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怪案”:前6期将星如云,后17期却为何再难出名将?

谈及黄埔军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无论是“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贺衷寒,还是“优秀代表”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都在战争中大放异彩,甚至可以说他们是近现代军事史的执笔书写者

可在这所军校里却是有个“怪案”,那就是学校教学情况有些虎头蛇尾,共计23期的学生里,前6期将星如云、群星璀璨,而后17期的学生却大多泯然众人,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秘呢?

我们不妨将这个问题拆开来看,先谈谈为何黄埔军校前6期学员能够大放异彩。

1924年,孙中山先生受到十月革命的启发,建立了黄埔军校,而建校目的是培养一批忠于革命的学生、在未来组成一支忠于革命的部队,从而与当时在中国四处割据的军阀们做斗争。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目的,孙中山先生在学校设下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医以及军需等各部门,陆续增设了工兵、炮兵、骑兵、辎重兵等科目;立志于将军事与政治训练齐头并进,不仅要培养军官,同样还要培养革命干部。

也正是基于这个情况下,黄埔军校前6期学员,在“信仰”、“生源”、“背景”、“师资”以及“平台”方面,都有着巨大优势。

从“信仰”的角度来看,黄埔军校前6期学员们都以“打倒军阀、救人民于水火”为目标,他们是有着坚定的人生信仰的。

为了能够实现打倒军阀的目标,他们不畏于艰苦、不吝于死亡,因“志同”而“道合”,国家危亡、百姓困苦的局面不断鞭策着他们前行。

三民主义不断予以他们精神上的洗礼,他们时刻都在发生着蜕变。就连黄埔军校的大门上不也写着“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不入此门”吗?

从“生源”的角度来看,当时的黄埔军校不仅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同时还招收了国共两党共同的人才。

在招生过程中,黄埔军校特地按照不同的省区来分配招生名额,像前三期的2259名学生就来自于我国的22个不同省份。

这一批学生的教育程度基本上都在初中、高中阶段,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由于当时还处于国共合作时期,所以我党也为黄埔军校推荐了大量的人才,这使得黄埔军校前期招生是“遍得天下英才”。

从“师资”的角度来看,当时的黄埔军校可谓是人才云集,师资力量雄厚。在黄埔军校中最重要的两个部门就是政治部和教授部——前者负责政治教育以及党务宣传工作;后者主要负责军事训练以及术科的教学。

那么当时这两个部门的主管人是谁呢?政治部主任先后由戴季陶、周恩来以及邵力子等人担任,而当时的教授部主要由王柏林以及叶剑英等人负责,在这些人才的言传身教下,前6期学员们毫无疑问受益良多。

从“背景”的角度来看,当时黄埔军校的财政、武器以及制度方面,都得到了来自于苏联的支持。

且不说当时有以鲍罗廷为代表的一批苏联专家直接参与了黄埔军校的筹建工作,就连黄埔军校的训练武器都大多来自于苏联,平时有什么问题也会有苏联顾问专门解答。

也因此孙中山先生才会在开学典礼上致辞,“……俄国在6年前就能一举消灭旧党以及外来敌人,大获成功,我们现在开办这个学校,也仿效了俄国,必能成功”。

从“平台”的角度来看,黄埔军校前6期学员,一毕业就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在北伐战争中,由黄埔军校的学生组成了第一军,与当时富有实战经验的第四军,第七军相配合,可以说是将军阀内部的“炮灰部队”打的抱头鼠窜。

而以吴佩孚、孙传芳等人为代表的北方军阀,在被动的局面下也很快被打得落荒而逃。

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黄埔军校前6期学员是经过战火的磨练、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自然很容易在后面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

那为何黄埔军校在办完璀璨辉煌的前6期之后,突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呢?为何后面再也没有出现像徐向前、陈赓这样的军事人才了呢?

我们依然还从那5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黄埔军校后期学员失去了“信仰”。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创立黄埔军校,就是为了打垮军阀,可这一目标已经由前6期学员完成了。

那后17期的学生们在学校干什么呢?

他们整日在黄埔军校之中高呼“万岁”。听起来有些可笑,可事实就是如此。

在北伐战争胜利后,黄埔军校就已经被蒋介石视为自己的资产,军校原本将学生培养成忠于革命的军人这一宗旨已被扭曲,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内大搞“门生故吏”那一套。

正如朱启钤老先生说的那样,打仗靠银元、靠武器,但是更靠“主义”,什么是主义呢?

向革命效忠,向民族效忠,这就是主义。

而黄埔军校后17期学生里有很多人都以“天子门生”自居,他们已经忘却了黄埔军校建立的初衷,而在“向个人效忠”这种“主义”影响下,又哪里还培养得出什么将星帅才呢?

第二,黄埔军校的“生源”变差了,而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成功举办了6期之后开始办分校,大规模地扩大了招生。招生条件较前6期来说有了明显下降,学生质量自然也有下降;

另一方面是当时的黄埔军校已经不招收共产党人了,再加上这条限制之后,黄埔军校内部生源更差不说,其学校民生在全国内也变得恶劣起来,有很多有才学之士,厌恶于其“信仰狭隘”,根本不愿意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第三,“背景”变了。

苏联方面对于国民党控制下的黄埔军校,支持力度较之前来说是大大削弱。

黄埔军校本身是由国共两党共同组建的,共产党在建校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可是国民党却将这些功绩在《校史稿》中一律删除,甚至到后来还直接在其中进行扭曲抹黑,对于共产党人进行污蔑,而这种行为自然也会招致大家的不满。

因为历史自有公鉴、而真相由世人共同捍卫。

第四,黄埔军校的“师资”也差了不止一个层次。

因为在黄埔军校前6期学员培养过程中,以周恩来、鲁易以及邵力子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共党员参与了黄埔军校教育工作,甚至可以说,当时军校的整体政治工作都是由共产党人来主持的。

为何会如此?

因为当时担任校长的蒋介石也知道共产党员更可靠、忠实、有人格且不动摇。可是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随着周恩来等人陆续从黄埔军校中离开,黄埔军校的师资力量自然是一落千丈,大不如前。

第五,从平台的角度来说,黄埔军校后17期学员们,与前6期学员也没法比。

黄埔军校前6期学员打的是军阀,在北伐过程中,他们有老部队的支持,可以从容磨练,于战火中完成蜕变。

可是后17期学员们呢?他们要直接去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部队,有很多的学员在根本没有得到锻炼的情况下,就直接从战争中陨落了,自然也没有机会再达到其应有的水平。

再者来说,黄埔军校前6期培养出的“将星”,已然基本占据了各大部队中的主要职务,新生代的学员们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都没有办法跟前辈们相比,想要上位自然是千难万难。

更严重的是这逐渐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缺乏锻炼的学员们恰恰得不到锻炼,就更不用谈成为“名将”了。

虽然说直到抗日战争后期,黄埔军校依然在不断向战场上输送人才,但是这所有着独特使命的军校,早就已经步入衰败、名存实亡了。

而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这所军校所培养的大多是“速成型”的将领,是将长达4年的军官培养课程压缩到6个月。

然后教授给学员们,这样虽然快,但是根本没法给学员们打下坚实的军事基础。

当然,黄埔军校本身就是建来对抗军阀的,它早已出色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并没有继续将黄埔军校办下去,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这所军校的存在价值要远远比传承价值高得多,它更珍贵的是作为一段历史而存在。

至于培养军人,实际上我国后来新建了数十所军校,而这些军校与黄埔军校不同的是,它们并没有采用速成式的培养方法,反而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给军人们灌输更为先进和系统化的军事理念,而它们也为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捍卫我国的国家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