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治理互联网平台建设急需提速换挡
垃圾治理互联网平台建设急需提速换挡。一要提速,二要提质,以适应和促进垃圾治理转型升级:从混合垃圾焚烧填埋处置转向分类垃圾分类处理,从经济活动性质的垃圾处理转向社会活动性质的垃圾全程、综合、多元治理和从粗狂型发展转向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发展。
垃圾治理行业已经建设了部分互联网平台,如垃圾分类投放与废品回收平台、厨余垃圾收运处理监管平台、垃圾运输(物流)监管平台、环境有害物排放监管平台、垃圾处理费与生态补偿费结算平台等。这些平台具有2大特质使其不完全适应垃圾治理的转型升级,是不健全的。
一是监控特质。现有平台,即使那些以企业为应用对象的平台,多以行政监管为主要目的,而且,监管的目的又多聚焦在防范诸如混投乱扔、偷排偷运类负面行为。
二是应付特质。现有平台多是出于直接应付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垃圾分类平台就是对普遍、强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应付,稍早推出的环境有害物监管平台、垃圾运输(物流)平台甚至垃圾处理费与生态补偿费结算平台也是出于对邻避效应和群众投诉热点的直接应付。
推动垃圾治理互联网平台提速换挡时必须先明确平台的使用(建设)目的:这个平台是综合性的还是具有行政管理、生产管理、源头需求侧管理或仅仅是配合新基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或管理到什么范围与程度,管理包含哪些功能(推行、监控、指挥、规范、指导、结算、追溯等),是否要求服务(党、政、群、期、社、媒)功能,以及平台是否需要提供记录、统计、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越全面越具体越详细越好。
推动垃圾治理互联网平台提速换挡时必须先搭建平台的主体架构。事先搭建平台涉及的主体的架构,明确主体之间的分工协作及其纵横关系和垃圾治理的运行路线,真实体现出垃圾治理中主体的地位、职责、作用、活动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在跨域合作与城乡一体、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分类处理、融合发展的多主体治理体系中,垃圾治理互联网平台将涉及多地多级政府、多个部门与行业、多类多家垃圾处理企业(包括前、中、终处理/服务企业和中转、运输企业,甚至包括电动运输车的充电桩运营企业),甚至延伸到源头的居民家庭,主体架构必然呈网状结构,还可能呈层状结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下是某区厨余垃圾收运处理监管平台实例,包括4大功能:
●统计全区范围内各街道办、社区、居民小区内每日、每月的农贸市场(包括超市农贸部)厨余垃圾(食材废料)、大中食堂和餐饮单位的厨余垃圾(食材废料和食物剩余物)、泔水/废油脂、居民小区厨余垃圾的称重吨数,遗漏点位详情,输出统计报表;
●统计全区范围内各街道办厨余垃圾的流向和进出相关的厨余垃圾处理厂的厨余垃圾吨数、运输车趟次、接收时间、运输费、处理费,输出统计报表,
●对厨余垃圾漏收点位和车辆出现超异常情况,如转运起点、转运终点、偏离线路和区域、来源单位、超速等超异常情况,进行报警、点对点呼叫、统计和分析;
●以及一张图大数据可视化展示上月、本月上述统计数据,并上传市级城市管理部门监控指挥中心。
涉及10类主体:市、区城管部门、运输单位、街道办、社区、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包括超市农贸部)、大中食堂、餐饮单位、相关的厨余垃圾处理厂,这些主体之间形成网状、层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