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因梦新编译|克里希那穆提與學生對談:如何活出真正和諧的人生

野兽按:诸位心灵自由的书友们可能已经注意到,最近我们推送的许多文章是繁体版,而不再转换成简体版。这个缘由我已经在12月2日《從生命與社會關懷的角度看心靈修持|胡因夢》一文中提到了,也是从那篇推文开始,就不再转换繁简体了。

理由如下:

12月1日在陈寿文公号上推送了一篇《汉字简化,得不偿失》,简单梳理了20世纪中国的汉字简化运动历程,我个人认可南怀瑾的观点,他认为中华文化数千年都是在用繁体字,但将汉字简化后不识繁体字,不可以很好地了解与传承中华文化。

古文字学家陈梦家:“文字是需要简单的,但不能混淆。这些简化字,毛病出得最多的是同音替代和偏旁省略。简化后有些字混淆了。”比如“回(迴)”字,“迴”字是“回”加“辶”产生的分化字,表示“迴旋”义,这是一个发展的结果,杜甫的诗句“渚清沙白鳥飛迴”简化字写作“渚清沙白鸟飞回”,难免会让人误解为“飞回来”,从而丢失经典文本的特定语境,所谓的“一简多繁”中还有甚多这样的例子。

学者彭小明在其著作《汉字简化得不偿失》中,用认知心理学原理驳斥了所谓简化字易认易学的说法,指出简化字无助于认字扫盲。简化运动废除了原来民间存在的大量行草简字,所以没有提高民族的书写效率。简化字对于汉字信息化毫无好处,简化运动跟大跃进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一样,是对民族文化生态的野蛮破坏。

彭小明,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现旅居德国。彭小明写这本书,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实在和他自己的经历与多年的思考分不开。彭小明上小学时也学过几天繁体字,后来一推广简化字就只学简化字了。文革爆发,破四旧,闹书荒,酷爱读书的彭小明到处找书看,居然找到不少中外名著,但大都是繁体字,这就逼着彭小明去熟悉繁体字。另外,彭小明有时要代母亲给海外的亲戚写信,怕对方不认识简化字,所以他也写繁体字。这就对繁体字更熟悉了。

来到海外后,彭小明编辑过中文刊物,从事过中文教学,他的读者、作者、学生、家长,既有大陆背景的,也有港台背景的。彭小明本人既使用过简体字的教材和排版,也使用过繁体字的教材和排版。这就促使他对两种字体的长短利弊进行了反复的比较和思考。彭小明本是好学深思之人,他所拥有的特殊经历又给了他丰富的经验证据和多种思考角度,所以他这本书的价值不可低估。

《汉字简化得不偿失》一书共分14章,书后两则附录。一开篇,作者就指出汉字简化问题上的一个百年误区,一个根深蒂固的想当然,那就是以为“简化字不仅写起来简单,而且容易记得住”。作者告诉我们,我们学字认字,是把一个字当作一个整体去学去认的,多几笔少几笔并没有什么影响。更重要的是,古人造字有讲究,例如遍旁部首,形声、表意、象形,等等。这就有助于我们学习、辨认和记忆。简化字却常常把这些都给简化掉了,所以反而有可能会增加学习、辨认和记忆的难度。台湾香港都没有推行过简化字,那里的文盲率要比大陆低得多。这至少说明繁体字不是扫盲的障碍。

最近,网上看到胡总的四幅书法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高瞻远瞩」四字横幅,流传极为广泛。胡总写的都是繁体字,且由右向左书写。看来,他是懂得汉字的。

因此,前段时间找到一篇2004年12月6日胡因梦老师参加法鼓山组织的活动现场记录文稿,便不再转化成简体字,而是直接分享给诸位心灵自由的书友。

今天这篇胡因梦老师的最新译文,我们也不会转换成简体字,期许诸位书友能克服一些困难,学会阅读繁体字。

克里希那穆提與學生對談:如何活出真正和諧的人生(阿姆斯特丹1969年)|胡因夢新編譯

學生: 請問如何能洞見到星光層世界?

克氏: 我不太明白你所謂的星光層世界是什麼?我想你指的應該是一種超感經驗,一種極度敏感、能夠看見物質次元之外的世界的能力,也包括讀別人心念之類的事,對不對?

學生: 是的。

克氏: 其實這件事很簡單,如果身體、情緒及心理層面都變得極度敏感和敏銳,我想你自然就會看到許多東西,而這代表你必須吃正確的食物、不抽菸、不酗酒、不嗑藥,生活過得非常健康,又有適度的運動,而且過著符合德行的生活,或許這樣你就能看到塵世之外的世界了……但我不認為這些是你真正想知道的事(學生們竊笑)。

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你必須明白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眼前的暴力、動亂等各種恐怖的事情正在進行著,其中有政治的虛偽、戰亂等等,當你看到外境中的這一切時,你的態度、行為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在這種種混亂和困惑之中你是怎麼過日子的,你不覺得這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嗎?你們願不願意談一談這些問題?

先生,我希望你們不要只一味地聽我說,而是要共同思考一下,面對著經濟上的壓力、人口過剩的壓力,人與人變得越來越緊密,大家都擠在一塊兒,因此而產生了更大的暴力、更少的自由、更多的衝動和宣傳口號,以及更高的威權和警力等等。所以,我們到底該如何活在這樣的世界裡?

學生: 我們是不是該依照中道來面對這個世界……

克氏: 妳是不是想說外在發生的事,同樣也在我們的內心裡進行著,因此內外沒什麼差別?如果不想把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那我們該怎麼辦?

學生: 困難在於你無法干預別人的生活。

克氏: 困難在於你不能干預別人的生活,可是別人卻干擾了你的生活,而其實你也干擾了別人的生活。我們不是活在孤立的狀態裡,我們隨時都在相互影響,神職人員、政客、家人、都市裡的人,我們全都是相互依存的,完全無法分隔開來。

學生: 我們是否應該先從自己下手?

克氏: 先從自己下手,這樣就夠了嗎?

學生: 如果每個人都這麼做……

克氏: 每個人都這麼做世界就沒問題了,但你會等別人先改變,還是從自己做起?

學生: 答案不就在你的第二個回答中嗎?

克氏: 是的,但我現在是在問你們問題,所以不要把問題拋回給我。我的意思是你們都還年輕,而老一代的人也都快完成任務該退出了,所以你們能採取什麼行動、負起什麼責任呢?如果你說世界就是我,所以我必須先改變我自己的內心,那麼這是不是合乎邏輯理智的想法?如果世界就是我,而我正陷在牢籠裡,那我該怎麼辦?

學生: 我們什麼也不能做,哪兒也逃不了。有時我們感到挫敗,有時又野心勃勃,或者被洗腦說服,有時又想帶來一點點改變,直到生命走到盡頭。

克氏: 這樣就夠了嗎?

學生: 當然不夠,我只能試著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克氏: 請仔細聽聽其中的困難。我就是這世界的一部分,這世界和我沒有分別,所以我只能從自己做起。我不知道你們是真心這麼想,還是嘴上說說而已?如果你們是認真在思考的話,那麼很快就會面臨被徵召入伍,做出政治上的抉擇,所有的這些外來的拉扯都會讓你朝著特定的方向行動。請仔細聽著,我的行動要如何才能完整地涵蓋生命所有的領域?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一種前後連貫不帶來矛盾的行動。我不能此刻做這個,下一刻又產生矛盾的行為,我必須隨時都是完整的。我必須以截然不同的方式面對整體生命帶來的困擾,否則我會永遠自相矛盾。

學生: 我會試著去尋找中道。

克氏: 啊!中道,可惜中道很可能是最布爾喬雅的路數,

學生: (錄音不清楚)

克氏: 啊!不要說我會這麼做我會那麼做,而是去看看這件事涉及了什麼,你懂我的意思嗎?重點是我們必須始終以和諧的方式去面對整個存在,面對被徵召入伍,面對那些社會運動者、知識份子、宗教人士、家人、我的性需求、謀生等等,我都得有整全的態度,內心隨時都是和諧的,沒有任何矛盾。假設我是一名畫家,除了畫畫之外我一概不關心,很顯然你不能以這樣的態度生活。或者我是一名科學家,我只關切科學事物,然後把自己關在實驗室裡做研究,顯然這也是一種逃避。或者我出家去當和尚,而這也不是辦法。所以我們必須思考,如何隨時都活在整全的狀態裡。

學生: 這是不可能辦到的事。

克氏: 不,不,不要立刻說不可能,讓我們深入檢視一下。

學生: 首先我得承認我是四分五裂的。

克氏: 對,我們的確是四分五裂的,有時我很祥和,有時又充滿憤怒,永遠是分裂的,因此我的行為也是分裂的。我對人又愛又恨,所以我是分裂的,而這麼一來就會助長更多的困惑,因此必須找到一種不會製造分裂的生活方式,對不對?

學生: 這意味著我們什麼事都得投入嗎?

克氏: 等一等,當你說我必須所有事都投入的時候……是否意味著你必須涉入殺人的行業來了解謀殺是怎麼回事?所以我的問題是,在一個什麼都變得專業化的四分五裂世界裡,我要如何才能活出生命的統合性?請不要急著回答我,去看看問題本身。當我說我必須從自己做起的時候,是否意味著我必須這樣我必須那樣,沒有任何矛盾,心中不能既有上帝又有地獄?

學生: 我發現我的心總是在忙碌著。

克氏: 那我們該怎麼辦?

學生: 我必須找到四分五裂的起因。

克氏: 你認為起因是什麼?

學生: 相互對立的企圖心。

克氏: 啊!是的,人為什麼會有相互對立的企圖心?我很想活得平安,但生活卻像個戰場,到底是什麼造成了分裂,請不要把問題向外推,往內看一看自己為何是分裂的。

學生: 因為我們不了解自己。

克氏: 我發現自己是分裂的,因此我要知道原因是什麼。

學生: 因為生命涉及到許多層次的存在。

克氏: 讓我們換一種方式來提問。我不知道該如何活得和諧平衡,如果能活出內在的和諧性,那麼不論做任何事,我的行為舉止都會是祥和的。因此,我的內在不平衡,慾望總是矛盾對立,那麼,我該如何發展出這份生命的和諧性?製造不和諧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學生: 因為我在這件事上面找不到滿足,於是我就跑到別的事情上去尋找滿足。

克氏: 你的意思是不和諧的原因是心中不滿足。大部分人的確是不滿足的。由於我不滿足,所以要尋找令我滿足的東西,譬如房子、家、工作等等。我以為只要找到了令我滿足的對象,我就會快樂起來,可是,真的有滿足這種東西嗎?我的內心總是想變成另外一個東西。表面上我對我的房子和家人好像很滿意,但內心裡一直渴望有別的可能性。

學生: 人總是想藉由外在的東西來圓滿自己。

克氏: 是的,我知道我的內在是不滿足的,我也知道暫時獲得滿足很容易,可是幾年之後我又不想要它了。所以我不能藉由滿足來扼殺不滿足的事實,因為它就像火焰一般能夠讓我繼續燃燒。如果我用暫時的滿足扼殺了它,它就會熄滅,而我就會死亡,所以我必須讓它繼續燃燒。這意味著永遠不追求被滿足。如果一位畫家對自己的畫很滿意,那麼畫家本身就不見了,所以你必須一直工作下去。因此,我如何能夠讓這火焰繼續燃燒,而不進入暫時的滿足中。

學生: 那表示我不能把自己搞得太累。

克氏: 是的,不能在生理上把自己搞得太累,而且要去弄清楚生命中真有所謂的「滿足」和「安全」嗎?安全這東西真的存在嗎?

學生: 根本沒有所謂的滿足或安全這種東西,譬如你擁有了一棟房子,幾年後你又想換更大的房子,然後你又會對自己說:時間是真實的嗎?

克氏: 好,當你說時間是不存在的時候,那麼這是一種理論還是你真實的感受?時間是不真實的,意味著沒有明天。請放慢一點,深入地探索下去。我說的是心理上沒有明天。時間如果是不存在的,那麼就沒有明天也沒有所謂的過去了。讓我們再退回去一點,那我究竟要怎麼做才能夠不分裂,時刻活在和諧中?因為這個世界是四分五裂和失序的,大家都活在極度的不和諧中,而且沒法逃避它,那麼我該如何發展出內在的和諧性,而且無論做什麼都是平衡的?

學生: 所以我們必須以和諧的方式跟這個不和諧的世界共處。

克氏: 先生,就像你剛才所說的,我們必須從自身做起。如果我能活出心中的和諧性,我就能夠為這個世界做些好事,而且行為舉止永遠會是平衡祥和的。不是偶爾做到,而是一直都保持這樣的狀態。因此,我如何才能去除內在的不和諧,從混亂中解脫出來。

學生: 我們必須去除慾望。

克氏: 她說我們必須去除慾望,聽起來好像是牧師說的話,他們總是說不要去看女人,不要看那些美好的東西,除了聖經以外都不要看(笑聲)。因此,當你說不要有慾望的時候,你就得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說。因為你知道慾望會帶來衝突,但如果了解了慾望的本質,是否就能從其中解脫出來?就像你了解了一台機器一樣,從此就不怕它了。所以,我必須想辦法了解慾望是怎麼回事,而且當慾望帶來衝突的時候,我必須明白它。我必須弄清楚慾望是什麼。我發現自己今天渴望這個東西,明天又渴望那個東西,於是就產生了自相矛盾的欲求,但如果你說我不能有慾望,那麼我就得閉上眼睛活成一個死人,因此我必須了解慾望是什麼,這樣我就不怕它了。那麼慾望是如何產生的呢?不要去猜想,觀察一下自己就會明白了。

學生: 我想要擁有某個我沒有的東西。

克氏: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再深入探索一下。

學生: 我渴望擁有一個當下所沒有的東西。

克氏: 那麼這份渴望是怎樣產生的?先生,你剛才講了一句非常符合真相的話:你沒有某個東西而渴望擁有它。例如你看見一幢大房子,而現在住的房子很小,所以渴望擁有個大房子。請問那一刻你心中發生了什麼?探索的速度請放慢一點,你就會明白了。你看到別人的大房子有個美麗的花園,於是拿它和自己又小又醜的房子做了比較與衡量,於是產生了不滿足,很想換個更舒服的大房子。

學生: 房子越大越好。(笑聲)

克氏: 我們現在是要弄清楚慾望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學生: 慾望是不是源自於記憶?

克氏: 因為想起了自己的小房子,於是產生想要擁有一幢大房子的慾望。當你在心中就大小房子做比較時,內在發生了什麼?先是覺知和看見,接著做了大小的比較,然後心中出現了擁有大房子的快感,接下來就產生了慾望。先是透過視覺產生感知,然後是比較和記憶,接下來是快感和擁有的慾望,

學生: 我必須……

克氏: 不要立刻說我必須怎樣,仔細往內看一看。假設你的心智非常優秀而我很笨,於是我說我想擁有像你一樣的智力,為什麼?因為我認為一旦擁有你這樣的智力我就會很棒,然後擁有的慾望就產生了。我看到外面有一輛很漂亮的汽車,我看見它並且觸摸到它,於是快感便產生,擁有的慾望也出現了。清楚了嗎?接下來又會是什麼?

學生: 於是我就開始一直想著它。

克氏: 這又意味著什麼?

學生: 我會想辦法得到它。

克氏: 你想得到它是因為你認為它會給你帶來快樂,也就是說,朝思暮想能夠帶給你一種快感。譬如心中一直想著性這件事,也能帶給你快感,

學生: 但是我還沒得到它啊!

克氏: 我們現在說的不是如何得到一幢大房子,而是要檢視慾望是如何生起的,大房子的事我是幫不上忙的(笑聲)。但產生慾望有什麼不對嗎?我看到一輛美麗的汽車,美好的大樹、畫作、房子、男人或女人,這有什麼不對嘛?不對的是接下來就會產生痛苦和麻煩。

學生: 如果我得不到它的話。

克氏: 我問的是煩惱起自何處?

學生: 當我渴望擁有它的時候,問題就產生了。

克氏: 為了擁有一幢大房子,我開始掙扎著想要賺更多的錢,甚至可能去偷或搶。請問這份不滿足感是如何產生的?當你只是老實地生活在你的小屋子裡時,你本來沒什麼事,一旦看到那幢大房子,起了比較之心,你就會告訴自己你必須擁有它。

學生: 眼前的事實是我住在一棟小房子裡,而非事實是「我想要一幢大房子」。

克氏: 如果只是看著一輛漂亮的汽車,那是沒什麼問題的,那麼造成問題的究竟是什麼?

學生: 我排斥自己已經擁有的。

克氏: 這是問題所在嗎?假設我看到了一輛很棒的汽車,而我就此打住,那就沒事了,對不對?因此我們要探索的是慾望、不滿足以及造成不滿足的原因。

學生: 是記憶造成了這一切。

克氏: 為什麼記憶會造成這一切?如果你心中完全沒有念頭,只是看著那輛車,你會產生慾望嗎?

學生: 因為你看見它很漂亮。

克氏: 你看見它很漂亮,然後就結束了,這樣就不會有慾望,所以助長慾望的是什麼?

學生: 思維。

克氏: 思維就是一種比來比去的念頭,思維會助長慾望,因此不幸就開始產生。是思維讓我設想到擁有了之後的快感,所以現在我明白了慾望是因念頭而生起的。

學生: 你所謂的念頭是什麼?

克氏: 對你而言念頭是什麼,或者思想是什麼?這是我帶給你們的挑戰。

學生: 思想是因感知而生起的。

克氏: 思想到底是什麼?我問的是思想本身是什麼,而不是思想是如何生起的。如果你們對一件事很熟悉,通常會很快給出答案,但如果你不知道從這裡到那裡有多遠,那麼你就會遲疑一下。請問,在遲疑的時候你的內在發生了什麼?

學生: 我會去尋找答案。

克氏: 當你尋找答案的時候,你會怎樣?

學生: 我會搜索我的記憶。

克氏: 當我問你從這裡到莫斯科或巴黎有多遠時,你遲疑了一下子,因為不知道答案,那時你的內心發生了什麼?由於你不知道答案,所以停在了問題和答案之間,但內心是一直在尋找和質問著,也就是一直在思考,對不對?假設我問了一個沒有人能回答的問題,那麼你的答案會是「我不知道」,所以我現在問你思想是什麼?思想就是問題和答案之間的空檔。我的腦子在其中試著回想起一些東西,如果想不起來什麼,我就會說我不知道。因此,思想就是源自於過往記憶的反應,如此而已,對不對?就像是一台電腦一樣,你問它一個問題,它給你一些答案。因此,慾望一向會帶來痛苦,因為求不得是一種苦,所以我不能有慾望,但是我向內一檢視,卻發現慾望原來是思想造成的。因此,我要如何不分裂不矛盾地活在世上?由於我已經發現不滿足完全是思想造成的.......

學生: 於是我試著去忘掉…。

克氏: 不,我不能忘掉,我必須訓練我的腦子,否則擁有它又有什麼意義。我必須非常清晰、整全及合乎邏輯地推理,而我明白了思想會助長不滿足和痛苦,以及種種的衝突和矛盾,那麼我如何才能平衡和諧地活在世上?

學生: 你要控制你的念頭。

克氏: 你說要控制念頭,那麼那個在控制念頭的存有又是誰?那個存有不就是思想本身嗎?當你控制思想的時候衝突就產生了,對不對?如此一來,你立刻喪失了平衡與和諧。

學生: 那你為何不停止思考?

克氏: 你真的能停止念頭嗎?難道不需要先了解念頭或思想到底是什麼?去認識一下思想的源起是什麼?一旦全盤了解了它的機制作用,那麼它自然就會止息下來,而且只有在必要時才運作。當我開車時,我必須讓頭腦保持清晰……

學生: 理解難道不是一種思維活動嗎?

克氏: 你所謂的理解是什麼?理解是怎麼發生的,我剛才說念頭會助長慾望、不滿足以及煩惱,而你說我已經了解了,對不對?那麼你所謂的了解是什麼,你是理解了字面的意思,還是情感上也了解了?因此你是先聽到了話語,然後頭腦將它轉譯成一份認識,接下來就說:我理解了這些話的意思,而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學生: 了解意味著我把這件事完成了。

克氏: 但這又意味著什麼?我現在談的是由那份理解所產生的感受。當我完全了解了之後,我就會依照它來採取行動,了解和行動是同時發生的,因此看清楚的洞見本身就是行動,也就是一種徹底的領悟。我一旦徹底認識到危險,就會立即採取行動。

學生: 沒有任何念頭,立刻採取行動。

克氏: 慢一點,數千年來的經驗談告訴我要對眼前的那條蛇保持警覺,因此思想是早就存在的,而我已經牢牢受其制約。國族主義和它帶來的制約已經存在太久了,但是我卻看不到它的危害。我看不見我的國王、我的政府、我的國軍、我的國家之類的概念的危險性。這些概念會帶來界分,所以是有破壞力的,但是我無法立即看到。由於我看不到,所以只能仰賴別人告訴我什麼是危險的,因此我發現我是宣傳口號的奴隸,我是別人告訴我的訊息的奴隸,因此我有可能活出和諧性嗎?只有當我了解了一切事物之中的危險因素時,我才有能力活得和諧平衡。只有當我明白了國族主義是危險的,軍隊是危險的,帶有界分性的宗教是危險的,階級偏見是危險的,而且是按照這份領悟去行動時,和諧性才會出現。因此,理解與行動是分不開的。我看到了野心、競爭性、忌妒的危害,而且有了深刻的了悟,這時心中就不再有衝突矛盾。如此一來,我就能和諧平衡地活著。如此一來,我的行動就能永遠保持真實正確。你們看,探索了這麼久我們才有了這份認識,接下去的問題就是你們能付諸實踐嗎?否則探討又有什麼意義?如果只是想從字面上理解一下就算了,那還不如去查字典好了。

學生: 為什麼如此簡單的道理我們都弄不明白。

克氏: 因為我們看不見,因為沒有覺察到其中的來龍去脈。因此,你們必須不斷地覺察自己。當我們說要從自己先做起的時候,其實意味著要保持對自己的覺知,那什麼是覺知呢?如果我對你有偏見,我可能覺知到你嗎?我的偏見會讓我產生投射,而它就會阻止我對你的觀察,因此覺知意味著我必須意識到自己的偏見,一些喜歡或不喜歡的念頭,一些自我制約,例如我是荷蘭人、印度教徒、佛教徒、穆斯林等等。要想覺察就不能否定什麼。我不能否定這個麥克風的存在,因為它就在我眼前。我不能否定我所看到的自己內在的活動,也就是說我必須無揀擇地覺察它們,而不能說我要保留這個我不要那個。因此保持覺知意味著毫無揀擇地覺察一切,我不能說這個很美好,那個我不想要,對不對?我只是看著而沒有評斷,我真的能只是看著而沒任何評斷嗎?你能夠看著自己內在的暴力,不加以任何評判嗎?我只有在沒有二元對立的情況下才能看到真相,也就是說只有在非暴力的理想消失時,我才能看見暴力的全貌,我真的能辦到嗎?我已經受到各種理想主義的制約,而這會阻礙我認清暴力,如果能拋掉一切的理想標準,我就能打破所有制約。這麼一來,心智就能自在地觀察,所以心智是有可能獲得自由的,而且有可能不再是環境的奴隸。

學生: 我知道眼前的麥克風是可以被觀察到的,但國家主義要怎麼觀察呢?

克氏: 國家主義是一種主觀的內在認定,那麼我要如何向內去觀察它?等一等,誰又是那個要對它進行觀察的人呢?我想要看看它,看看其中的感受,但是在我進行觀察之前,得先弄清楚這個觀者究竟是誰?這個在觀察的存有和國家主義有區別嗎?如果觀者即是被觀的對象,那麼我該怎麼辦?而我已經認清國家主義是一種制約,因此一個受到制約的東西正在看著它自己,那不正是一種制約嗎?所以我該怎麼辦?我必須找到出路,必須有一條可以出去的路。當我說我必須去掉這些國家主義的想法時,我已經在製造界分和對立了,是不是?我先是產生了想要去掉它的念頭,然後這種想法突然消失了,因為我看見了譴責和接納是同一回事。

學生: 這代表我不再有比較之心,不再有衝突。

克氏: 不再有衝突意味著什麼?不再有衝突代表製造衝突的那個觀者不見了,請問這時發生了什麼?

學生: 和諧出現了。

克氏: 不要用猜的,和諧出現了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衝突不見了。慢慢來,你們就會明白的。國家主義的概念在我很小的時候已經被灌輸進來,而我現在看見了它的危害,因為它會造成人和人的對立及爭戰。起先我想去除掉這個概念,而且和它鬥爭了很久,但現在我完整地看清了它的一切,我發現那位渴望去除它的人和國族主義是同一個東西,於是造成對立的元素就不見了,那麼請問,內在究竟發生了什麼?當你不再鬥爭或接納什麼的時候,衝突便消失了,於是和諧性就出現了。當你既不接納也不鬥爭時,你就徹底解脫了。當你在戒除一種習慣時,請問和習慣鬥爭的那個人是誰,它不也是一種習慣嗎?所以你是用一個習慣去對抗另一個習慣,於是戰爭就出現了。但如果你試著去了解所有習慣的真相和來龍去脈,你自然就能從其中解脫出來,得到內心真正的自由與和諧。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5日凌晨00:16,新月日食发生在射手座23°08′,聆宇与心灵自由合作的【聆宇占星基础课】选择在这个时间踩着宇宙的鼓点上线。这篇推送是第二讲的文稿及试听。

*本课程全价599元,上线优惠期两个月,至2021年2月15日前限期优惠价499元,之后恢复全价599元。

初学者常见问题一网打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