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血脉的调整作用 --- 针刺耳鸣即刻加重
针灸对血脉的调整作用
作者/梁亚奇
今天讲两个跌宕起伏的案例,都和血脉直接相关,都考验着医者粗(cui)壮(ruo)的神经。
针刺耳鸣即刻加重
案例二是一个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74岁,女性。无任何诱因突发耳聋(左耳)伴眩晕。最严重的突聋类型,全聋;眩晕极重。经医院检查排除了其他脑血管病和神经占位,考虑是内听动脉堵了。
发病次日首诊。处方:外关、足临泣、左风池。
眩晕略减轻,留针期间觉耳鸣声音有些变大了。这个患者平时在我这儿治疗腰腿疼,是经络感应比较明显的一个人。但是这次扎针,针感仅限于局部酸胀,没有感传,行针也很难获得更明显的针感。
发病第三日二诊。处方:外关、足临泣、太冲、太溪、左风池。
二诊我先刺远端腧穴,最后刺风池穴。当我刚刺完右侧外关、足临泣时,患者即说耳鸣开始增强了。处方的腧穴全部针刺之后,耳鸣已经变得非常显著,呈现一波一波轰隆隆的声音。
其他方面不再赘述,咱们直进主题。两次针刺都是即刻出现耳鸣加重,二诊则加重非常显著,耳鸣声的形式也有了变化。为什么呢?
因为患者耳鸣属于血管性耳鸣(也称搏动性耳鸣),是动脉中血液流动产生的声音。针刺后声音加重,说明针刺直接导致了动脉血流的加强;二诊耳鸣形式的变化,从水箱上水声变成显著的一波一波的轰隆声,恰是动脉搏动显著增强的体现。
就是说,针刺即刻引起了动脉血流的变化;但不是通过局部刺激,而是远端特定穴诱导经络功能,发挥了作用。
从治疗机理来看,其实类似前面所讲的眼底出血案例,无论中西医,在活血化瘀(溶栓)方面,大家的诉求是一致的。所以针刺能够明确促进血流,应当是积极的。
我的思考
两个案例都讲完了。我把相关的思考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请同道指正!
(1)针灸对血脉系统的调整作用,可以非常强大,也可以即刻生效。通常在脉象上能够察觉。
(2)对血脉系统的调整,要重视厥阴经的运用。篇幅所限,我没有详尽辨经、选经、选穴和配穴。但厥阴和少阳(厥阴之表里)的应用非常重要,甚至可能是处方的核心。师父王居易先生课徒时曾对我们讲过,先生认为厥阴是和血管有密切关联的,这种密切程度超出一般的理解。
(3)选穴要有经络思维,所以特定穴是核心,比如各经的五输穴、原穴、郄穴、络穴等。病症局部取穴通常只是起配合作用的次要地位。
(4)适当配合督脉或太阳提振阳气,可有显著的强化效果。前顶、后顶、通天,我常选其一。有些用搓针法,有些只针刺不搓针。但是应用提振阳气之法,务必简当,不能涸泽而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