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吃这个?要小心每年一度的“甜蜜”变“负担”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将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着月亮、吃着月饼更是一件幸事,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眼下皮软馅糯、香甜可口的月饼也趁着节日即将来临的热潮纷纷上市,70岁黄大伯就因为月饼惹上了事……
几天前,黄大伯急冲冲地来到丁桥内分泌病科门诊,双眉紧皱,满面愁云,一坐到椅子上情绪激动地说:“我原来血糖一直控制得好好的,前天血糖突然升到20多了,感觉头晕目眩,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到今天都一直降不下去,整个人都不好了……”接诊的成伯宁医师一听,仔细询问了患者的饮食和糖尿病用药情况,最后把“嫌疑范围”锁定在最近吃的食物上。
原来眼瞅着中秋节快到了,亲戚朋友们都陆陆续续给黄大伯送了很多月饼,但这却让他犯了难:这么多堆在家里碍眼,小孩子不也喜欢吃,扔掉又觉得怪可惜的,没办法,从一周前开始,黄大伯每天都把月饼当饭吃,却忽视了自己有糖尿病的隐患,最终导致血糖异样飙高,幸亏来院就诊及时,经成医师耐心的讲解,黄大伯最终同意住院接受治疗,经过这几天的血糖调控终于重归正常,乏力、情绪不佳等症状也消失了,也算是有惊无险迎来了假期。
时下,市面上不同品种的月饼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也让人爱不释手。但糖尿病患者不能进食大量月饼,血糖增高是小事,严重可能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重症,因此每年中秋节都是“糖友”们头痛的时刻——吃还是不吃?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月饼的成份:不管馅料怎么样,每个月饼主要是由小麦粉或糯米粉做成的饼皮,在各种馅料中加入大量的油、糖、及食品添加剂,也就是说肯定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据统计平均每100克月饼热量为1872-2084千焦不等,妥妥的是高能量、高糖、高脂肪,属于典型的三高食品啊!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原来一块小小的月饼能量如此巨大,最低热量的月饼也相当于一碗实打实的米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高油高糖的月饼绝对是非常实惠的美味,然而如今这个以“减肥健康”为主题的时代,月饼就不能那么放肆吃了,尤其是对要严格控制血糖的“糖友”们。
内分泌病科的金剑虹主任医师提醒我们,现在市面上有品种繁多的“健康月饼”、“养生月饼”“、无糖月饼”等等,对于这些糖友也不能掉以轻心。这类月饼并非不含糖,只是强调“无蔗糖馅料”,而是用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等代替传统的白砂糖来制作馅料,但月饼皮的制作还是一样的,依然会在体内转化成麦芽糖、葡萄糖引起血糖升高。并且糖醇等类甜味剂也可以使血糖升高,不得不防。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基础。所以一旦摄入过多热量,平时不能消耗,就会引起热量过剩,导致血糖升高。按既往的经验来看,往往每年中秋节后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呈现不同程度增高。因此为了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更好地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有较强的自律性。美食虽好,却不是人人适宜。
研究表明:每100g月饼给一个正常成年人提供的能量占全天能量的20%左右,因此一般人每日月饼的摄入量建议不超过100g。
要注意用月饼来替代一日三餐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月饼虽然能量足够,但营养成分比较单一,如果完全拿月饼当饭吃,很容易出现蛋白质、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的缺乏,不能满足我们对营养的需求,而它超高的糖量和油脂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更会对心血管造成负担,即便是普通人群也要对月饼食用保持谨慎,跟不要说以下的特殊人群:
糖尿病患者 :进食后会导致血糖增高和血液粘稠。
高血脂患者 :月饼中含有较多的油脂等,会引起血脂增高。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 :月饼中含有较多油脂及糖,易诱发胆囊炎、胆石症发作。
脾胃虚弱和湿热体质:脾胃虚弱和湿热体质患者进食月饼后不易消化,加重湿热。
3岁以下儿童:孩子的消化系统还不完善,吃得太多可能很难消化,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肠胃不适症状。
老年人:年龄越大,消化系统越差。吃月饼容易增加肠胃负担,导致便秘、痔疮、腹泻、腹胀,甚至成为血液凝固、形成血栓的诱因。
吃月饼时可以配合吃味酸、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番石榴、橙子、西瓜和香蕉等,有助于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代谢。
一盘月饼一杯茶饮是赏月夜的健康之选,茶水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能够生津止渴、解除油腻,有助消化的作用,还能够增加饱腹感,可以避免过多的热量引起身体不适,还能去除异味、解油腻、促进消化。普洱茶、绿茶、茉莉花茶、菊花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吃月饼最好是在早上或中午,晚上应少吃或不吃,吃饭后不宜马上食用月饼,应间隔3小时候再食用为佳,刚吃饱饭胃里的食物还未完全消化,如果立即食用月饼的话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吃月饼前要有计划,建议每日只吃半个(传统式规范尺寸)或是1/4个,还有一种办法是适度降低正餐比例如三餐中减去甜饮品,减去一些正餐来给月饼留有充足的进食空间。
金剑虹主任提醒大家:为了健康可不要贪吃月饼哦!其实除了月饼,菊花茶、桂花酒、螃蟹、石榴、柚子,都是既美味又健康的食物,希望大家都能过一个平安健康的中秋假期!
文字内容来源:内分泌病科 刘晓倩 王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