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娟: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安徽怀宁  刘慧娟

  一个人年纪越高,距离童年渐渐远了,小时候琐屑的回忆反而渐渐亲切清晰起来------张爱玲

  一、乘凉

  天渐热起来,夏季也来得比往年早。年龄渐长,或许心中本就住着一个九斤老太,我常常怀念起过去的日子,一如张爱玲所说“距离童年渐渐远了,小时候琐屑的回忆反而渐渐亲切清晰起来”。

  记忆中小时候的气候是四季分明:冬天河面结冰,河面冻得严严实实,屋檐下的冰棱冻成一排排几尺长的冰帘子,又如一列列身着银色铠甲的哨兵;夏季里,蝉在枝头“知了、知了”地不知疲倦地鸣叫,火热的阳光直射下来,风亦如热浪扑来,人仿佛置身在天地这个巨大的蒸笼里,热得透不过气来。热是热极了,但“热天”也就叫得名符其实。

  兵坝生产队的夏天与旁处比起来,有几分不同,茂密的竹林遮挡了白日里毒辣的阳光,屋里的炎热减了几分,多了点清凉。吃过晚饭,汉子们是照例要在堂屋的篾凳上,将白日里砍伐下来的竹子破成一根根细细的篾条,二天里巧手的女人再将篾条编织成一张张竹垫子。杨林贩的竹垫子因为竹子质地好,手工精细,是很受江浙那边人家欢迎的。

  天色完全暗淡了,庄户人家不舍得点煤油灯,所有的活计都要停下来。夜幕下,众人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在河坝头或生产队稻场围在一起“乘凉”:夏日里的蚊子多,晒干后的牛粪燃烧出呛人的烟雾。老汉们半躺在竹椅子上,手持一支长长的旱烟管,另一端的铜制的扁烟嘴忽明忽灭地闪着亮光;也有吸水烟筒的,村东头的三奶奶就是吸水烟的,看到她捧着水烟筒呼嚕噜吸着,总会让人联想起《白毛女》上的那个老地主婆来。烟是自家菜地边上栽种的,品质不纯但口劲大,很是过瘾,正是汉子们的必不可少“口粮”。劳作了一天,夜晚歇息下来,惬意地抽上一口旱烟就是莫名的享受了;女人家坐在一起,因天气太热,手上有汗就做不了女红,但也不肯白闲着,就着星光搓起麻绳(做布鞋用的),嘁嘁切切絮絮叨叨地说点女人间的私密话。

  坐在人群中间的是生产队长黄杏忠,他正值壮年,身材魁梧,黑红的脸庞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声音略带嘶哑,外表神似当年电影上正面人物(高大全)。杏忠队长为人正派,处事公正,在社员的心中很有威信。所有外面的新闻消息都来自门口大喇叭里的新闻播报,国内形势是一派大好,形势喜人、形势逼人。生产队看不到报纸的,生产队长隔三岔五的去大队开会带回新精神。1975年夏季的一个晚上,杏忠队长刚从大队开会回来,带来一张画报《喜看插田不弯腰》,上面是几个青年男女驾驶着大型插秧机,他们青春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身后秧田的青苗整齐划一。画报在众人手上传看着,啧啧称羡,对美好的愿景充满着向往。“插田都机械化了,那我们做什么呢?就吃了耍,耍了吃?”一个大嗓门突然响起,众人吓了一跳,扭头一看,是三娘家的和平嘎声嘎气地问道,杏忠队长说,队里将来可以办工厂,大家都当工人了。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要消灭城乡差别呢。“当工人?吃商品粮?那真是好八字好命了”汉子们的喧哗声传到婆姨那边,几个娘儿们推了和平堂客巧云嫂子一把,笑道,巧云,你成了工人阶级堂客奶奶了。巧云朝着男人们的方向,啐了一声,“就数他能”撑不住也笑了。

  扇子是夏季里必不可少的,最实用的是俗称“芭子叶”的大蒲扇。但读过几年书的青年人赶时髦,折叠纸扇是他们最好的时尚幌子。长林叔家的金发正读初中,他就喜欢将纸扇在人前“刷”地一声打开,定眼瞧着,扇面是写着字的:“扇子扇金风,时刻在手中,朋友如问借,要到八月中”,粗黑的毛笔字张牙舞爪,气势先声夺人,怡然自得中又透出几分狡黠。或问“为什么到八月中,就肯借人呢”,金发斜睨着说“八月中天凉了,谁还会来借扇子”?在众人的哄笑中,金发就越发神气十足。

  夏夜是喧嚣的,夏虫在“叽叽”喁喁私语,又似唱着不知名的赞歌;远处的青蛙在夜色下的池塘里“呱呱”地鼓噪着;空中飘浮着闪闪发光的是莹火虫。这时,你合捧双手,掌心迎着它飞过来的方向,虫儿就会轻在落在你的手心,小心地将虫儿装进布袋带回家,放进蚊帐中,星星点点的,就仿佛置身在满天的星光下。夏夜的天空星光灿烂,现在想起来,即使什么都不做,只静静地躺在田埂上,嗅着草香,仰望着浩瀚的天空,置身于没有任何光声污染的乡村田野,是多么奢侈的事呀,现在这一切终不可得了。人心总是这样,不停地追逐着物质享受,可在得到的同时,又为过往的寻常而惆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夏夜的孩子们终是不肯消停的,有几个在斗鸡的,也有在树根下挖黄蚓,力气大的玩“划船”;“东南西北”折纸游戏是最得读过书的孩子青睐。热闹无处不在,但危险也是有的,树上和草丛处会有各类小虫蝇,要是被“毛辣子”的毒虫蛰上,皮肤立马就会红肿起来,火辣刺痛,但男孩子们满不在乎将虫子拽下来,再朝手心吐点口水,抹在红肿处,回家后擦点万金油,过天也就好了;女孩子的头发长,沾上“毛毛球”要半天拽扯才摘净。但这些都只是夏夜的一点点小麻烦,快乐仍是主旋律。夜渐渐深了,起风了,月亮高高地挂在远处的林梢,乘凉的众人开始散了。妇人们喊娃声此起彼伏,狗也兴奋地狂吠。乡村渐渐安静,农家屋中有阵阵鼾声传来,乡村睡了,静静地睡了……。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刘慧娟,安徽怀宁人,国有企业员工;酷爱文学、诗词与民族乐器,喜欢王维的“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情怀。愿意用文字来抒发对自然的热爱。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

  • 郑敏‖赌约(散文三章)

    昔日的乡下,乡人好赌.赌什么?赌物赌事.在物质稀缺,生活枯躁乏味的年代,不甘寂寞的人们,常常苦中作乐,寻开心打发日子.现在姑且将本人亲历的点滴简述于后,对其人其事不敢妄自添油加醋,纯真的过往已铭记于心 ...

  • 东北农村那些渐行渐远的乡间俗语(1)

         东北农村那些渐行渐远的乡间俗语(1) (连载之一 -----偷汉子) 在东北农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一些土得掉渣的民间俗语已经逐渐地被人忘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 ...

  •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之八十七

    那些土生土长的大东北"成语故事" 之窝吃窝拉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

  • 【佳作欣赏】| 王一甩作品:土油

    我的童年,一直在缺油的岁月里熬煎. 那时的饭菜里,没有一点儿油水.母亲在炒菜时,因家里没油,就把切好的葱花花放在烧得通红的炒菜锅里干炒,那葱花花在锅底划拉出一道道白印子,约莫有些时辰了,就往那锅里倒水 ...

  •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之三十六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 之甜了吧嗦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

  • 【江苏】刘慧娟《用孤独喂养灵魂(组章)》

    21世纪散文诗·第81期 用孤独喂养灵魂(组章) [江苏]刘慧娟 穿过那一声叹息 轻轻指一指太阳,半年光阴,从指缝簌簌撒落. 一种疼,慢慢扩散,预言,像被闪电击中. 深情望了你一眼,半生光阴,已是逝水 ...

  • 刘慧娟||书香缕缕伴我行

    行万里路难,读万卷书也不易,且行且珍惜!文字让我们穿越时空,跨越古今,与贤人智者相遇,感知他们思想的火花,照亮生命,温暖前行! 喜欢上读书最早源于父亲在童年时候送给我的注音版<唐诗>上下册 ...

  • 刘慧娟: 守一蓬大海的诺言

    冬歌文苑 守一蓬大海的诺言 --军旅作家黄玉东印象 心面向哪里,哪里的风景就最美.于是,那个心底最美的地方,便是灵魂日思夜想的家园. 军旅作家黄玉东魂牵梦绕的情感牵挂,依然是一望无垠的大海.他醒时或梦 ...

  • 文学原创 ·《雁门关•断章》作者 刘慧娟

    雁门关·断章 作者 刘慧娟 1.雁  经历战火的雁,心比大漠还荒凉. 仰头,是浸透烽火的悬念,附身是遍地冷兵器洞穿的绝盼. 雁的鸣叫,辽阔而伤感,凄厉声声打湿雁门关内外的层层叹息,心跳紧贴落日的余晖. ...

  • 【江西】汪珂瑶《我的动物朋友》指导老师:杨慧娟

    我的动物朋友 文清外国语学校四年级 汪珂瑶 走起路来落梅花,从早到晚守着家,看见生人就想咬,见了主人摇尾巴,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吧!听听我的介绍,听完大家就知道答案啦. 这就是我的动物朋友,阿旺.阿旺 ...

  • 「母亲节」准妈妈该如何呵护自己的肾脏?刘瑞娟

    怀孕后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的各系统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以适应不断增加的生理负担的需要. 特别是怀孕早期,胎儿尚未形成,母体如肾气不足,极易造成胎动而坠,所以补肾安胎对身孕早期的产妇尤为重 ...

  • 钟慧娟:从女教师到女首富,白手起家下海经商24载,现日赚2个亿?

    钟慧娟:从女教师到女首富,白手起家下海经商24载,现日赚2个亿?

  • 刘慧:介入术后患者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

    刘慧:介入术后患者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

  • 大家评论在线||刘淑娟:读明杰中英文《人生三部曲》有感

    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读明杰中英文<人生三部曲>有感 文/刘淑娟 一 掩上明杰诗歌集<人生三部曲>的最后一页,已是凌晨两点.城市沉沉睡去,窗外鼓噪的秋虫,更添夜的静幽.没有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