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解读十大帝王5——他用这一生践行了理想,建立了理想国
5、唐太宗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8年)十二月戊午日,李世民出生。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擅长骑射。
李世民格外地老成持重,虽然比大哥李建成小了十岁,但是小小的年纪就可以独当一面。
李世民打天下的故事早已为人熟知,在他身上,决断力强且意志坚决的特点显露无疑。
一、身经百战
在晋阳起兵、霍邑之战和长安之战三大关键性战役中,李世民或许因为年龄小,并没有太大的建树,尽管《旧唐书》中甚至把晋阳起兵说成是17岁李世民的督促,全然忽视了老谋深算的李渊的谋略。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认为,这个时候,比李世民年长10岁的李建成或许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公元617年,19岁的李世民曾经率领10万大军进攻隋朝的东都洛阳,却无功而返。当时的他还太嫩,需要历练。
第二年,唐朝在长安定都建国之后,李世民被封秦王,陇西的薛举势力强大,是唐朝背后的隐患,他被派去征讨薛举。
第一次征讨的时候,《旧唐书》记载李世民突然得了疟疾,改由刘文静、殷开山代替指挥,他们轻敌,被薛举击败,唐军死亡4万多人,薛举把唐军的尸体做成京观挑衅。
第二次,李世民吸取了教训,此番薛举派出了他的儿子薛仁杲,两人多次大战,最终,李世民在浅水原击败了薛举的大将宗罗睺,宗罗睺向西逃窜,李世民乘胜追击,他的舅舅窦轨劝他不要轻敌冒进,但是李世民却准确判断了薛已经失势,最终包围了折墌城,灭掉了薛氏割据集团。
浅水原之战
这是李世民第一次独当一面取得军事上的胜利,更加说明了,唯有战役能让人学会军事,所有的纸上谈兵都没有真正打一场仗来得快。
公元619年,唐朝开国的第二年,盘踞在山西的宋金刚投奔了刘武周,且和突厥勾结,李渊起兵的时候便是太原留守,山西一直是唐朝的龙兴之地,十分重要,这次李世民出征平定宋金刚,趁着黄河结冰,李世民带兵从龙门渡过黄河,驻扎在柏壁,与宋金刚对峙。
这一次,是一次围困战,唐军一方面在柏壁包围着宋金刚,一方面在附近征收粮食,让宋金刚无粮食可收。最终宋金刚受不了了,向北逃窜,一口气逃到了介休如今的雀鼠谷,李世民听说后连夜追赶,从山西西南部运城的柏壁追击到中部的介休,今天的路程有200公里,开车都需要3个小时,唐军用双脚走路,整整追击了三天三夜,走了200公里,李世民不吃不睡,终于追到了宋金刚,一天交锋八次,宋金刚大败,刘武周听说后逃亡突厥,宋金刚则被突厥人杀死。
柏壁之战
如果说浅水原之战是一次阵地战,那么柏壁之战就是一场典型的包围战,随后追歼敌人,在不断的实战中,李世民学会了打仗。
唐朝开国第三年的虎牢之战,则是李世民最为高光的时刻,他见到窦建德二十万大军前来后,也是准确判断,果断出击,取得胜利。
现在看来,那场战役太过于奇特了,本来李世民围困着洛阳的王世充,李王厮杀的时候,夏王窦建德偏偏来救,率领十万大军,对外号称是二十万,浩浩荡荡开来。
听到窦建德20万大军来救的消息,李世民果断采取“围城打援”的招数,先打击窦建德,双方在虎牢关对峙,一个多月相持不下,这个时候,远道而来的窦建德军队已经人心涣散了,部队都想回河北
虎牢之战
就在此时,一位谋士凌敬对窦建德说:
“大王您不如出动全部兵力渡过黄河,攻打山西,随后从山西渡河,攻打陕西。”
这样就是一场围魏救赵,山西是唐军的大本营,陕西长安则是唐的国都,可是关键的时刻,窦建德优柔寡断的毛病犯了,或许这就是身为处女座的悲剧吧,他不忍心不救王世充,没有采取这个计策。
最终,虎牢之战,李世民以3000玄甲军猛攻窦建德,一下子就冲垮了夏军,唐军追出三十里,杀了三千多人。
窦建德是败了,20万大军被李世民冲溃,一败涂地,自己被俘虏,被杀,但是老百姓没有忘记他,他是好人,他被李渊斩首了,河北人民愤怒至极,他的部将刘黑闼等起兵。
刘黑闼也很有军事才能,搅得唐朝天翻地覆,几个刺史是小菜菜一碟,很快唐朝意识到了,派来大军。
结果刘黑闼大败李神通,罗艺,李世绩,生擒薛万彻,然后不出半年,占领了河北,山东,恢复了窦建德的大夏国领土,李世民前来讨伐,决战于洺水失败,刘黑闼逃去突厥。
结果后来刘黑闼又卷土重来,一定要为窦建德报仇,杀死李世民,只不过这次李世民不能来了,唐朝派来王爷李道玄,结果刘黑闼击败李道玄,李道玄死于乱军中,一位王爷战死,这在唐朝起兵以后,是第一例,唐朝举国震惊。
后来没办法,李世民和父亲闹矛盾,不能来了,就叫李建成出征,李建成并不是电视剧中的酒色之徒,很有军事才能,战河东,入长安,据突厥,都有他的功劳,只是因为他是太子,不方便出征而已。
李建成出征后,采纳魏徵建议,释放俘虏以招诱,采取攻心战术,不久刘黑闼的部队就瓦解了,刘黑闼被诸葛德威杀死。
至此,窦建德的势力才彻底被平定。
可以说,李氏三兄弟在建国的时候都很有军功,连一般人印象中不学无术的李元吉,其实也是一位有才干的军事家,虎牢之战中多亏了他包围住洛阳城的王世充军队,有了李元吉的“围城”,才能让李世民放心“打援”。
然而,一山不容二虎,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矛盾日益突出,当李世民看到李建成一方已经采取行动后,果断采取行动,发动“玄武门之变”,这也是决断力的体现,敢杀兄弟的没几个。
那个能征善战、暴躁激情的秦王李世民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成熟稳重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唐太宗的故事里,开明的言行俯拾即是,似乎他是一个完人,当然水瓶座本来就是理想主义且完美主义的,尽管他有玄武门之变的污点,他还是宁愿把这世界建立成理想国。
二、治国楷模
李世民当上了皇帝,才26岁,显然没有各种政治经验,之前的七年时间,李世民一直在打仗,从打仗中学会了军事才能,浅水原的阵地战、柏壁的围城战、虎牢关的打援战、洺水的对峙战都打的有声有色,毛泽东评价说“历代能军之将无出李世民之右者”,便是一种高度的评价。
可是,对于治国,李世民并不懂,他如何做一个明君呢?
有一个故事能够反映李世民的治国观念,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和宰相房玄龄、萧瑀开了一个历史人物研讨会,讨论的主题是“隋文帝杨坚是个什么样的人?”
房玄龄和萧瑀回答地十分有技巧:“杨坚虽然本性不怎么光明磊落,心地坦荡,但他经常工作到傍晚,和五品以上的官员讨论国事,有时候来不及吃饭,只好让侍卫把饭菜送到御殿上来吃,也算的上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他们既没有说太好,也没有说太坏,选择了折中的评价。
不料李世民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有着自己的独门观点。
他对房萧二人说道:“你二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李世民说:杨坚自知是欺负孤儿寡母夺得天下,对手下大臣信任度很低,所以事情都由自己亲自决定。虽然凡事亲力亲为,感觉身体被掏空,但国家大事也不能全部处理得很好。大臣们知道杨坚不太信得过他们,也就不再冒险犯颜直谏,给杨坚提意见。杨坚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办。总之,领导的说法就是他们的做法,一切都听领导的。
最后,李世民说出了开这次研讨会的真正目的:“对于杨坚这种什么事都要插手,什么事都要自己决定的做法,朕不赞同。天下这么大,光靠一个人怎么治理的过来?所以朕决定选用天下英才,共同把天下给治理好。此外,对于朕制定的政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一定要上奏,提意见,不能圣旨怎么说,你们想都不想就照着做。
房玄龄,萧瑀当即表示同意李世民的建议。李世民很善于通过举例子,讲道理和大臣讨论国家大事。他经常评论历史人物,比如评价司马懿是早年伪装成愚蠢的奸佞,比如评价曹操是“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没有做皇帝的胸襟和手段。
李世民跟大家说,有明君,还必须要有贤臣,大家互相成就,相得益彰,才能把这国家治理好。
这个故事反映的就是李世民的治国之道:鼓励大家多多纳谏,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大家的想法才是全面的。所以李世民格外鼓励纳谏,他知道一个人再聪明,也是暂时的,也是短视的,需要大家的智慧。同时再聪明的人也会犯糊涂,这个时候一定要有人能指出自己的错误,犯错的人要有心胸去承认错误,承认错误并不丢脸,一条路走到黑才是危险的。
其实成就李世民的更多是魏征,这个李建成的主要谋士后来却得到了李世民最大的重用,没有魏征的督促,李世民不会十年如一日,自虐式地严格要求自我。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李世民。
李世民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李世民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李世民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
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李世民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此后开始重用魏征。
有一次,李世民问魏征说:“当今天下刚刚安定,就像西汉、西晋初期一样,应该如何治国呢?”会不会很长时间都没有什么效果,李世民心里也没底。
魏征回答说:“不尽然,现在的天下刚刚安定下来,就像一个饿极了的人,只需要吃很少的食物就能恢复生气,只需要休养生息,三四年就能恢复生气。”李世民采纳了建议,很快天下就安定了下来。
有一次,李世民阅读史书,有疑惑,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难道明君天生就很聪明吗?”
魏征回答说:“并非如此,除了晋惠帝这样的白痴,大多数的帝王都是普通人,但是之所以有人聪明有人昏庸,那是因为,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要想做一个聪明的人,就需要知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此后,李世民决定纳谏,努力做一个好人。
关于李世民纳谏的故事,有很多,可以看出他冷静且决断的性格。
有一次,为了多征兵巩固边境,唐太宗要求16岁以上男子全部应征,魏征坚决不同意。他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为了充数把不够年龄的人也弄来呢?况且这也是失信于民。”李世民便停止了此政令,此后,贞观一朝虽然灭掉了东突厥、薛延陀、吐谷浑和高昌,但从来不穷兵黩武,每一次用兵都间隔了5年之久,正是采纳了魏征的建议。
有一次,李世民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这是为什么呢?”
魏征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一个人再聪明,也不能自以为是,皇帝更是如此。”李世民听了,感慨良深。
有一次,李世民停在一棵树前欣赏,有一个叫字文士及的大臣看见了就故意赞誉这棵树,李世民却说,魏征劝我远佞臣,我不知道佞臣是谁,我曾疑心是你,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宇文士及就很羞愧。
为了治国,李世民甘愿忍常人不能之忍,贞观二年,很多地方都发生了蝗灾,这使得李世民十分忧愁,体恤民情之时他在田间行走时看到一只蝗虫,并把它拿在手里对他说,蝗虫呀,百姓们把粮食作为自己的性命,而你吃了它们,百姓又拿什么来养活自己,百姓养活不了自己就会说我,如果你真的有心,就把我的心吃了吧,不要再吃百姓们的粮食了,于是便当着百姓的面把蝗虫吞下了口。
有一次,李世民水瓶座的玩心大发,玩鹞子,他让鹞子在手臂上跳来跳去,玩的正高兴,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唠叨他,避之不及,就将鹞子藏在怀中。魏征早就看到了,他禀报公事时故意说个不停,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等到魏征离开,鹞子就这样被生生地闷死了。李世民就很生气,回去与自己的长孙皇后抱怨:魏征这个乡巴佬,是故意的,早晚要了他的命!长孙皇后没有应和自己的丈夫,而是换了一套盛装,唐太宗很是疑惑。长孙皇后温柔地回答:我听说上行下效,君主英明,臣子也英明,而现在魏征如此正直,正说明陛下的正直影响了他,我如何不向您祝贺呢?这个故事早已经家喻户晓,说明,李世民理性的纳谏形象深入人心。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
不仅仅是魏征,因为李世民的提倡,当时几乎所有大臣都大胆进谏,贞观四年,李世民打算大兴土木,兴建洛阳乾阳殿。给事中张玄素说,在国家还未恢复元气的时候,皇帝这样做的过错比隋炀帝还大,甚至会获得同桀、纣一样的下场。李世民不仅不生气,甚至嘉奖了他,并且停止了宫殿的营建。
甚至当时的朝堂之上,到了无人不进谏的程度,司马光在写《资治通鉴》的时候,提到了一个著名的故事。
李世民为了检验有没有官员收贿,自己偷偷钓鱼执法,命令下属行贿,果然捉住了几个受贿之人,许多人要求严惩他们,甚至包括魏征。
但是这个时候,一个大臣裴矩出现了,他说,他们受贿固然不对,但是皇帝你公然违背诚信,钓鱼执法,也是不对的,如果天下不讲诚信,皇帝都如此,必然天下尔虞我诈,毫无道义可言。天下人都讲究阴谋诡计,久而久之,必然是兄弟残杀,就是八王之乱的景象了。李世民仔细想了想,嘉奖了他,并且承认了错误。
这个大臣裴矩在隋炀帝时期,却是个著名的奸臣,当时外国人来到隋朝大兴城,看到很多丝绸挂在树上,问隋炀帝,贵国也有衣不蔽体之人,为何不用这些丝绸给他们做衣服,却白白挂到树上去呢?这个建议就是裴矩提出的,可见他的奸佞,可是当所有人都开始进谏的时候,他也就进谏了,司马光感慨,臣者影也,表动则影随矣。意思是君主是圭表,臣子是影子,君主的行为正直,臣子才会跟着正直。
李世民纳谏的故事后来被唐朝人写进了一本叫做《贞观政要》的书,这本书在此后历代几乎都是帝王的教材,而他自己也很重视历史的作用,我在贞观修史——一场大规模的文化拯救行动一文中说到过,李世民时期,修了6本史书,其中《晋书》和《隋书》最受关注,西晋和隋朝迅速败亡的教训令唐朝警醒,正是在这种推动下,李世民努力做到和他们相反,凡是不对的事情坚决不做,他亲自撰写的《帝范》描写了皇帝的最佳典范,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他的理性主义始终占据了上风。
历朝历代,也有很多皇帝喜欢纳谏,可是有的帝王只是做做样子,有的只能坚持一时,比如说晋武帝司马炎。
有一次,司马炎在南郊祭天,想着自己三分一统,不禁志得意满,得意洋洋地问刘毅说:“卿以为朕可以和汉代哪个皇帝相比啊?”换别人早拍马屁了,刘毅却回答说:“皇上可与桓帝灵帝相比。”汉桓帝和汉灵帝是东汉末年的两个昏君,一前一后把东汉折腾的散了架,可以说,东汉就是亡在这两个人的手中。刘毅这一句话不仅让满朝文武震惊,晋武帝的笑意也僵住了:“我虽不及古人之德,尚能克己为政。又平定东吴,统一天下,你把我比作桓灵两个昏君,是否贬抑过甚了?”刘毅回答说:“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由此说来,您还不如桓灵呢。”司马炎知道刘毅的脾气,于是赶紧给自己找台阶下,大笑着说:“桓灵之世,听不到这些话,今天却有你这样的直臣在我身边,这说明我还是比他们好一些啊。”
乍一看,似乎司马炎像李世民,可问题是司马炎只听谏言,贪婪丝毫不改变,行为还是我行我素,这样的知行不合一,等于不纳谏。
李世民处处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以隋炀帝作为教训,他对于秦皇汉武并不以为然,觉得他们暴虐无道,不过李世民也想封禅泰山,却遭到了魏征的反对,李世民很生气。问魏征,你不想让朕封禅,是因为朕功业不高吗。
魏征说道:并非如此,但是德行和所谓的封禅并没有关系,秦始皇封禅照样没能延长秦朝,天下刚经过隋末大乱,户口未复,仓廪尚虚,封禅的话肯定劳师动众,沿途经过的山东地区人烟稀少,这不是好主意。唐太宗就放弃了泰山封禅。所以历代有功业的帝王中,李世民是为数不多没有去泰山封禅的,但是后来宋真宗去泰山封禅后又把泰山封禅给搞臭了,所以幸亏李世民没去,不然就跟宋真宗是一个档次了。
封禅泰山
然而,李世民毕竟不是圣人,他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李世民很会压抑自己的不满,做的没有丝毫破绽,达到了完美主义。
可是到了晚年,尤其是魏征去世之后,李世民变了,他也开始听不进谏言,甚至听信谗言推倒了魏征的墓碑,最终亲征高句丽,却遭遇挫折,启程途中,他说,魏征还在,我不至于如此啊。
这说明,一个人可以做一时完人,却做不了一世的完人,懈怠和疲劳会摧毁一个人的伪装。
可是,人们宁愿相信光明,忽略黑暗的存在,李世民用这一生践行了理想,建立了理想国,一个人,只要修炼内心,便是圣人,后世王阳明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