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路157号陈夔龙旧居
陈夔龙旧居位于成都北路江阴路口,原称为瑜伽精舍,有相同四幢花园式洋房,建南北高架时拆去二幢。 江阴路157号院外附房
地址 | 弄名 | 结构 | 建造年份 | 式样 | 房屋 | 建筑面积 |
成都北路江阴路口 | 瑜伽精舍 | 砖木二层 | 19世纪末 | 花园式里弄 | 4幢 | 2152平方米 |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2805190000192 陈夔龙旧居民国南京东路街道
陈夔龙(1857年—1948年),又名陈夔鳞,字筱石,一作小石、韶石,号庸庵、庸叟、花近楼主,室名花近楼、松寿堂等,清末民初著名政治人物。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原籍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同治十一年(1872)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十二年(1886)中进士。起于寒士,官运亨通,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历官顺天府尹、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直隶总督。宣统元年(1909)调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张勋复辟时任弼德院顾问大臣,曾反对废除科举。1912年陈夔龙告假辞官,结束了官宦生涯退隐上海。1948年逝世,葬于杭州三台山麓。
1912年陈夔龙告假辞官,结束了官宦生涯退隐上海。住在孟德兰路(今江阴路)157号,过着寓公生活。袁世凯出任总统后曾力请陈夔龙出山,但他认为袁世凯是个欺君罔上的小人,不屑与之为伍。而当民国的官则意味着背叛故主,因而都拒绝未作答复。据报道,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第一次到上海时,曾亲自到陈夔龙家里拜访、慰问。
陈夔龙平时深居简出,少与交往,悠闲地在家组织诗社——“逸社”,常与一些晚清遗老中有名望的诗人聚在一起,吟诗作赋,聘拳术大家孙存周做家庭教习,不时打打麻将,饮酒听戏,游山玩水。陈夔龙白天读书吟诗,打坐养生,练习拳术,傍晚就走出家门散步,由家人陪护,一群孙辈尾随嬉戏,从成都路绕到威海卫路,再从重庆路折回孟德兰路家中,这样围着宅子闲走半个多小时。天长日久成了孟德兰路上一道风景。周围邻居见到耄耋老人散步,又有老小家人前呼后拥,都啧啧称赞先祖有寿有福。若是几天不见老人身影,就会关切地打听“老太爷怎么不出门了,是生病了吗?”陈夔龙就是这样在众人敬仰和关注下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于1948年8月18日寿终正寝,当年下葬杭州右台山麓
韩箐清本名韩德荣,原籍湖北黄陂六指街郑田村,1931年10月19日出生于江西庐山,歌星、影星,作家梁实秋之妻。1994年8月10日,韩菁清去世,年仅63岁。韩菁清的父亲韩惠安是湖北的大盐商。她父亲买房子,不是一幢一幢买,而是一条街一条街地买。她的父亲在上海市中心江阴路买了花园洋房,她6岁时从湖北来上海。1949年,她随父亲从上海迁往香港。韩箐清住瑜伽精舍有12年。
菁清在下嫁罗密欧前,生活之多姿多彩是不可否认的。抗战胜利后,常往瑜伽精舍,探菁清者中有所谓“一文一武”,文是上海市长吴国桢,武是上海警察局长宣战吾,两人偶然相逢于韩家后门外,俱俯首作尹邢之避面,菁清的男朋友永远走后门呢。梁实秋少壮时友好原毓任“教育部长”时,对韩献新诗一首,用彩笔绘写在水彩画纸上,有字有画,故称“绘写”。菁清为配精美镜架。她曾问我此诗如何?即以“有趣”两字报之,略去“肉麻当”三字了。菁清中学还未毕业。且曾入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算是读了一学期,则凭顾氏的面子了。
陈夔龙(1857年—1948年),
我的更多文章:
-
(2017-08-26 20:36:23)
-
(2017-08-20 22:11:58)
-
(2017-08-13 23:15:16)
-
(2017-08-09 22:28:25)
-
(2017-07-31 23:13:38)
-
(2017-07-27 20:28:52)
-
(2014-09-17 15:55:31)
-
(2014-09-16 16:17:46)
-
(2014-09-15 15:33:11)
-
(2014-09-14 17: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