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理想中的医患平台,迟迟未来?

 专栏作者/六小西

说人话,做正事,爱思考,懂谦卑的医药圈怪咖。

医患平台,顾名思义,就是供医生患者使用并提供相应服务的平台。为什么他们需要这个平台,因为慢病患者需要长期有效的跟进和管理,因为病人数据需要收集和分析,因为医生和患者之间需要搭建高效沟通合作的桥梁,因为互联网的日新月异给平台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储备。

痛点明确,需求旺盛,技术成熟,看起来似乎万事俱备,东风刮得呼呼的,新的风口近在咫尺,踏一步,就能被吹起来。

但,现实的情况是,有谁被真正吹起来了吗?大佬们投重金,纹丝不动;小而美公司另辟蹊径,还是纹丝不动。闪亮登场,黯淡退场,似乎是互联网医患平台公司的宿命。那些暂时还在场内的玩家,其实好多也不过是打着医患平台或者大数据的旗号,做着铺渠道卖药的事。

医患平台的切入点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 线上挂号导诊: 提供便捷挂号途径,提供专家信息、专长、学术背景,以及其他患者就诊反馈。这类相对简单,也比较成熟,目前各大医院也有自己相对统一的软件平台。

-- 线上问诊及购药平台:以平安好医生为代表,为用户提供及时的线上疾病或用药问询的服务,同时也可通过线上商城购买药品并实现配送。但如果是处方药,如何保证电子处方的合理合法是关键。线上问诊的数量和质量是相互矛盾的KPI, 各个平台拼的是在线医生数量,回答速度快慢,而根本无暇顾及也无力顾及线上回复的质量。无法吸引到真正的高级别专家坐诊,久而久之,患者因为根本得不到高质量的服务,增加了对平台的不信任感。

-- 单病种数据库建立及疾病辅助筛查诊断:应用较多的是癌症领域,通过结构化大样本数据,做到疾病早期信号预警,早期干预,从而实现标准化诊疗路径。(门槛高,难度大,数据来源及结构化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 病人长期随访,为医生和企业提供患者院外数据:主要在一些慢性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样的平台(如某某医生)主要形式还是通过病人自愿入组,线上平台监控患者复诊用药及疾病进展情况。但实际上还是依靠call center的方式打电话去跟访,一是效率低,二是失访率高,并没有真实的价值。加上这样的平台实在太多,医生和病人对平台的依从性也需要培养。有时公司还会以该平台入组病人数量作为销售同事的考核标准,而销售并没有多少热情去做这个事情,因为实际对销量并没有立竿见影的帮助,反而是多了很多繁琐的流程工作。

-- 影像病历资料云存储:其实这个跟大数据库建立的逻辑是相同的。病人庞大的影像资料总得有地方放。不仅要有地方放,还能在有需要的时候,快速被调取。云存储的优势是减少物理存放空间,也解决资料调取效率低的问题,而且也为未来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处理打下基础。这也是很多所谓的大数据公司炒了好久的概念。问题是,不同的云存储之间的墙壁不能打破,甚至无法接入医院本来的系统。那么这样的云存储,也就形同虚设。

当然,医患平台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比如远程会诊及手术平台等,只是以上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切入点。

医患平台看起来都是直接切入痛点而设计的,在目前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同时又被浪费严重的大背景下,理应早就应该出现爆款,甚至有产品开始垄断。然而随着青苹果健康和腾爱医生平台的相继关停,似乎这条路上有个绕不开的陷阱。

陷阱是什么?我们大胆的来猜一猜。

01

医疗线下属性

购买医疗服务有其特殊性,即信任建立成本较高。尽管如今电商环境非常成熟,跟完全没有见过面的陌生人进行线上交易已经见怪不怪,但是医疗服务不同于此,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信任,昂贵又脆弱。这里的昂贵,并不单指金钱,也包括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为了得到确诊,或者排除某个可能性,或者在决定购买某个很贵的治疗方案之前,患者及患者家属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跋山涉水去得到某个公认权威的建议。

美国医学家特鲁多的墓志铭上写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道出了医疗服务的真谛,并非冷冰冰的交易过程,而是一个面对面帮助和安慰的过程。患者只有亲自看到了这个医生,这个活生生的人,才能与之建立信任;而医生也只有看到了这个病人,通过耐心仔细的沟通交流,才能掌握所有细节和情况,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所谓脆弱,也正源于此,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试图打开首诊后熟人医患模式的平台仍然失败的原因。表面上,这些平台解决了患者复诊往返于医院挂号找医生开药拿药的繁琐,但它并无法解决患者深层次的对疾病的焦虑。线上复诊的冷冰冰和快捷,反而让患者渐渐降低了对疾病的关注,并最终导致失访。最后,互联网平台就只能在外围打转,用户群受限且无法迅速积累,变现能力差。

02

利益相关方的不同立场和目的

医生:病人数据,高效病人管理(复诊,副作用管理),高效科室管理,建立数据库。

患者:及时随访,与医生建立紧密高效联系,就诊绿色通道,随时监控疾病情况。

互联网公司:建立数据库,大数据平台, 线上渠道。

药企:患者数据,跟踪潜在患者,挖掘市场潜力,扩大宣传,延长用药时间。

初衷当然是为了实现多方共赢(蛋糕太大实在诱人),可对于服务的最终受众患者来讲,不同领域不同疾病,不同医院,不同公司,有无数个相似又不同的医患平台。一会儿要扫码,一会儿要注册。如果不幸患了几种慢性病,App就得装满手机,一天到晚被电话跟访,不堪其扰。到底是为了方便,还是为了给自己制造麻烦?

每当药企内部负责某个平台的负责人更换,或者换部门负责,换策略,换方向,或者换供应商,刚有起色的平台通常就会消失,一个无法持续存在的医患平台,一个断断续续存在的医患平台,比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还要糟糕。它增加了利益相关方的不信任感,带来困惑和怀疑,也给后来者增加了难度,抬高了门槛。

医疗行业自身的长线属性(无论是病人数量的累积,病人医生的漫长教育,病人跟进的时间),和药企力求迅速实现市场份额增长的短线压力,以及互联网公司希望快速变现快速扩张的天性,这可不调和的矛盾成为互联网医疗的系统性障碍,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真正实现。

总而言之,在中国公立医疗体系特性,政策监管调控力度大这些大背景下,互联网医患平台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多方联动合作的模式。

想要走出困局,大概还要在如何尊重线下属性的基础上去实现线上转移,如何深入挖掘患者需求,以及如何创建清晰盈利模式从而保证平台持续性等方向上下功夫。

成为一名出色的产品经理,找准努力的方向才能事半功倍!《区域产品经理研修班》帮助产品经理准确找到职业突破口。

戳原文即可直接报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