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小麦播种多少种子合适?农技专家:掌握4个特征,晚播也高产

俗话说,“白露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对于黄淮地区的小麦种植户来说,今年的连续阴雨天气,至今仍在继续,收获的玉米田何时能够翻耕,小麦能否赶在霜降前后进行播种,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农村人常讲,“天耽误不算耽误,人耽误才叫耽误”,就是说只要不是人为耽误播种季节,就不会对小麦最终产量造成太大威胁,播种的早晚,种植户可以通过增减播种量的方式,来进行调节,从而为小麦未来的产量,打下科学的坚实力量。

对于小麦播种量,每个种植区域都有自己的习惯标准,即便是同一个村子,也会有不同的播种量出现,至今也没形成一个固定的亩播种量标准,以至于每年小麦播种季节来临之前,很多种植户都比较迷茫,深怕播种量少了,分蘖不了有效亩株数,会影响最终的产量,播种量大了,既浪费种子,又担心小麦旺长倒伏,同样会对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那么,一亩小麦播种多少种子最合适,小麦播种的标准又是什么,影响小麦播种量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对此,我们请教了当地知名农技专家张彦怀老师,据张老师介绍,小麦播种没有固定量,这需要种植户根据小麦种子特性、土壤特性和、季节特性和管理特性4个方面进行灵活调控。

1、小麦种子特性决定播种量

分蘖力比较强的小麦种子,在正常播种时期内(黄淮冬小麦地区10月5日-20日)播种量18-22斤,分蘖能力较弱的小麦种子,在正常播种时期内,亩播种量应在25-30斤之间。

2、土壤特性决定播种量

对于黄淮小麦种植区来说,土壤大致分为沙土质和黏土质两类,就播种量而言,沙土质土壤团粒结构较小,有利于小麦种子萌发,因此可适当减少亩播种量,一般建议18斤左右。

黏土质土壤团粒结构较大,土壤密度也大,虽然有利于保水保肥,但不利于小麦种子萌发,因此要稍微增加一些播种量,正常季节播种,每亩需小麦种子22-30斤,秸秆还田的地块,播种量也应适当增加。

3、季节特性决定播种量

小麦在适播期内播种,根据小麦品种及土壤特性不同,每亩按照正常18-30斤播种即可,如果小麦过了最佳播种期,每推迟10天,就要增加5-10斤播种量。

如2018年,安徽省亳州市部分地区由于持续干旱,小麦种植一直推迟到11月上旬才开始播种,就是采取了加大播种量的方式,来年小麦同样取得丰产。

打破了以往农村老人常说的立冬不种麦的农谚,这是因为近些年气候变暖导致,总体上说,小麦种植宜晚不宜早,适当晚播会减少小麦旺长现象,减少发生冻害的几率,但若在播种条件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在10月20日前后进行播种。

4、管理特性决定播种量

当地有个乡镇,每年小麦种子亩播种量都在40-50斤,按照“斤种万苗”的说法(在麦种千粒重40克的前提下,计算出每1斤种子,就有1.25万粒小麦,按出苗率85%计算所得),即便以最低播种量40斤计算,每亩播种就达到了40多万粒,超过正常播种量一倍还多。

众所周知,小麦播种量过大,除增加种植成本和不利于小麦分蘖外,还容易造成田间小麦植株密度过大,透风性较差,从而为小麦倒伏和病虫害发生埋下了伏笔。

明知如此,为啥农户还愿意这样做呢?

这是因为当地是外出务工大镇,据农户表示,“有钱买种,没钱买苗”,当人们抽空回来收获玉米,再整理好田地耩(播种)好小麦后,就又踏上了外出打工的旅途,也就是说,小麦种到田里,外出打工的人家,不到收获小麦就不会再回来了,即便遇到干旱气候,也不会回来浇水,这样的种植方式为粗放式种植。

由于担心小麦出苗或分蘖不好,只有采取加大播种量的方式,来弥补可能出现的潜在减产风险,即便在正常年份,虽然分蘖少,但亩株数没有减少,产量依然不低,前提是没有自然灾害的前提下(风雨所致倒伏或病虫害爆发)。

通过以上分析,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小麦每亩播种多少斤的问题,应该就迎刃而解了。

总结:“分蘖力强的种子少播、分蘖差的种子多播;沙土质少播、粘土质多播;播种早少播、播种晚多播;精细管理田块少播,粗放管理田块多播”,只要大家按照这个原则进行播种,哪怕因气候因素造成了晚播,也不会影响来年的小麦产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