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4:河之南
《山海经》4:河之南
我之所以近期再读《山海经》,是因为近期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有些人在解释《山海经》,他们解释《山海经》,是用《山海经》为“西来说”背书,把《山海经》解释成“西来经”。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我只告诉对我关注的人《山海经》到底说了什么,我只读《山海经》,不会抄袭任何人的作品。有些人也请不要自作多情,因为我的逻辑,自在我的系列文章中。今天重复谈谈“河之南”。
一、“河之南”是少康复国的力量之源
实际上,我一直就在谈“冀都”与“河之南”,因为这两个地名,代表了华夏文明起源的原始密码。尧舜禹时期,称晋南或晋中南为“冀都”,称河洛伊地区为“河之南”。而夏后氏的北支,很早就活动在秦晋高原上,在大禹治水时形成黄河之西河,导致夏后氏北支生活于晋中南。夏后氏南支,活动在伊洛颖广阔的流域。夏后氏建立夏后朝,回到冀都之域建立上都,夏后氏南北支合二为一。太康失国,丢失了冀都,五子南下生活在洛汭,太康南下畋于洛表,“河之南”成为了夏后氏一个新的政治中心或政治支点。在后羿专权、寒浞代夏期间,寒浞灭了处于山东潍坊的夏后朝的重要支持势力斟鄩和斟灌,斟鄩向西迁徙,目标也是尹洛地区,这就加强了伊洛地区夏后氏的力量,为少康复国建立了复兴基地;斟灌向南迁徙,在今武汉黄陂建立盘龙城,这是少康复国的又一支坚强势力。“河之南”对于夏后氏,是多么的重要。后羿废太康而不自立,实际是因为夏后氏在“河之南”拥有强大的势力。
二、《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的“河之南”
《西山经》记载:西次三经首山是“崇吾之山”,在河之南......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嬴母之山......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又西三百里,曰阴山......又西二百里,曰符惕之山,其上多棕枬,下多金玉......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神蓐收居之......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凡西次三经之首,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状皆羊身人面。其祠之礼,用一吉玉瘗,糈用稷米。
第一,西次山经的首山是崇吾之山,此山的位置在“河之南”。这个“河之南”就是《山海经》中最靓丽的词语之一。我们不知道崇吾之山,但知道“河之南”。帝喾都西亳,夏五子迁居的洛汭、夏太康畋于洛表,夏帝桀15年迁于河南,商汤都西亳(从先王居),西周卜营洛邑,东周以洛邑为都。“河之南”一直就没有离开中国上古历史。“河之南”,在秦代为三川郡地,在西楚霸王是河南王地,在汉代为河南郡地。这个“河之南”就一直在中原,在河洛伊流域。
第二,西次三经列山走向。“崇吾之山”的下条出现“西北”一词(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其下条继续出现“又西北”一词(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其下条继续出现“又西北”(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下条回归“又西”。即在河之南的“崇吾之山”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在长沙之山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在不周之山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下回到“又西”,即从钟山起,山列的走向从西北向转折向西。
在“槐江之山”下条出现“西南”一词(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其下条回归“又西”。说明这里坐标起点实际上又回到了“崇吾之山”,而不是“槐江之山”,即“崇吾之山”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从昆仑之丘开始,山列的走向向西。
所以西次三经的山列排列走向,以“河之南”的崇吾之山为首山,以“崇吾之山”为起点,山列的走向有西北——西、西南——西两个走向。西次三经是从“河之南”的“崇吾之山”为起点,向西而去的。
第三,不周之山和昆仑之丘均在中国,不在外国。有意思的是,不周之山在“崇吾之山”西北670里,昆仑之丘在“崇吾之山”西南400里,而“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如果以“河之南”为定位,不周之山在陕西东南部、山西西南部方向,即不周山在秦晋高原上;昆仑之丘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北部方向,即秦岭尾部。具体在哪里,需要确定“河之南”的崇吾之山的具体位置。
昆仑之丘、不周之山,也是我们熟悉的。
不周山、昆仑之丘的大致方位图
三、历史记载的“河之南”(河南)
1.河之南即是河南
“河南”一词,在《古本竹书纪年》见过:(夏桀)十三年,迁于河南。
“河之南”一词,在《帝王世纪》见过:太康畋于有雒之表,今河之南。
《帝王世纪》也有“河南”一词:周文武都酆鄗,至平王徙都河南。考哲王封弟揭于河南。
河之南与河南,是用词习惯的区别,河之南就是河南。
2.周朝与河之南的关系,皇甫谧在《帝王世纪》做了详细的考证,也梳理了周朝的起源和迁移:
【周后稷始封邰,今扶风是也。
及公刘徙居邑于豳,今新平漆水东北有豳亭是也。故《诗》称“笃公刘,于豳斯馆。”
至太王避狄,循漆水,逾梁山,徙邑于岐山之阳,今美阳西北有岐城旧址是也。故《诗》称“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南有周原,故始改号曰周。
王季徙程,故《书序》曰“维周王季宅程”是也。故《孟子》称 “文王生于毕郢,西夷人也”。
暨文王受命,徙都于丰,在今京兆之西是也。故《诗》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及武王伐纣,营洛邑而定鼎焉,今洛阳西南洛水之北有鼎中观是也。
周公相成王,以丰、镐偏处西方,贡不均,乃使邵公卜居洛水之阳,以即土中。故《援神契》曰:“八方之广,周洛为中”,于是遂筑新邑,营定九鼎,以为王之东都于洛邑。故《周书》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唯洛食”,是为王城,名曰东周。故《公羊传》曰:“王城者何?东周也”。《地理志》王城本郏鄏之地,是以或谓之郏鄏。故《春秋传》曰“成王定鼎于郏鄏”,河南是也。今郏鄏东门名鼎门,盖九鼎所从入也。
成王既卜营洛邑,建明堂,朝诸候,复还丰、镐。故《书序》曰:“成王既黜殷命,还归在丰”。
至懿王徙犬丘,秦谓之废丘,今京兆槐里是也。《世本》曰:“懿王居犬丘,厉王淫乱,出于彘”。今河东永安是也。
平王即位,徙居洛,《洛浩》所谓新邑也。《国语》曰:“幽王灭,周乃东迁”,本殷之畿内,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域,河、洛、瀍、涧之间。周于南柳七星张之分,鹑火之次也。
及敬王避子朝之乱,东居成周,故《春秋经》曰:“天王入于成周”是也。
后六年,王室定,遂徙都成周。是后晋又率诸候之徒修缮其城,以成周城小,不受王都,故坏翟泉而广焉。翟泉地在成周东北,今洛阳城中有周王冢是也。
至赦王又徙居西周而失位。】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
第一,姬周氏族群起源于后稷弃,弃之母是有娀氏女姜嫄。后稷始封在“邰”,就是现在的扶风。
第二,姬周氏族群用“周”作为国号,是因为“周原”。
第三,《孟子》称 “文王生于毕郢,西夷人也”。这就明确告诉了我们孟子的时代我们“西夷”的慨念。后人所谓“西夷”来自孟子。
第四,武王伐纣,营洛邑而定鼎焉,今洛阳西南洛水之北有鼎中观是也;成王既卜营洛邑,建明堂,朝诸候,复还丰、镐。
第五,以即土中,周朝认为洛邑是天下之中。《援神契》曰:“八方之广,周洛为中”,于是遂筑新邑,营定九鼎,以为王之东都于洛邑。
第六,《地理志》王城本郏鄏之地,是以或谓之郏鄏。故《春秋传》曰“成王定鼎于郏鄏”,河南是也。即洛邑在河南。
第七,平王即位,徙居洛,《洛浩》所谓新邑也。《国语》曰:“幽王灭,周乃东迁”,本殷之畿内,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域,河、洛、瀍、涧之间。就是洛邑原本是殷商的京畿之地。历史地看,洛邑地区,是“有夏之居”,又是“殷之畿内”。
史学界历来对西周是否以洛邑为都和成王所谓伊洛为“有夏之居”充满争议,何尊的出土,为成王之说解了围。
《逸周书·度邑》武王:“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途,北望过于有岳,鄙顾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其曰兹曰度邑”。邑,指洛邑。度邑,即规划洛邑。周武王在位2年以后死了,周公及周成王继承了周武王的意愿。
《逸周书·度邑》记载了武王灭商后就打算在伊洛地区营建新都的历史及武王所谓“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与何尊铭文中的“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可以互佐。何尊不仅可以证明成王卜营洛邑,夏商周视伊洛为中国。
《尚书·洛诰》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与何尊铭文中“唯王五祀”、“唯王初雍,宅于成周”可以互佐。
可见,成周洛邑,是成王灭殷商后裔之乱、重新完成国家统一设立的政治国都,国家社稷置于洛邑,九鼎置于洛邑。史书对丰、镐定位是:丰,文王所都;镐,武王所都。这与帝尧、虞舜、大禹、夏启一帝两都的传统是统一的。
何尊
“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汭[ ruì ] ,河流会合的地方或河流弯曲的地方。洛河(南洛河)与伊河在下游汇合成伊洛河注入黄河南河,伊洛是黄河的支流,伊洛与黄河南河一起形成豫西北的三川大地。成王此语的意思就是,从洛水转弯处直到伊水转弯处,夏代人选择在伊河和洛河的北边居居,时常迁移,这里就是“有夏之居”。
有夏之居也是殷商的京畿范围,即殷商的直辖区域。
“河之南”与“河南”实质是一地,秦三川郡地,汉河南郡地。
“河之南”的崇吾之山,大约在黄河南河与南洛河的夹角处。崇吾之山具体是那座山,我不知道,因为对那里的地理的历史变化和历史承接不熟。
3.殷商有三亳,西亳在偃师
皇甫谧《帝王世纪》考证商邑亳时说:“汤始居亳,学者咸以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洛河之间,今河南偃师西二十里尸乡之阳亭也,以为考之事实,甚失其正。”他认为“《孟子》称‘汤居亳,与葛为邻’,案《地理志》今梁国宁陵之葛乡是也。汤地七十里,葛有伯耳,封域有制。葛伯不祀,汤使亳众为之耕,有童子饷食,葛伯夺而杀之。计宁陵至偃师八百里,而使亳众为耕,童子饷食,非理也。今梁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非偃师也。故古文《仲旭之浩》曰‘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即《孟子》之言是也。汤又盟诸候于景亳,然则二亳皆在梁矣。《春秋》‘会于亳’是也……及盘庚立,复南居亳之殷地,故《书序》曰‘将治亳殷’,今偃师是也。然则殷有三亳,二亳在梁国,一亳在河洛之间。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蒙为北亳,即景亳,汤所盟地。偃师为西亳,即盘庚所徙者也。故《立政篇》曰‘三亳阪尹’是也 ”。
商汤开始以南亳为都,与葛为邻居。后迁都西亳,与夏朝为邻居;在盘庚立为帝,重新南迁西亳之殷地。在北亳会盟诸侯。这就是殷之三亳。西亳在偃师,其遗迹是今河南偃师西二十里尸乡之阳亭。
黄饮冰2020年9月19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