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热情帮忙帮出仇人?这三种职场闲事,关系再好也不能帮
职场成熟的标志,就是知轻重、懂尺度,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心中要有一杆秤。生活中,你可以对别人热情似火、关心体贴,不断增进友情,扩大人脉。
工作中,如果你把握不好尺度,热情过头,超过“安全临界线”,就会让别人排斥你,导致南辕北辙、适得其反的结果。
职场这“三大闲”,管住自己的手,闭紧自己的嘴,不要轻易揽事,否则,你就是职场“拎不清”。
【1】本职外的闲事。
要在职场立足,关键靠自己的“脚力”,站得稳,行得直。所以,集中精力,优先做好自己的本职才是王道。
华子是个热心肠,对周围同事有求必应。一些老同事的电脑只要遇“头疼脑热”,就找华子帮助解决。华子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去帮助老同事处理。
上司有几次过来,本想催问华子手上工作,看见华子正在帮同事修电脑,张了张嘴没开口。
几位老同事当上司面夸华子,但上司摇摇头,并没有点赞。心里说:不懂本职工作轻重缓急的人,属于职场“拎不清”,以后不能堪当重任。
记住,不优先完成本职工作,而去管别人的事的员工,在上司心目中只是一个“拎不清”角色,还能有什么好前途?
【2】同事不在场的闲事。
同事之间,互相帮助工作,可以加深感情、促进合作。但是,成熟的职场人,一般都把握一个底线,帮忙可以,但只能帮助“非核心工作”,帮同事打打下手,处理一下边角料,不介入关键环节工作。
不帮同事处理关键环节,这是恪守职场规矩。每一个岗位都有关键职责,既有相关职权,也承担相应责任。这项工作处理不好,岗位人员要承担责任的。同事之间,互相帮助,也是有“安全边界”的,不帮同事做那些关键环节任务。
大海人缘不错,乐于助人,有时候热情过了头。有一次,同事小李去接人,就让大海帮忙处理几个简单的数据统计。大海很认真地统计完,看小李没有回来,顺手把数据填进工作报告。正好遇到部门经理过问这件事,大海就把报告顺手发给了部门经理。
部门经理等小李回来,立即狠狠训斥了他,原来是报告的数据漏洞百出。小李对大海的越界帮忙行为,又气又闹,就给上司辩解。上司顺便又把大海臭骂一顿,“吃饱了撑的”。
大海委屈得不得了,自己费力不讨好。小李给其他同事说小话,说是大海故意填错数据,让小李出丑,就是为了年底的主管竞聘,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大海热心过界,反而成了小人。
行走职场,一定要把握管人家闲事的尺度。帮同事做点小事可以,但是不要介入关键环节、重点任务。你做多做少都不合适,费了力气,可能还给同事惹事,甚至被怀疑动机不纯。
【3】无主的闲事。
职场上讲究,责权利对等,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各司其责,构成职场运行生态。但是,一个公司事无巨细,不可能每项工作都能一一对应到岗位人头。所以,经常会遇到“都不管”的事。
比如,一间办公室里,大家都在埋头苦干。部门经理走进来说,给李董的快递,谁去送一下。众多员工正常反应是,没人抬头,选择性耳聋。反正我的岗位职责,没有写“送快递”这一条。部门经理往往现场抓一位员工去跑一趟。
林子牢记老爸的话,自己的工作要干好,同事的工作要帮助,没人接的活计要抢着干,一定给上司和同事留下好印象。林子听见经理喊,“谁跑一趟”,主动站起来,“我去跑一趟吧”。因为额外增加了任务,本职干不完,林子晚上不得不加班。
两三次之后,部门经理遇到“都不管”的杂事,也不到大开间里喊人了,习惯性抓起电话,“喂,林子,你去跑一趟”。久而久之,林子成为“不管部”部长,大家都把杂事推给林子,习惯成自然,都认为这是林子应该做的。
有一次,林子手上工作干不完,这时候,同事老张让林子去取一份资料,林子婉拒了,老张脸上一愣。部门经理也习惯性地让林子订个外卖,林子说,经理,我这里忙着呢,你让别人去吧,经理也是一愣。后来,在晋级中,林子被拿下来,理由是没有团队意识,缺乏乐于助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