年代基本都往“空白期”靠近。至于这三朝的青花瓷的辨别,自然就不如永乐、宣德及成化那么好辨认,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正统朝瓷器接近宣德晚期,而天顺瓷器更与成化早期相近,而居于中间的景泰朝瓷器的风格特征应在二者之间。因此应该相互对比印证,与宣德、成化瓷各方面特征对比,而进行鉴赏、研究。
对正统、景泰、天顺年间青花瓷器的识别并非易事。因这段时期的瓷器我们在官方博物馆或艺术品拍卖市场见的不多,平时在民间文物流通市场或藏家手中接触的也较少。因此在研究这段时期的瓷器时,我们只能根据常见的一些纹饰和器型去对比、衡量,再进一步推敲。所以不能单看某一两个方面相同或相似就说是这一时期的,必须耐心、细致、全面地进行排比,不但要看器型、釉色、青花料、制作工艺、纹饰等,还应尽量的找出时代特点。
由于“空白期”瓷器的存世量少,故而其器型也不多,大多是沿用永、宣时期瓷器的特征,但也有一些新品种,如戟耳带座的器物,这是对元代瓷器的复古,但变化很大。釉与胎在制作工艺上相对比较粗糙,削足不规整,琢器一般底部无釉,碗、盘类底部跳刀痕比较明显。瓶、罐类器口沿多见削釉现象,足墙较宽而深,也是这一时期的普遍特征。这三朝立器的胎体比较厚重,瓶、尊、罐类的器口,正统瓷器与宣德相同,为直颈。而景泰、天顺的与后朝成化类似,多为上收下阔式。底足修得不太仔细,大多为敦厚的浅宽圈足或微微下凹的平砂底,有火石红斑痕和粘一些星星点点的窑渣在底部。
总的来说,空白期的瓷器胎体比较厚重,釉色大多白中闪青,光亮透明,玻璃化程度较高,有的底足内施白釉,口沿施酱釉,青花发色有浓艳的,也有青中泛灰的,浓艳的是用宣德所存之苏麻离青钴料,也有锈斑。
这一时期的画法大多采用明早期一笔点画技法,笔法粗放,特别是中锋运笔,具有时代特征。画面简洁,布局疏朗,空间较大。自景泰朝开始,几何图案减少,而绘画成分逐渐增加,大部分为人物故事题材,另用缠枝花卉纹,绘画不算细致,但比较流畅。在图案纹饰上采用较多的为折枝花草纹和缠枝纹,动物纹中除龙、凤纹外,也常用麒麟和孔雀等瑞兽纹饰,星象图使用也相对比较普遍。
在史料记载中,正统三年曾禁止民窑烧造与官窑式样相似的青花瓷。正统六年命景德镇烧制金龙、金凤白瓷罐以及九龙九凤青花大缸,正统十二年又颁布了民窑不准私造黄、绿、紫、红、青、兰、白地青花瓷器的禁令。景泰五年、天顺三年又有减少瓷器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确定,这段时期无论官窑还是民窑,虽说有禁烧与减烧记录,但都仍在烧制。从景德镇御窑厂出土此期的实物及残片发现,也有一些独创性器物,但数量不多。其实也不难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战乱频繁、宫廷争权、社会动荡、经济衰退;二是帝王兴趣与爱好转移。在景泰年间,特别风行铜胎珐琅器,这就是最早的“景泰蓝”。其工艺是以铜做胎,然后在花纹轮廓线上镶嵌铜丝或金银丝,再在其中涂上珐琅彩,最后入窑烧制而成。据传景泰皇帝特别钟爱这种景泰蓝器,下令将宫廷陈设均改用景泰蓝制品。其品种之多,不可胜数,凡瓷器所有的器型,均烧成景泰蓝器。
民间对于明代“空白期”瓷器青睐度,自然是人见人爱。但由于其存世量少,投资者便对其市场价值不以为然。根据雅昌网所收录明代“空白期”三朝的瓷器上拍情况来看,总量仅有数百件,且成交价格亦不高,大多集中在十数万至几十万元的价格区间内,成交逾百万元者寥寥。笔者在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知名拍卖行的古董拍卖预展现场参观时,所见“空白期”瓷器拍品上拍量亦是少之又少。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30余年,政局动荡,使得经济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据文献记载,此三朝有官窑产品:正统三年(1438)曾禁止民窑烧造和官窑器式样相同的青花瓷器;正统六年(1441)命景德镇烧造金龙、金凤白瓷罐及九龙凤青花缸;正统十二年(1447)又有不准民窑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景泰五年(1451)有减饶州岁造瓷器三分之一的记载;天顺元年 (1457)曾派中官赴景德镇督烧瓷器;天顺三年(1459)又有将原定烧造13·3万余件的瓷器准减8万的命令。从上述文献记载看,这段时期不论官、民窑器都曾有烧造。但传世品中至今未见一件署年款的官窑瓷器,所见瓷器均为民窑所产,故学术界有'空白期'和'黑三代'之称。学术界所称原指官窑,并非民窑。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注意到了明代纪年墓葬的瓷料,在三朝纪年墓里出土了一批民窑青花瓷器,特别是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镇珠山以西明御厂西墙外东司岭一巷道中,发现的大量明代正统官窑瓷器,品种有青花和斗彩等,呈现出与宣德、成化不同的风格。随着科学研究工作的深人,特别是对景德镇明代官窑遗存的进一步科学发掘,空白期瓷器的真实面目将会愈加明朗。
正统、景泰、天顺朝青花瓷器就目前巳发现的资料可以肯定,就民窑生产来说,它和其他朝代一样,并未间断过,但就决定青花生产时代风貌特点的官窑来看,三朝则仍然是一个空白期。造成官窑青花生产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战乱频繁,宫廷的争权和社会经济的衰败,固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帝王兴趣爱好的转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景泰年间特别风行铜胎珐琅器,所谓'景泰蓝'即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专称。
明代空白期青花瓷鉴识要点
先说纹饰。其总的特点是由宣德时的繁密而向成化时的疏朗相过渡。图案花纹以缠枝和折枝的花草为多见,常见有缠枝莲、缠枝菊、折枝牡丹、松梅竹等。本期的蕉叶纹多为連弧状宽边,主脉空勾留白,支脉画成并列细斜线。松针早期为圆形,后期呈椭圆形。梅花早期多蓓蕾及半放的小花,后期则夹画数朵大花。竹子早期竹杆空勾,后期改成一笔实线画之。这个时期的柳树条画成条条直线,犹如断续的雨点。动物纹中,常见麒麟、孔雀、犀牛、狮子和鱼藻纹等。星象图也较常见。有人物的图象多见楼台亭阁、琴棋书画、携琴访友、仙人指路等内容。而且,人物大都活动在云雾幻境之中,人物的脸部鼻尖突出。所画云层常迷漫天际,或从地上涌起,缭绕于亭阁之间,造成一种亦仙亦幻的气氛。云纹的轮廓线很宽,沿着粗线内侧再用细笔画数层連接的弧状云纹或涡状云,这种大片流云纹的画法,至景泰以后,演化为弹簧状,而且,笔法也更加泼辣恣肆,层数也更多。这种画法被日本陶瓷界称之为“云堂手”,为三朝所独有。除了飘带状如意云纹以外,尚有三眼蝌蚪云纹、“壬”字形灵芝云纹,和成“器”字排列的“壬”字云与蝌蚪云的组合等画法。碗盘之类的四周沿边常可见有卷曲形花草纹,状如螺纹,也为三朝民窑青花装饰的典型图式。
由于大都是民窑器,胎、釉制作较粗,削足也不太规正。器物底足从总的倾向来说有加宽的趋势,足宽而深是本期民窑器的普遍特征。瓶、罐类早期底部无釉。至后期,圆器多为釉底,砂底少见。碗、盘类器底足跳刀痕明显。正统期胎体厚重为多,胎骨细白坚致。釉色青白,釉层莹润,少数釉色泛黄,釉面有开片。至景泰胎质兼有粗细两种。胎色由洁白向灰白转变。釉色白中泛青,釉层肥厚如脂。至天顺,胎色在洁白或灰白中,青味減少,白度增高,釉面平整莹润。器物的表、里和底釉色调比较一致。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官窑瓷器的数量,真的很少?别再盲人摸象了。
一、各朝代官窑瓷器的数量估计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谁也无法准确知道某一朝代为皇宫生产了多少官窑瓷器,但是从已知的历史记载,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历代瓷器生产量是极大的,无非官窑是作为当时的硬通货作国家储备国库用(极少量作为皇亲国戚摆设把玩),民窑瓷器主要作为生活必需品和摆设,还有相当部分是出口。历代皇宫很少量的满足皇宫日用、观赏、赏赐、庆典、祭祀、和随葬的需要,但瓷器作为硬通货储备数量是非常庞大的,每年生产几十万件是正常的。在皇家档案中能找到相关的信息,比如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1433年),朝廷一次就下达了要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443500件的任务。宣德朝虽然只有十年,可以估计官窑瓷器需求在百万件数量级是客观的,元明各朝比宣德有长有短,生产的官瓷应在几十万件至几百万件,这样的逻辑推断是成立的。可是故宫元代瓷器几乎为零,明代瓷器成化以前的瓷器也就区区数百件,其他各大博物馆元代和明代早期的也屈指可数,大量的官窑瓷器都去了哪里?

二、官窑瓷器的用途究竟是什么?

每年生产那么多瓷器究竟是什么用途?较为普遍的看法就是认为,官窑都是皇家使用和把玩的。如果稍微有点常识的人或者有点思考的人就知道,每人一天玩一件,一年就365件,皇亲国戚全部参与把玩也就千余件--万余件就足够了,这显然和每年生产几十万件是极不对应的,从古代流通分析流通,主要有3个功能:

1、官窑作为古代的硬通货,作为国家储备国库用,在国家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流通变卖,而且这个功能是主要的,瓷器作为硬通货储备数量是非常庞大的,每年生产几十万件是正常的。在皇家档案中能找到相关的信息,比如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1433年),朝廷一次就下达了要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443500件的任务。宣德朝虽然只有十年,可以估计官窑瓷器需求在百万件数量级是客观的,很多文案记载已经很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这个功能。如根据记载,嘉庆五年,总管内务府奉旨“将广储司六库久储物品可酌量售变”,“拟招商变价物件清单:康熙年款瓷器55115件,雍正年款瓷器37111件,乾隆年款瓷器99699件,连无款粗瓷器198336件”。

2、官窑作为皇亲国戚摆设把玩使用,满足皇宫日用、观赏、庆典、祭祀、和随葬的使用,这点可以在故宫历史记载中找到很多依据,这也是家喻户晓知道的功能,可以看出这部分瓷器是极少量的。

3、由于瓷器在很长一个时期一直作为国内国际最有价值的流通商品,特别是官窑有着皇家的最重要的商品货币特性,所以一直被国内外所追宠。官款有着明显的货币流通特性,使得有款的官窑成为世界性的流通商品而备受青睐,所以对皇亲国戚和文武大臣的奖赏选用官窑也就顺理成章,在清代还发明生产了一种叫“赏瓶”的瓷器,也可以分析出这部分瓷器是极少量的。

三、各朝官窑瓷器改朝换代后的去向

1、动荡转移,新老更代大部分是通过战争而实现,每次更替使得当权者不得不考虑有流通价值的瓷器搬迁转移,使得大量的官窑转移民间窑藏。在那个动荡年代,百姓和富人首先也是想到的把瓷器藏起来,这个流出的量是巨大的。

2、在国家应急时作为硬通货变卖,这个量也是巨大的,官窑本身在当年就是有价值的流通货币,国内外均可流通,就相当于现在国家向民间发行“有款”的人民币和债券道理是差不多的。根据记载,嘉庆五年,总管内务府奉旨“将广储司六库久储物品可酌量售变”,“拟招商变价物件清单:康熙年款瓷器55115件,雍正年款瓷器37111件,乾隆年款瓷器99699件,连无款粗瓷器198336件”。

嘉庆十二年内务府奉旨库存瓷器内变价10万件,“随传集各商人等赴库逐款看视,所出价银多寡不一,唯商人乔文郁愿出价银4311两9钱1分2厘,与崇文门经纪所估价银有盈”

这些记载证明,当年官窑作为国家储备财富在流通使用,流通至民间的量是很大的。

3、自然损耗,自然损耗有二种情况:一是在宫里使用过程中的正常损耗,这种损耗对存世量可以不予考虑,因为损耗量皇宫要维持正常需要必及时补充;二是改朝换代时的损耗,这种损耗数量较大且不会弥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温和式改朝换代,老子死了太子继承,原有瓷器损耗少。另一种是革命式改朝换代,如明朝推翻元朝,或永乐代替建文通过武装夺取政权,瓷器损

  这是一个最可能引起误解的话题,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记载。乾隆二十三年六月,皇帝三次下旨将8511件瓷器拿出宫外变价,地点崇文门。“乾隆十六、二十三、三十五等年宫廷在外变价琢器5100件,圆器117668件”

  【1】。另外,还有一部分皇家御用瓷器并未进宫,十选一,百选一的精品入宫了,剩余部分在景德镇当地就变价了。乾隆七年六月十四日,皇帝给远在景德镇的唐英下旨:挑选用得的送进,其他用不得的不必送京,即在当地变价。乾隆三十七年,在景德镇变卖瓷器得银1291两1钱6分3厘

  【2】。嘉庆五年,总管内务府奉旨“将广储司六库久储物品可酌量售变”,“拟招商变价物件清单:康熙年款瓷器55115件,雍正年款瓷器37111件,乾隆年款瓷器99699件,连无款粗瓷器198336件”

  【3】。嘉庆十二年内务府奉旨库存瓷器内变价10万件,“随传集各商人等赴库逐款看视,所出价银多寡不一,唯商人乔文郁愿出价银4311两9钱1分2厘,与崇文门经纪所估价银有盈”

  【4】。嘉庆十四年,“瓷库现存圆琢瓷器329350件,”“招商售变圆琢瓷器15万件”“招商认买先将价银交纳广储司银库后再赴各库领取物件”

  【5】。“按上次售变价招商认买,唯商人李賡扬投递认呈,情愿出价银14487两2钱5分。其中尊262件、瓶4381件、罐925件、碗80504件……

  这是中国政治、文化内涵所决定的,清朝是这样其他朝代也是一样,原因一是不

  【6】。嘉庆年间的三次大招商、大变卖,约45万件瓷器从宫中流向了民间,康雍乾三朝的瓷器精华几乎倾巢而出。这也是台北故宫几乎无好瓷器的根本原因。)

  赏赐用瓷,历代皇宫会将官窑瓷器当做礼物赏赐给王公贵族和有功之人以及附属国的使节等,且数量巨大,是历代官窑瓷器流向民间主要途径之一。

  当改朝换代时,因为当时的交通条件限制有很多在路途运往皇宫的瓷器不会再运进宫里,由于信息传递手段的限制御窑厂的生产不会马上停止,因此路途上的和御窑厂的库存会流向民间,这应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四、官窑瓷器流向民间后的去向

  1、自然损毁,大量的官窑瓷器改朝换代后从宫里流向民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会越来越高一定会向有钱人手里集中,不会当一般日用瓷使用,从出土瓷器大部分没有使用痕迹得到证明,但各种原因会损毁一部分,但比例不会太大。

  2、传世流转,若干朝代后有一部分传世品会当做古董流回宫里,供皇家把玩欣赏,如万历时期收一对成化鸡缸杯要花十万金。还有大部分在民间富人或收藏家手里继续流传。

  3、埋入地下,本朝的官窑瓷器在当朝有很多是赐给皇亲国戚或有功之人做随葬品的,民间也一直有厚葬之风,当一些持有官窑瓷器的人死去会当做随葬品一同埋入地下;另一种情况是持有官窑瓷器的人在社会动乱时期会把瓷器当做财富埋入地下,即窖藏。种种原因埋入地下是官窑瓷器最大的去向。

五、目前的馆藏品数量只是中国瓷器存量的冰山一角

中国自唐代至明清上千年的时间,官窑瓷器一直没有停止烧造,因为要维持皇宫数量庞大的日用、观赏、赏赐、庆典、祭祀和随葬(唐三彩全部是为随葬烧造的)的需要。朝代更替多少次,皇宫里的瓷器就像更换货币一样替换多少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向民间的瓷器会随着厚葬之风,或为了躲避战乱当做财富埋入地下,在民间传世的会越来越少,其中一小部分被后代皇宫当做古董收入宫里。解放后被文物单位当做文物征集到博物馆中,有一少部分随葬品和窖藏被文物单位挖掘出来。从以上逻辑分析来看,流入民间一直传世的是少数,这少数中被征集入宫的是少数;地下被文博单位挖掘的是少数,都说十墓九空,这九空中文博单位正式考古挖掘的占多少?中国上千年中帝王将相、王公贵族随葬瓷器的有多少人?把官窑瓷器当做财富收藏而又随葬的人有多少?把官窑瓷器当做财富窖藏的有多少?站在历史的大视角从逻辑上讲这肯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是博物馆的瓷器数量和品种无法比拟的,博物馆的现存瓷器在数量和品种上只占极小一部分,也就无法代表中国瓷器的整体水平,同样“专家”的认知水平也就受此局限。在承认元青花之前,文博界几乎将元代、洪武、建文、正统、景泰、天顺都称为空白期,试问如果空白了当时皇宫用什么?不是历史上皇宫瓷器的空白,不是地下藏品的空白,也不是民间藏品的空白,而是博物馆藏品的空白,是“专家”认知的空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城乡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等大型设施建设规模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无法比拟的,地下埋藏瓷器的出土量也必然是巨大的;由于中国历史上最高的收藏热的兴起,利益的驱使盗墓人数、手段和规模也是空前的,这些地下出来的东西进到博物馆的有几件?从逻辑上讲地下储藏的文物数量是巨大的,这些年出土量巨大是客观的吧?大量的出土瓷器没进博物馆是客观的吧?那么巨大的出土瓷器肯定在民间也一定是客观的!有些民间收藏家的珍贵品种和数量远远超过国字头博物馆是不争的事实。因而从逻辑上讲在地下埋藏的和已经被挖掘收藏在民间的瓷器是中国瓷器文物的主体,博物馆的瓷器不管是数量还是品种只是冰山一角。

六、认知基石太小,零碎的片段不足以代表整体

  局限于馆藏品的认知已形成的结论会显得幼稚可笑,比如都讲“成化无大器”,试问成化皇帝举行国宴或祭祀活动,只用鸡缸杯天字罐吗?如改为“馆藏成化无大器”到可以理解。面对已出土的巨量的民间藏品和少得可怜的馆藏文物(如堂堂的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成化瓷器只有5件小的杯盘碗)对文博界的认知水平是一个挑战,你专家没有掌握充分的实物资料,所形成的结论一定是片面的或错误的,那些人云亦云的谬误之说如:元青花一出现就是颗参天大树全世界就300件,汝窑就67件,元青花、洪武瓷器没有带款的,永乐青花款就3件,铜红釉创烧于永宣,乌金釉、珐琅彩创烧于康熙等等,在可怜的馆藏品认知基石上得出这些幼稚片面的结论就不难理解了,如果前面加三个字“馆藏品”就可理解了,如放在浩瀚的文物面前这是可笑的管窥之见!试想让有限认知的“专家”用以上的结论去鉴定浩瀚的文物会出现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民间藏家与专家相比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已成历史甚至某些方面已经倒转,一是民间藏家不缺少人才、智慧、知识、胆识和经验;二是专家手里研究标本受到局限,馆藏品不是专家想上手就上手,再说就某个博物馆藏品都是很有限的,甚至比不上一位民间藏家的藏品多!再说专家一门心思在捞钱哪有时间和心情安下心来搞研究?看看市面上那几本书,就那几张图片抄来抄去换个书皮出书捞钱,多少年没有任何新意。民间藏家有着大量丰富的藏品做深入的研究,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手段,互相交流提高共享研究成果,目前“微观断真伪,宏观断年代”的方法已被藏家普遍认可和掌握;三是专家不接触市场,缺乏实战经验,民间藏家是真金白银练出来的,一件东西整不明白觉都睡不着;四是专家心态不正,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敢承认民间有真品,他们为博物馆收购或为大买家掌眼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一件,好处费装入了腰包,忽悠世上只有*件,突然民间出现很多,且价格低廉,他们怎敢承认?这已不是单纯的鉴定学术问题,是个良心和道德问题,是逻辑上最谬误的问题,不敢承认民间有真品、精品是对中华文明最亵渎的一幕!其危害远远超过八国联军对中国文物的破坏力!八国联军破坏的只是北京的几个园子,掠夺的瓷器以清代的为主,现在是从全国四面八方、各个历史时期、数量巨大的珍贵文物被大模大样的当做工艺品流出国门,其损失是无法估量和弥补的!

  在浩瀚的中华文物(主要是未知文物)面前根本没有专家,没见过不等于就不存在。有谁见到秦始皇兵马俑之前就知道当年秦始皇埋在地下有什么?有谁在见到法门寺秘色瓷之前能说清什么叫秘色瓷?有谁现在能说清武则天墓里有什么?很多墓葬出土的未知文物不是经常让文博界震惊?同样很多以各种形式民间出土的东西不知包含了多少未知也是客观必然的!从以上逻辑分析:已知的中国瓷器的数量和品种是有限的一小部分,未知的是无限的,认识中国瓷器的全貌的路还很遥远,在数量和品种上真正的主体在地下,在民间。这就将那些所谓的专家放在了历史上很尴尬的地位,他们以有限的标本,有限的经验,在金钱的驱使下,利用国家对专家的放纵,利用目前鉴定权威机构的空白,利用各大博物馆名义和各种媒体制造的话语权,利用法律的不完善,不负责任或别有用心的信口雌黄。

出土瓷器普遍有两个特点:一是“新”,大部分入土前没有使用过,很多窑藏没有空气没有阳光,自然就没有所谓象传世件那样的“包浆”,出土后和新的一样,和传世品老化特征差距很大;二是品种多,很多品种是馆藏中没有的。这对看惯了有限馆藏品和传世品的人信息库是个挑战,以现有陶瓷史中记载的品种和得出的结论明显与真实的历史不符,更可笑的是,有些出土瓷器到了地摊到成了赝品的标准器,因为一些人对地摊的认识是99%以上都是赝品,只要在地摊上见到的就简单地视为赝品。目前文博界对造假能力缺乏研究,过于高估了造假的能力。目前已知的景德镇有大师头衔的人是不会去参与造假的,因为市场已经把大师级作品炒到了极高的价格,几万甚至几百万的不是新闻,已经远远超过出土真品的价格不知多少倍。出土官窑都是当年皇家不惜血本的精品之作,水平不知要高于现在的大师多少倍,工艺原料已今非昔比,即使大师去仿也未必仿到位,还丢了名声,从逻辑上讲现在的大师为名为利是不可能参与造假的。试想现在的匠人的技艺怎与古代的大师相比,其作品怎会以假乱真?仿制的赝品和真品有天壤之别,业内高人去景德镇6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仿制窑厂,那些被专家鉴定为高仿的其实都是出土真品,很多窑厂收购后当工艺品出售,价格比市场加工的成本还低。

目前的收藏主要在改革开放之后,很多空白等待我们几代人的不断研究努力,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中华文化负责的精神,多研究多深入基层,虚心求教,这才会是鉴定取得进步。

  出土瓷器到了市场其价值就归零了,不管当年制作时花了多少银子,不管历史上曾被富人花了多少金钱买进而当做财富埋入地下,都与现在挂不上钩,相反真品要比赝品(所谓高仿)廉价,赝品要承担制作成本,真品只承担挖掘成本,所以真品与赝品放在地摊其价值只能归零,这些出土瓷器只能在地摊变现。简单按价值判断真伪是专家最易犯的逻辑错误,我们经常回听到电视上的所谓专家问,你是哪买的?多少钱买的?如果你回答是国内什么地方买来的就是假的,国外买的就是真的;如果你是几十万买的专家就会说真的可能,你说几千买的专家不看就可以说是假的。圈内人都说,你如果把故宫的瓷器拿几件放在地摊试试,很多有名的“专家”照样说是新的。

(0)

相关推荐

  • 15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

    ■ 清代,景德镇陶瓷制作情景. ■ 江西饶州,<瓷器制运图>插画,记录了18世纪清代景德镇外销瓷器的活动.画面描绘官员乘船沿昌江抵达景德镇.图中所见红塔地标,建于北宋初年.在旁的官方粮船悬 ...

  • 为什么中国古代官窑瓷器在世界上拍卖价格最高最贵?

    来自话题 #艺术家的故事 3428篇 大英帝国博物馆镇馆之宝,价值百亿的 元青花至正象耳龙纹大瓶 2005年,伦敦苏富比拍卖会,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纹大罐带头突破亿元大关,以二点四亿元成交,创造了世界艺 ...

  • 明代空白期的御窑瓷器展

    自20世纪80年代在景德镇御窑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以来,迄今已出土了数以吨计的御窑瓷片标本.其中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御窑瓷器的考古发现,有两次最为重要.第一次是1988年,在御窑遗址西墙.靠近东司岭巷 ...

  • 鉴别明代空白期瓷器,要牢牢记住这些要点

    考古发掘揭开景德镇"空白期"瓷器面纱 十五世纪中期主要是指明代的正统.景泰.天顺时期(1436-1464年). 此三朝历时29年,期间帝位更迭,政治混乱动荡. 而此时景德镇御器厂生 ...

  • 明代空白期瓷器市场行情,风格特征,明代空白期瓷器值多少钱?

    在明代还有一段空白期,也被称之为黑暗期或黑三代,今天就来简约聊聊这短短几十年的制瓷工艺.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30余年,政局动荡,使得经济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从有限的传世品看,青花瓷占了绝大多数.据文献 ...

  • 明代空白期瓷器细图鉴赏(建议收藏)

    ▲ 資訊.品鑒. 交流. 古玩艺术雜誌 明代空白期,又称黑暗期,在景德镇瓷器烧造历史中泛指明代正统.景泰.天顺(1436年-1464年)这三个朝代.这一时期的陶瓷,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 ...

  • 明代空白期瓷器认识与了解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为主的瓷器在学界中被称作"空白期".那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不"空白"的瓷器都是什么样的:       注意看器物的底 ...

  • 明代空白期(黑暗期)青花瓷器鉴识与鉴赏

    在明代瓷器史上有一段"空白期",这段时间基本没有官窑款的瓷器出现,所谓的空白期就是公元1435-1464年,在这不到30年的时间里,皇权更迭,江山几易其主,具体是这样子的: 143 ...

  • 明代空白期竞有青花瓷枕,上百个修复件问世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近日成功拼合修复出上百件明代空白期青花如意型瓷枕.        2014年御窑遗址明代空白期地层出土了大量青花瓷枕瓷器碎片,这批瓷枕数量之多,拼合难度之大,可谓前 ...

  • 蓄势待发的明代空白期制瓷工艺

    ▲ 資訊.品鑒. 交流. 古玩艺术雜誌 青花孔雀纹大罐,明正统 高40cm,口径20cm,足径18.5cm 广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渐收.通体白釉,上以青花装饰,颈部绘忍冬纹一周:肩部绘缠枝花: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