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太阴合病,阳明太阴合病等同于厥阴病吗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120天。

《伤寒论》厥阴病是难解之谜,为千古难题,历代医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读,还是有很多的疑惑。

在胡冯经方医学体系里面,厥阴病,属于半表半里的阴证。

大家总会说,厥阴病,属于上热下寒,寒热夹杂。

那么就很多师兄师姐就提出了个疑问,少阳太阴合病,阳明太阴合病可以不可以说属于厥阴病?

在有些医家的书里面,也会看到在辨证的时候,少阳太阴合病,属厥阴病。

那么能不能说少阳太阴合病,阳明太阴合病就是属于厥阴病呢?

大家知道,胡老提出,六经不是经络的六经,是属于八纲概念。

表里易判,表里邪有出路,而半表半里,由于邪无出路,少阳证属于半表半里阳证,邪无出路,只能用和解的方法。

厥阴病,属于半表半里的阴证,下焦的虚寒,邪更无出路,水饮郁而化热,形成上热下寒的格局,这是厥阴病的本质。

从病位的角度来说,厥阴病,还是属于半表半里。

假如说,少阳太阴合病,阳明太阴合病属于厥阴病的话,那就混淆了病位的概念,阳明属于里热证,太阴属于里虚寒证,病位角度来说,属于里证,而厥阴病属于半边表半里阴虚寒证,邪郁化热,但不能说这个热属于少阳、阳明之热,从病位角度来说并不能化等号,会混淆两者之间的区别。

胡老提出:六经来自八纲!厥阴病是半表半里的阴证,因半表半里厥阴病邪无直接出路,故极易寒郁化热。热(火)性炎上,寒性趋下,从而形成①“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②上热下寒的特点。

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以虚寒为主,又常呈现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特点。但其寒热病性(情)势必反映于此(半表半里)之病位。

从六经的角度来说,厥阴病绝非少阳、阳明和太阴合病,不然六经的定义、概念又会再次令人紊乱不清,学习经方的人在学习到厥阴病的时候,更加迷茫。

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是有这样的迷惑,每个学习胡冯经方体系的我估计也有这样的疑问,在第一届胡冯经方师生见面会上,南宁陈师兄也就这个问题向冯老做了提问。

太阴阳明合病和厥阴病区别,冯老当时说太阴阳明合病疾病定位是里寒里热,厥阴是半表半里阴证,都有寒热夹杂。

冯老说厥阴也有口干口苦,有些病人只有口干没有口苦。

有口干口苦又有上热下寒,寒热夹杂就需要考虑厥阴。

有寒热夹杂但是没有口干口苦就需要考虑太阴阳明合病。

学习过程中,还是需要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总结,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有疑惑的问题,可以在临床中去思考,运用,及再次反过来读书,读经典,这样慢慢总结。

一日一记|2021.09.18

林佳明,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二区(中医经典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医院首届名中医,胡希恕经方医学钦州传承基地负责人,老年大学保健班教师,广西医师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李可的亲传弟子广东省名中医阮永队教授。

跟随经方大师冯世纶教授学习经方,参加第17期经方传承班学习,之后一直践行经方。

全国名老中医董少龙教授、黄李平教授,广西名中医姚宝农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北京归来后一直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2期初级经方传承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老年大学、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林利城,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二区(中医经典病房)副主任,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医院首届名医,师承首都国医大师、经方大家冯世纶教授、贺氏火针传承人贺林教授,是姚宝农广西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胡希恕经方医学钦州传承基地负责人。

曾到中山大学一附院东院眩晕中心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深入研究仲景经方与火针、黄帝内针,善于中西结合、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头痛眩晕、焦虑失眠、健忘痴呆、耳鸣耳聋、肩臂腰腿疼痛麻木等各种疑难疾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