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卖客家腌面67年传奇生涯 访75高龄勿里洞张伯

加入印尼视角圈子,里面甚是热闹,就等您的加入了!!
(点击小程序即可加入)

原刊于 2011-05-13 12:22

8岁开始卖面,永不言倦的张玉针老人。

张伯的面馆也有邦加勿里洞的传统小吃出售,也成为雅加达推广两地美食文化的小窗口。

雅加达华人社区藏龙卧虎,传奇人物层出不穷,既有经营有道的超级财团才俊,更有众多的乐业敬业,默默地奉献社会、造福人群的中下阶层创业者,原籍勿里洞(Belitung)东部城市玛屹(Manggar)的张玉针,就是这么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

位于雅加达北部Jl.Bandengan Utara的Bakmi Belitung25面馆,其铺位大门普通无奇,一名小工在努力地门口清洁地板,足见该店对卫生环境的重视。

面馆里面摆着7张桌子,地板净洁、光线明亮,墙上挂着各色食品的彩照。

吸引笔者眼睛的是,墙上2张Trans 7电视台诙星Pak Tukul来店时的合照,桌子上的一份当天的《印尼星洲日报》。

印尼知名谐星Pak Tukul也对张伯的Bakmi Belitung(一种马来清真口味的勿里洞面条)赞不绝口。左起:张伯四儿子Anton、Tukul。

印尼星洲日报忠实读者,原邦加槟中学生会领导成员徐俊发也是张伯的老客。

像走进朋友的家里一样,曾在勿里洞求学,也算是乡亲的邦加人陈森华,和邦加槟港中华中学原学生会副主席徐俊发,与一位长者店主热情寒暄,聊起家常。

本地超资深读者

由于笔者是印尼星洲日报的特约记者,加上长者也是印星读者,笔者又去过勿里洞,我们之间很快就熟络。

老人告诉我,他是印星多年的读者,其40多岁的儿子Anton(张优富)更插话说,老爸从Harian Indonesia(印尼星洲日报前身)开始,一天也没有间断过看印星报。

巧遇资深读者,使笔者很感动,对他们的坚持,非常感谢。也深知一份艰难地生存的华人报纸,在许多华人来说,是多么宝贵的精神粮食,也是延续祖宗文化的平台。

问到张伯,喜欢看甚么内容,他回答:小说、邦加、勿里洞的新闻。

陈森华称,上次写了勿里洞专题,介绍你的家乡玛屹的作者,就是这个香港侨生,因为读过该报导,老人非常高兴,赶忙放下生意,与笔者面对面坐起来倾谈。

8岁开始帮爷爷卖面

张玉针老人说,他今年75岁,经营祖传的面馆多达67年。实际上从8岁开始,就已经帮助爷爷卖面。他说,阿公来自唐山河婆,即现在的广东省揭西市龙潭镇鸡嫲村,早期做锡矿劳工,后来开面店。

因为家中兄弟姐妹共8人,无钱让所有孩子上学,为把受教育的机会给他们,张伯读完玛屹中正小学后,只好辍学全职帮爷爷做事。

不过笔者却惊喜,张伯虽然只有小学程度,但仍然对印星报不离不弃,彰显中文报纸的作用非凡,它实在成为初通汉语的华人,吸取中华文化及社会学识的学校。

左:Anton,左4:笔者,左5:张玉针老人,左6:徐俊发,其余为面馆员工。

笔者说:“做了一辈子,为什么不交班?不累吗?”“做惯了停不了,不做更累。”老人朴素的话语,映呈了一位以工作、服务为乐的敬业者的高尚胸怀,令人肃然起敬。

其实,这个店从早上6时半开到下午4时半,老人下班后,没有任何娱乐,看看中国的电视台如深圳、贵州电视台等,就很早地在晚上7点钟上床睡觉,次日清晨4时起床,更没有星期六、礼拜天的休假,只有回中国家乡时才算真正的休息。

看着体格硬朗、精神饱满张伯,也觉得他的简单的生活方式,好心情、适当劳动、不抽烟不喝酒,不失为保持健康的良方,值得推崇。

健康为主的烹调原则

张伯面馆的食物非常清淡,品尝了其腌面,真是惊喜,少少的油、不咸,反而衬出其鸡蛋面的清香,酿豆腐及鱼丸汤也味道不重,没有糟蹋印尼的菜肴,不论本土菜还是唐山菜,都是实现了新加坡、香港的少盐、少油、少糖的健康原则。

笔者想,也许张伯经常看报,自己拥有健康的理念,促使他与时俱进,做到有益身体为主的烹调方式。他的早餐还卖豆浆、邦加勿里洞的小酸柑水(Jeruk Kunci),在勿里洞家喻户晓的马来风味Bakmi Belitung(清真),米粉、河粉、鸡饭、卤猪肉、鱼丸、肉丸、酿豆腐、酿苦瓜、水饺、云吞、老鼠粄(凉粉甜汤水),也是很多人极为爱吃的食物。

左起:张玉针老人、徐俊发、陈森华,都是印星报读者,桌上摆着的小种臭豆(Petai Cina)是从邦加带来的。

乐业敬业令客人们很接受他,很多人逐渐与他亦客亦友。也是印星报读者的徐俊发、陈森华,经常过来吃东西,聊上几句。他们对这家面馆的历史了如指掌,告诉说面馆是从五脚桥(Jambatab Lima)搬来的。

名人谐星都来帮衬

张玉针老人说,他结束在玛屹Jalan Biskop(电影院街)的面馆,1982年迁来雅加达,一直做到现在,也有足足30年了。客人不止是勿里洞乡亲,还有邦加、雅加达、坤甸、山口洋等各地人都有。说话间,一种自豪的心情溢于言表。

所以他说,虽然没参加勿里洞社团活动,但很多勿里洞社会贤达,像黄进益、钟万学、蓝贵良、蓝德良、廖幼青等都相识,一些已经发迹的勿里洞人,并不嫌弃这个面馆。

Anton告诉笔者,主持Trans 7电视台的Acara Buka Empat Mata节目的谐星Pak Tukul,一次与朋友过来店,他们吃了Halal(清真)的Bakmi Belitung后赞不绝口,伸出拇指连说“Maknyus!”(好吃),还很友善地与店方人员合影。

张玉针老人传奇之处,还在于他是第3代华人,因为爷爷很早来勿里洞;但他又可算是第一代华人,因为1942年6岁时,他与母亲由揭西老家,由水客带路,南下勿里洞与父亲团聚,比起父亲晚来一年印尼,父亲也是来投奔早期过来的爷爷。

张玉针的大姐及大姐夫。

Anton(左3)在广东揭西其大姑(左4)家里。

但在家乡揭西还有2名姐姐没有过番,一直留在老家。所以,回乡探望姐姐及其他亲属,也是张伯挥之不去的情意结,唐山在他心中有一份沉甸甸的分量。至今他已经回过老家8次,最近1次是前年。

张伯(左2)在老家吃饭。

带儿孙游长城倍高兴

他经常与儿孙们到中国,人数之多已足够组一个旅行团。儿子Anton拿出厚厚的相册给笔者,里面有穿着Batik的张伯,在香港饮茶,在家乡与大姐一家团聚的照片,里面记录他们难忘的亲情相聚的一刻,也看得出照片里的张伯与儿孙,个个兴高采烈。

张伯与儿孙在香港饮茶。

回家乡之余,他们还到香港、澳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他曾带儿孙游长城,虽然年迈不能攀登,就在长城下面等候,也分享儿孙们“不登长城非好汉”的喜悦。

张伯有5男3女,13名孙,二儿子为勿里洞乡贤蓝德良的公司当会计,四儿子Anton帮他卖面,有个外孙在外国读书,为了学习汉语,已经转学中国。说到这名热爱中华文化的外孙,张伯开心地笑了。

后记

这是笔者9年前的印尼采访文章,刊登在当地最大的华文报纸印尼星洲日报,虽然是旧文,但现在重新阅读,觉得也有现实意义。

因为雅加达的繁荣,离不开本地原住民,以及千千万万个像张伯一样的个体小商贩,有的来自爪哇各地,有的来自苏门答腊亚齐、棉兰、巴东、占卑、楠榜、巨港,还有苏拉威西及马鲁古,他们在此谋生,也服务市民,对于一个城市的消费市场的流畅运作,居功至伟。

更有甚者,雅加达老居民很爱用PBB(Pontianak Bangka Belitung),形容来雅加达打拼的西加里曼丹坤甸及邦加勿里洞外来居民,本来PBB的原意是Perserikatan Bangsa Bangsa(联合国),但这里却暗指PBB在打工或经商方面,很能钻营,能量大,甚至垄断消费市场之意,也是表达了对PBB超越本地人的一种无奈。

不管怎么说,一个城市要不断更新换代,充实新内容,才能进步发展,这是硬道理。否则雅加达称不起大都会的称谓,还是复原kelapa王朝时期那寂静古板的时代。

9年光景,时过境迁,当年张伯75岁,他如健在,现在也是84高龄了,希望他健康长寿;而谐星Pak Tukul也于去年离世。感叹时间就是一把刀,不假!

目前,雅加达成为印尼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一将窝囊,累死三军!省长无能,祸害无穷!雅加达再度实行严格的社会隔离PSBB,对小商贩尤其餐饮业的打击可想而知多么巨大,这个时候,很同情张伯那样的个体商贩,也担心他们的安危!只能遥向祝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