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边界的自由,从就不是真正的自由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先有德,才有财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论语·雍也第七》
孔子说,齐国如果能变革进一步,就能成为鲁国;鲁国如果能变革一步,就是合乎先王之道的理想社会了。
当时齐强鲁弱,而且在孔子之前一百年,齐国还是春秋五霸齐桓公的时代,管仲为相,国力昌盛;鲁国呢,公室衰微,朝政被三大权臣把持,国力远不如齐国。孔子还是认为鲁国比齐国好,这又是为什么呢?
答案你或许已经猜到了,是治国理念的不同。
齐国立国时的精神是「因地制宜」,将周的政治制度同当地实际情况融合妥协后形成了齐国的政治。

而鲁国则相反,重在以周的政治制度去改变当地实际情况,所以鲁是各国中对周的礼乐制度保存的最完整的。 

而孔子不仅自己推崇周公,还希望在天下推行仁政,引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自守好各自的规矩,尽到自己的本分
所以说在看到经过管仲改革后,经济实力强大,但太公时期的礼法损失殆尽的齐国后,才会发出管仲器局狭小(只顾自己一亩三分地,不管天下死活),齐国比不上鲁国的感慨了。
02.
名要副实,这很重要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论语》
紧跟着,孔子发出了哀叹,觚都不像觚了!觚啊!觚啊!
觚,是喝酒时的酒器,共分为五种,按照容量不同,分为一升、两升、三升、四升、五升这五个规格。
其中,觚是第二等级,容量为二升,此「觚」同孤家寡人的「孤」,就是少的意思,劝人少喝点,不贪杯。
后来,人们因为贪杯,想多喝,于是就把觚给越做越大,虽然名字上还叫「觚」,实际上已经不是「觚」的量。

总而言之,就是「名不副实」,规矩坏了,乱了套了,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觚不像觚。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某知名女星的代孕+弃养丑闻。
在得知自己被曝光了后,其非但没有表示出任何悔过之意,还在网上肆意诋毁男方声誉,试图混淆视听,蒙混过关,实则是可气又可恨。
若人人都争相效仿,为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法律之上,弃公序良俗于不顾,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所以说呀,少抱怨社会,别指责别人,先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才是重要的事情。

03.
认识到自己是幸存者,
就会有敬畏心了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雍也第七》
孔子说,人能够生存于世,并得以善终,那是因为他直。那欺罔之人,也能生存,还善终的,那只是因为没有遇到祸事。
这一句话其实说得蛮重的,尤其是一个「直」字。
很多人都把它翻译为「正直」,但是这样的解释其实还不够准确,不够透彻,不够醍醐灌顶,它其实应该与后面的「罔」对应,是「诚实,不自欺,不欺人」的意思。

再说直白一点,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一个人的坏事、亏心事一旦做多了,就不自觉地养成错误的是非观念,然后在未来的某一天铸下大错,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现在之所以还好好个的,不过只是运气好罢了~
所以,平日里,咱们还是学会收敛自己的脾气,多做善事,心存敬畏吧~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我们将继续读《论语·雍也第六》的内容。
敬请期待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