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官护山

一连六七天,天气都是阴沉沉的,叫人感到憋闷、压抑,心里不够舒畅。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天晴气爽,风和日丽,万里蓝天飘着朵朵白云,是外出游玩的好时机,于是决定和老李去官护山逛逛。

说起这官护山, 一听名字就有点不同一般。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座山是受官府保护的山,应该相当于现在的国营林场。早在明正德六年(1511),临朐知县雷启东(字震之,河南仪封人)观览阳城庙会,登临此山,见其地理环境异常,花木奇特繁多,风景优美,又有阳城寺坐落山下,自然、人文景观俱备,是人们游览的好去处。他临走时对地保说:“尔后,是山免予田赋,为官护民理,只可增华,不得砍伐开采。”自此,人们改称为“官护山”,或叫“雷封山”(雷封为知县之另称,此有双关之意),并于山上增植名木贵树,奇花异卉,修筑登山石阶,设立憩息台,修建石屋等等。明嘉靖初,临朐县训导宋厚(字德坤,河北保定定兴人),游览此山,赋七绝《官护山石庵》:“小小石庵胜庙庭,四壁丹青造物功。归来但愿此中老,春光秋色伴余生。”

清朝时,县衙放弃了对此山的保护,虽在清康熙十六年(1677),临朐知县廖应召(湖广人,进士出身)出示告谕,但所起作用时间不长。道光四年(1824),知县程辅宸再示谕保护,严禁采伐破坏,并砻石刻碑两幢,一为官护山碑,另一碑内容大致是宣示此山秀气,对其保护,官府历来重视云云。可惜这两块石碑均已被毁。

吃过早饭,我俩便驱车前往。官护山位于县城西南大约十五公里的五井镇的阳城村南,驾车不久便到达了。我原以为来的人不会太多,没曾想,待我把车开上斜坡,来到广场上一看,不算小的地方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停好车走下来一看,有来自青岛的、淄博的、潍坊的、东营的、高密的等等好多外地的游客,男女老少,人们都喜气洋洋的,小孩们跑来跑去,非常兴奋。

我站在广场上,迎着深秋煦暖的阳光,向四周望了望,心里一阵舒畅。广场南边靠东有两组台阶,是前往官护山的必经之处。每组台阶的中间都镶嵌着一幅石雕龙图,下面一幅有五条龙,上面一幅有四条龙,最上面的一条龙的龙头高高凸起,立体感极强,九条龙神态各异,非常精美。我们常说“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其实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了九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一男一女两个小孩正在从龙雕上往上爬,小男孩在前面,快要爬到顶却不爬了,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什么原因,大人在旁边叫他往上爬,也不听,还是又慢慢地退到了最下面;而小女孩却一直爬到了最上边。

走上高高的台阶,便是一条较宽的不太平坦的路,好像是新铺的,用的全是自然形态的石板,缝隙很大。在路的两侧有好多美丽的花,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问了一下当地人,才知道这是格桑花。格桑花又称“格桑梅朵”,属于高原花,在藏语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她代表着圣洁、美好、幸福,高原上的花能在我们临朐的深山中盛开,也足以让人感到自豪了,我们临朐也真可谓人杰地灵了。

在道路的东边,有一些人在卖着东西,都是当地的土特产,一个老大爷身前摆放着一堆地瓜,看上去非常新鲜,老人说,是今早晨刚刚出的。地瓜好大呀,一根秧上连着好几个,一个就有好几斤重,以前没见过这么大的地瓜。往前走,还有卖核桃的,山楂的,大枣的,栗子的,石榴的,苹果的,葡萄的,小米的等等。其中有一对夫妻在推煎饼,有山楂的,有柿子的,本来想等回来的时候买上一些带着,可是等回来时已经没有了。

前面是一座高大的山门,形状很特别,设计富有特色,极像是明朝的一顶官帽。这样的造型是不是正好表明这座山“官护”的身份呢?

在购票时正好碰上了我村的两个人,他俩一身骑行者的打扮,是骑车而来的。说了几句话后,我们便各自前行了。

进了大门,绕过一个长有两棵青松的土丘,便是水泥砌成的山路。往前看,是开阔的山峪,两边是连绵的山岭。路的两侧尽是美丽的格桑花,不断往前延伸着,一眼望不到头,有好多的地方是大片大片的,简直成了格桑花的海洋。深秋时节,绝大部分的花都已凋谢了,而格桑花这高原之花能在这里长得这么旺盛,开得如此繁茂,真叫人感到惊奇,让人大饱眼福。许多的游人,男女老少都被这花迷住了,争先恐后地走到里面,做出各种姿势拍照。这种花的叶子是针状的,不大显眼,而它的花有白的,粉红的,还有玫瑰红的,以粉红的居多,都是八个花瓣,看上去,让人感到娇柔可爱。有人说,这花有三个名字,一个是非常洋气的,像外国女孩的波斯菊;另一个是像少数民族少女的格桑花;还有一个是像临朐山区女孩的秋英,你喜欢哪一个呢?我觉得秋英这个名字更具有我们临朐乡土气息,和周围的环境更协调。格桑花成了官护山的一大亮点。

路边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大块的岩石,这里的岩石都呈现出一层层的样子,就像是书页似的,虽没有多奇,但也挺好看的。

水是山的魂,有山有水才是好风景。虽然这里没有什么瀑布,但在路左边有几个较深的水塘,水不是很多,一个里面长着许多的芦苇,开满了白的花,另一个里面是荷花,荷叶依然翠绿。“山因水而秀,水依山而媚”,有了水,山便活了。

向左拐,沿着水塘堤岸往东走,是一个广场,左侧有一座房子,叫“官护精舍”,虽不大,却很精致漂亮,周围满是格桑花,不少的游人站在房前拍照留念。广场上,一些小朋友在开着碰碰车游玩。

坐在塘边岩石上喝了点水,略作休息,然后向山中进发。路边不时可见石房子,可能是早年看山人垒的吧。在第三座石房子旁插一木牌,上写“陈毅战事指挥所”。我走过去瞧了瞧,里面有一个老式木柜和两把椅子,还有一张床。整个的显得很粗糙简陋。

往里走,便是柿子沟了,长长的山沟里面长满了柿子树。此时正是观赏柿子的大好时节,树叶已经落光,枝头挂满红色的柿子,一个个像是小灯笼似的,那么一大片,看上去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山道上游人络绎不绝,今天正好是周日,又加上这样的好天气,全家一齐来游玩真是不错的选择。好多的小朋友,他们活蹦乱跳的,好生可爱!路上又遇上了好多的熟人,先是碰上了自家的老三两口子,接着又碰上了师范同学两口子,后又碰到了一位同事带着她的母亲来游玩。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放松心情,畅享快乐!

从柿子沟尽头转弯,来到了另一侧。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我们来到了一座凉亭处。这座凉亭叫“将军亭”,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六角宝顶式,掩映于青松之中,看起来还挺不错的,是供游人休息的好地方。正好有一群小朋友在这里,可别小看了这一群孩子,他们可都是莱芜的小记者呢。说不定将来他们当中可能就出一些大记者或者大作家呢!

继续前行,我们进入了黄栌树丛中,有时需要弯着身子低下头走。由于天气还比较暖和,树的叶子还没有变红,依然青绿,只有极个别的开始发红。一棵松树完全倒在了路上,枝头伸向悬崖,仍然生长着。路边出现一座蒙古包式的石屋,有一个很小的出入口,朝向路的一边还有一个不大的方口,应该是从里边向外望的,同时也可以作为采光用。木牌上写着“古代石屋”,但不知是何时的。

听说这里有一个天然溶洞,但不知道在哪里,边走边打听。从乱石铺的路走上了水泥路,向左拐,走了不长一段,就到了尽头,前面是未开发区。正要掉头往回走,看到从右边山坡上下来了几个人,问了一下他们,说是能看到溶洞,但很不好走,特别是刚开始的一段,非常陡峭,其中一个说,后悔上了这条道。不管怎样,我们决定从这里上去,于是我俩抓着松树一步一步往上走。这里的路完全是游人踏出来的,没有台阶,很不好走。走了一阵,我们就坐下来休息。山上的松树是呈环形分布的,一圈一圈的,很明显,是当年人工栽植的。可想,在山上种植这么多的松树,要花费多少心血。如今,已经长得这么粗了,覆盖了整个的山头。我们应该好好感谢那些植树人。

前面探出几块岩石,两手扶着岩石从缝隙中穿过,我俩来到了一处较平坦的地方。我以为是到了山顶了,可是往前一看,是更高的一个山头。这里的石头表面上一道道的,曲曲弯弯,好像古代的文字。

老李找了一根干树枝当作拐杖,顺着系有各色三角旗的标志线前行(这些标志线还真的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了它,就不至于迷路了),我们终于看到了溶洞。它位于路的左下方,外口大,里口小,很深,黑洞洞的,看不清里面的情况。由于还没有开发,不能进去。路边正好有三个年轻人在整理着一大些东西,看样子他们是刚刚从里面探险出来的。我问道:“这个洞深吗?”他们中的一个说:“大概有一百米。”等以后开发好了,游人可以下到里面去瞧一瞧。

路上不时地碰上一些游人从这里走。走了一会,我俩来到了北边的下坡处,小心地往下走。这里还好一些,因为有松树枝可以抓着。可待我俩转到西侧山坡上就更难走了,没有树木可以抓,只能格外小心地试探着往下迈步,待放稳了脚才能挪动身子。我嘱咐老李要当心,身子尽量往后靠。前面就是那段最陡峭最难走的路了,除了裸露的石块外,地上尽是碎石和泥土,稍不留神就会出溜下去的。左边有一条粗的绳子可以抓,老李在前头,我在后面。我左手抓着绳子,刚一开始,脚下就一滑,左手碰到石头上,把食指蹭破了皮。我更加小心了。好不容易,我俩走下了这一段路。

山谷里堆集着许多被山水冲下来的石块,这里是一片原始密林,青葱翠绿,许多的野葡萄藤缠绕其间。往下的路好走得多了,但是脚却不大好受了,走了好长一阵下坡路,脚趾头使劲顶着鞋前面,很疼。顺着水泥路往下走,前面是一条水渠,这就是与河南林县同名的临朐的“红旗渠”,是嵩山水库干渠。西头不远处是一个拱形隧洞,隧洞上部呈三角形,上面刻着一个红色的五角星,五角星下方镌刻着“先进洞”三个红色大字,两侧还有一副对联。在当时的条件下,打通这样一条隧洞也是极不容易的。

水渠旁边立有一块大的奇石,上面刻有启功先生题写的“红叶谷”三个红色大字。临朐石门坊的红叶可谓是远近闻名,官护山的红叶谷被发现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近两三年的时间。在山谷两侧的山坡上,遍布着黄栌树,过去,满坡的黄栌树被老百姓砍伐当柴烧,没有人把它当做景色来欣赏。这些年,老百姓不再缺柴烧,也就不再来砍伐它,使它漫山遍野地长起来。每到秋季,如霞似火,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可是,由于地处偏僻,这里的美景“养在深闺无人知”。但美景终究藏不住,如今被人赏。山顶上青松戴帽,山腰流光溢彩的红叶为裙,山脚下柿子树挑着红灯笼,白杨树叶金黄,路旁、河畔、堰根,斑斓的格桑花盛开,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

官护山就像是一位漂亮的村姑,没有着意打扮,透着的是朴实的美。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进一步增添她的美丽,这里将会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新的旅游热点。

(0)

相关推荐

  • 潍坊人不限量免门票!2020临朐【官护山景区】​漫山红叶!向您发出邀请!约起来~

          2020金秋时节.潍坊人不限量免门票                  --官护山江北第一原始超大红叶节 又是一年全家出动.赏花郊游的大好时节  2020临朐官护山风景区·十月中国红 漫山 ...

  • 邂逅金秋,我和红叶有个约会---临朐石门坊红叶

    临朐"石门坊"风景区又称"石门房",位于临朐县城西10公里处纸坊镇, 山势由北向南,山峰耸立对峙如门而得名.以每年金秋九月满山红叶闻名于世. 满山的红叶.苍翠的 ...

  • 山东临朐嵩山那个家,心里对它总是充满牵挂

    在山东潍坊临朐的西南山区,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山,叫嵩山,很多临朐人民都喜欢叫它,xiong山,虽然和河南嵩山名字相同,名气和高度都不如河南嵩山,却也有自己的特色,我小时候在这里度过童年时光,对它有特别深 ...

  • 【山东】鲁西丨我的盛夏光年<散文诗>

      我的盛夏光年<散文诗>   文/鲁西     春夏是美好的. 因为她是温暖的,虽然是炎炎夏日,一阵阵凉风习习,充满花香,时有下雨,也是细丝般的,珍贵如油的. 庄子曰:与人为善,与物为春 ...

  • 古寨遐思

    古寨遐思 1-时光在古院落飞逝 古院落太老了,青瓦已经开始从断裂的椽子里垮塌,像一位老人垂垂老矣.参观的人却啧啧赞美,这该是那个时代的大户人家. 住这个院子的人该是一个如何强势的家族,拥有高大正房,拥 ...

  • 黄山游记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自古就是黄山的美誉,带着对黄山美好的向往,99年8月我们一行二十余人来到黄山.车从日照到南京再一路颠簸穿过安徽大部,沿途风貌特点也显露出来,路面窄 ...

  • 赶集去了,临朐九山镇大集

    昨天临朐九山镇大集,这个集在临朐算大的.请跟着小编的镜头一起去赶集吧. 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集市上人很多! 买小米及花生的乡亲,米不多,但都是今年的新米.

  • 重阳节游官护山|作者深山老林|主播秋

    重阳节游官护山 作者/深山老林 朗诵/秋 编辑/琳雅 出品/丘山红华与生活艺术 假日出游天地宽 结伴游览官护山 格桑花开色鲜艳 游人沉醉花丛间 蜂蝶竞相花间舞 雄鹰翱翔冲九天 诗者词汇胸中涌 抒发豪情 ...

  • 行参菩提丨苦游官鹅沟、遮阳山/路雅琴

    2015年8月末,我终于回到银川.可以放松一下,一个人的家躺卧随便.不用空调,没有风扇.感觉有点热,把客厅地板搽干净,铺上牛毛毡,再铺个沙发垫子.拿个枕头毛巾被,就可以过个凉爽的晚上,一觉睡到大天亮. ...

  • 陈远飞‖飞游顺峰山

    飞游顺峰山 文/半佛闲人 我一直行走在路上--从城市到乡村,从山川到河流,从庭院到田野. 顺峰山,是我一直保留而不敢轻易进入的领域,因为怕不想归来.终于去了回来的现在,就是现在,是的,就是想再去了-- ...

  • 必修二10《游褒禅山记》孙东霞

    必修二10《游褒禅山记》孙东霞

  •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译文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 ...

  • 游广州大夫山

    作者/高天保 2021年4月30日 大夫山,大夫山,坐落广州珠江边. 东临番禺市桥镇,西靠顺德碧桂园. 北边祈福新村街,南边隔江宝墨园. 占地八千七百亩,东西走向的大山. 海拨二二六余米,大夫森林大公 ...

  • “遵义杯”第五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天净沙. 春 游覆卮山不题II马敬

    2021"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天净沙. 春 游覆卮山不题☆ ☆马敬 天净沙. 春 游覆卮山不题(乔吉体) 梯田石浪黄花,古村幽径香茶. 欲 ...

  • 2020清明游邵阳崀山绥宁上堡古国,旅游攻略

    邵阳的崀山在我读书时代就有所耳闻,因为交通不便一直没去,现在高铁通了,景区也升级成5A及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了,趁此清明回家扫墓的空闲就计划去走走.在马蜂窝上看看人家的游记简单做了些攻略,顺便看到绥宁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