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儒释道的三大境界
三句话,九个字,就阐明了儒、释、道的最高境界。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历史上还曾有过其他的人生最高境界说。正好可以与儒释道这三大境界对照参悟。
跟儒家学拿得起。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拿得起”。什么是“拿得起?”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需求。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怎样才能拿得起?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凡成大事者,必经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独上高楼,远眺天际,正是踌躇满志,志存高远,一腔抱负。人生,志向决定方向,格局决定高度。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事情是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业,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经受越大的磨难和困苦。
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说的是经历磨难而逐渐成熟、成长,最终豁然贯通,水到渠成。
跟佛家学放得下。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静的。要求能看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到“照见五蕴皆空”。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放得下”,什么是“放得下”?且看这个“佛”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不人”和“人不”。不人就是无人,也就是放得下自我,摆脱私心的捆缚。人不,就是懂得拒绝,也就是放下欲望,超脱对外物的追求。这两点做得到,就是放得下。
如何才能放得下,唐代禅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个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最初,年少之时,思想是简单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这样看待世界,当然是简单和粗糙的,往往只是看到事物的表面。但同时也正因为简单而不放在心上,不受其困扰,这就是放得下的心境。只是太脆弱,容易被现实击碎。
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经历的事越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于是不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大多数人都困在这一阶段,虽然纠结、挣扎、痛苦这恰恰是顿悟的契机。看到了,才能出来,经历了,才能明白。
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的够了,经历的多了,悟的深了,终有一天,豁然顿悟。明白了万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生命会走向灭亡,繁华终会落尽,那些你认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都会在规律里走向其应有的结局。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再与人计较,只是做自己,活在当下。面对世事芜杂,只是一笑了之。这就是放下了。
跟道家学想得开。道家是追求超世,讲究自然的。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想得开”。什么是“想得开”?且看这个“道”字,一个“走”字旁,加一个“首”字,就是走脑子,动脑筋,要想透彻,凡事依胸中透彻而行,尽量顺应规律。合起来就是,要明道,并依道而行。这种智慧,就是想得开。
如何才能想得开?哲学大家冯友兰曾提出“人生四重境界”说,其中最高的那重境界,正是道家境界。
一是自然境界。有些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者社会的风俗习惯,而对所做的事情并不明白或不太明白。这种“自然”并非道家的那个自然,而是混沌、盲目、原始。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二是功利境界。有些人会为了利己而主动去思考和做事,虽然未必不道德,却必然是功利的,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三是道德境界。有的人已经超越了自身,而开始考虑利人,为了道义、公益、众生福祉去做事。他们的眼界已经超越了自身而投向了世间。胸中气象和站立高度已经达到精神层次。
四是天地境界。当一个人的视野放到了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万物根本,他是就抵达了天人合一。这种境界,就是道家的境界。这四重境界,境界越高就越想得开。
综上: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合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带着佛家的出世心态,凭着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的入世的事业。这也正是南怀瑾大师所说的: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更新于 2020-03-05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