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轻松教会你中医阴阳辩证
1周前
阴阳辩证是中医治病的理论基础,读懂的阴阳辩证,分清人体中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什么是阴虚,什么是阳虚,那些药材属阴,那些药属阳,那么,你的中医就算入门了。
一般来说
凡有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功能等属性的,都属于阳的范畴;
但凡静止、内在、下降、寒凉、晦暗、物质等属性,都属于阴的范畴。
由此可见,阴阳的基本特性,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
应用:给疾病分门别类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在阐述人体结构时:
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
因其功能以静为主;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属阳,
因其功能以动为主。
五脏之中又可根据其位置分为阳脏(心、肺)和阴脏(肝、脾、肾),每一脏腑之中又可将其功能归为阳,而其物质归为阴。此外,经络亦可分为阳经、阴经等等。
阴阳还可以用来概括人的生命活动。其中,人体的物质基础属阴,而生理功能活动属阳,二者互相依存。生理活动以物质为基础,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如果人体的阴阳不能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的生命就会中止。
最后,阴阳还可以用来说明人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发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致。阴阳失调的表现形式很多,可归纳为阴或阳的偏盛偏衰,以及对另一方的累及等,这些可统称为“阴阳不和”。
所以对于任何疾病,无论其病情如何复杂多变,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诊断,用调和阴阳的方法来治疗。
中药的阴阳区分
在决定治疗原则和临床用药时,要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
一般来说
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
味酸、苦、咸者属阴,
味辛、甘、淡者属阳;
具有收敛、沉降作用者属阴,
而具发散、升浮作用者属阳。
在临床用药时,应当根据疾病的阴阳性质决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来决定用药。
阴虚,中医名词,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身体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对这些正反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
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
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
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
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
阴阳辩证
阴虚则阳盛,阳虚则阴盛,阴阳皆虚,则生命危险了
一、阴证:
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二、阳证:
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此外,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这些病证的名称中虽然都有阴阳,但实质上都是以虚证为主,应属阴证。
三、阴虚:
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四、阳虚:
由于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五、亡阴:
汗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面色潮红,
畏热,舌红而干,脉虚数而无力。多见于大失血或脱水的病人。
六、亡阳:
冷汗出,恶寒,手足厥冷,气息微弱,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多见于休克的病人。
不看的原因确定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对中医不感兴趣对中医保健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