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和1月是“心梗爆发期”,8件事让心脏不堪一击

“好端端一个人,怎么突然就心梗了?”

冷热交替的急剧变化,是影响心梗发生的关键。每年12月和来年1月,是心梗频发的“魔鬼月份”。

我国每年仅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达300万,心梗每年直接导致54万人死亡,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总人口。

专家教你避开心脏脆弱的8个黑暗时刻,让心脏安然过冬。

受访专家

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周炜 张利芸

每年12月、1月是心梗爆发期

心梗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密切,每年从12月到来年的1月,心梗的发病率都会攀升至全年高峰,北方高寒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 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心梗风险就增加2%。75~84岁的冠心病老人更易受影响。
  • 2012年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会在1月份升至高点,而“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正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

为什么冬季更容易发生心梗?

1.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加大心脏负荷。

2.室外温差很大,外出时,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3.冬天人们户外运动减少。吃得多、消耗少,导致能量摄入和代谢比例失调,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心梗发生。

如何判断心梗发作?

心梗最典型的表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同时伴有发热、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

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症状持续大于15分钟以上,要高度怀疑急性心梗。

此外,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如:胸背、肩颈、胳膊疼、胃疼、牙疼。

心脏最受不了8种刺激

心脏一刻不停地为全身供应血液,它看似强大,实则脆弱。在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特别容易不堪一击:

01

猛发力

临床发现,颈动脉狭窄、斑块已成为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

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刺激”脱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重创,引发心梗、脑梗,甚至生命危险。

建议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凡事不要着急,动作要慢:

  • 不要有“猛回头”等动作,以免发生意外;
  • 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篮球;
  • 早上起床时不要突然坐起来,可以平躺两三分钟,再扶着床头慢慢坐起来;
  • 不要突然变换体位,比如从蹲位变为站位,可能造成暂时性脑缺血,出现站立不稳、眼前发黑、晕厥等情况,容易摔倒;
  • 排便时也不宜过分憋气用力,否则胸腔压力会瞬间升高,回心血量也会减少。

02

温度高

高温环境中,人体出汗多,饮水不足,容易造成血容量偏低。

此时,皮肤血管会过度扩张,血流增加,内脏血流量减少,生理机能会随之降低。

另外,高温环境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表现为烦躁、抑郁等。这些是诱发血压波动、冠心病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

建议大家天气炎热或供暖后室内较热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蒸桑拿、泡温泉时间不宜过长。

03

太贪凉

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7%。

气温较低,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进而令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

从而引起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痉挛,使原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更加狭窄,甚至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造成急性血管阻塞,引起心绞痛和心梗。

建议大家冬季出门做好保暖工作,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

04

发脾气

脾气急躁是A型行为特征的表现,这类人还可能存在争强好胜、不耐烦、急于求成等特点,令自己长期处于高应激反应状态,这会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研究发现,A型行为模式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05

悲伤抑郁

过度悲伤甚至抑郁,会增加血液中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加重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展。

突发事件的强烈刺激,甚至可能诱发急性心梗、应激性心肌病等致命性疾病。

06

过度劳累

通常情况下,劳累不会导致心脏病,但过度劳累会使心血管系统承受较大压力。

心脏病患者本身就处于代偿/失代偿的边缘状态,过度劳累会加重心脏负荷,打破平衡,从而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衰加重。

07

吃得太饱

饱餐后,为了充分消化吸收食物,血液会大量向胃肠道分流,造成血液在体内重新分配,心脏供血相对减少。

另外,食物中的脂肪、盐分被吸收进入血液,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以及钠水潴留。

这些因素均可造成心肌缺血,心衰加重,甚至心梗急性发作。因此,心脏病患者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

08

饮酒过量

长期过量饮酒,一方面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速胆固醇合成,诱发高脂血症或动脉硬化;另一方面,会促使心肌细胞凋亡,导致酒精性心肌病,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饮酒后数小时内,血管都处于扩张、血流加速的状态,可暂时降低血压,但心率会随之加快,心搏出量增加,容易导致心脏病急性发作。所以心脏病患者必须少喝酒,最好能戒酒。

心梗的男女都有什么特征?

近年来,不乏正值盛年的中青年发作心脏病。为什么“心梗”频频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中?

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给出了一些答案。研究发现,在60岁以下的中青年中,男女患上心梗的主要风险因素不同。

男女心梗风险不同

男性心梗患者特点:血脂异常和吸烟。

临床上,60岁以下心梗男性患者大多为吸烟人群,合并血脂异常,这些人多数生活习惯不良,除了大量吸烟、饮食油荤无禁忌,往往还有久坐不动、熬夜缺觉的坏习惯。

女性心梗患者特点:糖尿病、高血压、肥胖。

由于60岁之前患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肥胖的女性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绝经后人群中,这就使得60岁以下中青年心梗患者以男性为主。

不过,60岁以下的女性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肥胖,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要比同样情况的男性高出许多。

小于60岁的女性,如果有糖尿病,再合并肥胖,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加。

无论女性的糖尿病、高血压与肥胖,还是男性的吸烟与高血脂,都是可控制、可治疗的风险因素。

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积极治疗,定期复查,也能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