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视角下的亲子关系——如何把握最佳相处距离

编者按:国际著名的两性和婚姻关系治疗师和导师,莎兰·汉考克说:人类的创伤基本都可以归为这两类——亲近需要没有满足的创伤,疏远需要没有满足的创伤。

前一种创伤,即遗弃创伤,后一种创伤,即吞没创伤。

到底什么样的关系和距离才是最佳的亲子关系,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天这篇文章希望或多或少给到各位一些启示。

01

生命

从一声啼哭开始

从吸进第一口空气,一个崭新的生命故事正准备上演。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会遇见、体验并消化两种对立的经验:

好的经验,源自于成功的哺育,与母亲温暖的身体接触;

不好的体验,源自于孩子体验到分离、被遗弃、饥饿、尿湿和冰冷的感觉。

这两种经验是形成一个人爱与恨的基础。

在爱恨交织的情感体验中,如何处理分离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形成安全依恋的关键。

安全的依恋关系像是孩子内心中的安全堡垒。如果父母能够在现实环境及孩子的心目中提供安全堡垒,孩子便能勇于探索外在世界,并能在遇到危险时立刻回到此堡垒寻求安慰和保护。

当孩子这样的分离经验越来越多时,就能逐渐看到这个世界存在着许多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这个时候,他既能看到自己,又能看到他人;既能看到一个人好的部分,又能看到一个人不好的部分;对待一个人的感觉也是有好有坏,有爱有恨的。

事实上,人一辈子都在爱恨交织的情感体验中循环往复,如果能够整合好与坏、爱与恨,了解所恨即所爱,所恐惧即所依赖,便是一个人成长的开始。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爱、恨、嫉妒、羡慕等情感的处理和涵容是非常重要的。

母亲一方面要能享受孩子对她的迷恋,同时又不能出现诱惑的行为;

父亲应该平静地接受孩子对母亲的迷恋,不必感觉被威胁,并随时准备好做儿子的榜样,同时接纳儿子对他的攻击渴求和贬低。

02

正确看待个体化分离

可能很多人以为我们是在青春期才与父母分离,但实际上这个过程在婴幼儿期就开始了。

自闭期

第一个阶段是自闭期,从出生到两个月,婴儿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睡眠,处于原始自恋的状态,他只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不关注这个外部世界。有少部分人可能一辈子都处在这样一个混沌的状态,比如说自闭症。我们很多人都会羡慕婴儿,以为很安逸,希望自己像他们一样吃了睡,睡了吃。但实际上,初生婴儿的焦虑是很强的,长时间的睡眠,除了生理的需要外,也有心理的需要,就是降低焦虑值。

共生期

如果说出生前两个月、整天睡觉的婴儿,像是鸡蛋一样的封闭状态,那两到六个月的共生期就有点像蛋壳开始破裂的这样一个状态。婴儿从这个时候开始和外界有联结,主要的联结对象是母亲,或者是说执行母亲功能的那个人,比如说带孩子的保姆,或者是外婆、奶奶这样一个实际的抚养人(心理上的“母亲”)。在这个阶段呢,婴儿与母亲处于一种共生融合的状态,就像一个连体人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够理解,比如说婴儿吃奶的时候,好像等一下都不行,会拼命的哭。因为婴儿认为乳房是他自己的,想吃的时候随时可以吃,所以稍等一下,他都耐受不了,这个阶段的婴儿是没有这种延迟满足能力的。婴儿意识不到,乳房是长在另外一个人(母亲)身上的,可能那个人很累,可能那个人刚刚下班等等。这种共生的状态,对这个阶段的婴儿来讲是很正常,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可能有一些人,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这种状态,比如啃老一族。他们虽然早就长大了,但是还是想要什么就会理直气壮找父母要。他认为父母的钱,或者一切都是自己的,依然认为自己和父母是共生融合的,就像一个连体人一样,潜意识可能有这样的一个想法。

分化期

6个月到24个月,这是分离个体化的一个时期,也是我们孩子内心开始有独立意识的重要时期。

一般孩子在6-10个月的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加上记忆力增强,所以孩子这个阶段开始观察陌生人。这有很积极的意义,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需求。当然,他同时也开始向外部世界有更多的探索。

这个阶段,母亲的心情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为孩子开始独立而觉得压力减轻,但是另外一方面她也为共生的消失而难过。简单一点就是说,她觉得孩子没有像以前那样需要自己了,有一些母亲这个时候开始工作,或者是计划其它的生活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开始部分的分离,在亲子之间留出一些空间来。

10到第16个月是实践期,孩子开始学走路和说话,从空间距离上开始分离。这个时候特别喜欢玩“躲猫猫”游戏,从心理象征意义上,是孩子从与母亲的融合中逃离,所以如果母亲找不到孩子们,他们就会得意洋洋、哈哈大笑。但是有的母亲还是想融合,因为可以满足大人的依恋需求。正常来讲,孩子大了,我们要允许他们远离我们,因为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表现。我们的依恋,大部分应该从夫妻关系中得到满足,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一个核心,但是夫妻关系有问题的家长总想跟孩子更紧密。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有时候会发现孩子摔倒了,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时候,身边没有大人在,孩子反而不怎么哭,思考一会就自己爬起来了。但有一些由老人带大的孩子,孩子稍有磕磕碰碰,老人家马上跑上去抱起来,甚至还会不停的打地板说:坏死了,把宝宝摔倒了。其实每当这个时候大人要特别分清楚,我们的帮助孩子的行为是有助于他成长,还是有可能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当然,如果孩子受伤了,或者在交通要道,需要马上把他抱起来,否则会有危险,这种情况我们当然要去抱。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自己能够爬起来,我们要等待,也可以在旁边多鼓励他。如果说他能起来,然后你偏要去抱,那有可能是出于我们大人的一个需要,当然也满足了孩子遇到挫折想退到母亲怀抱的需求。有的时候,妈妈可能忍受不了孩子摔倒哭泣带来的焦虑,生怕自己是个坏妈妈。但是实际上,做足够好的妈妈就可以了。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可能听过英文叫good enough mother,翻译成“60分的妈妈”。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要马上去回应孩子,给到孩子“恰到好处的挫折”,其实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有助于孩子从全能自恋和共生融合的状态里走出来。

再比如我在做家庭关系治疗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年轻夫妻吵架的时候会向父母求助,有可能夫妻吵架会变成四个老人在吵。但是,这样能够帮助孩子处理好夫妻矛盾吗?显然不太可能,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这个关系进一步的恶化,这些就是和父母的分离个体化没有处理好的表现,也就是我们说的低分化,或者是分化不良。

到了16至24个月就是整合期了,孩子意识到自己要真正的和妈妈分离了,激发了孩子的孤独感,他反而会更依赖母亲,这个阶段的一个特点就是亲密和分离交替出现。通常孩子会喜欢和妈妈躲猫猫,让妈妈躲起来,看不到,然后妈妈又出现了,或者自己躲起来,把眼睛蒙住了,以为妈妈就看不到他了,然后很开心的让妈妈来找自己。这充分体现了孩子的矛盾心情,就是又想分离,又想融合。很多游戏之所以在某个阶段特别受欢迎,是因为它符合了那个阶段孩子的一个心理特点。母亲要理解孩子这种纠结的心态,稳定而温和地和孩子相处,鼓励他勇敢地成为独立的个体。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形是,孩子和小朋友在玩滑梯,会时不时的回头看妈妈在不在,如果在他就会投入的玩,如果不在,就会没有心思玩,一直找到妈妈为止。这个画面也很有象征意义,人长大以后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比如说我们确信内心和妈妈比较亲密,我们内心是有爱的,我们就会专心奋斗和发展,就像孩子专心玩滑梯、去探索世界一样。但是,如果我们找不到妈妈,可能我们就不想玩滑梯了,我们不想去奋斗了,或者说奋斗不会成为你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你可能一辈子都在找妈妈。

比如说有些人会在婚姻中找妈妈,夫妻关系会变成母子关系,或者是父女关系。如果说对方是一个安全依恋型的,很稳定,无论你怎么折腾,他都可以像妈妈一样的无条件的关爱你,让你安全稳定下来,在婚姻中得到得到疗愈,的确有这样的情况。但是也有更多的情况是,对方没有做好这样生活的长期思想准备。也许在初期,比如说你很美,你很帅,或者你很有钱,可以让这个关系得到暂时平衡;但是如果说你一直不成长,一直需要对方照顾,时间久了,对方也许会觉得累,想去找另外一个成年人来平等谈恋爱,互相关爱,这就会造成所谓的出轨或者是离婚等等。

24到36个月,建立客体的恒常性,这个阶段孩子知道母亲是稳定存在的,不管母亲是否在跟前。如果前面的阶段都顺利的话,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母亲的存在和关爱是很有信心的。比如,很小的孩子,如果他特别想要眼前的某个东西,我们假装说“嗖,飞走了,不见了”,他可能就不找了,因为他以为真的永远消失了。但是大一点的孩子就没这么好骗了,他会一直坚持把这个东西找到,这就是客体恒常性的意思。说到这里提一下,家长们经常担忧的:上幼儿园会哭很长时间。这是分离焦虑,原因可能是他跟家人关系密切、舍不得分离,可能这个孩子敏感多思,可能孩子接触外部环境少、比较害怕等等。但一般来说,三岁入园是符合孩子心理发展阶段的,比如我们说的客体恒常性;所以如果妈妈温和地坚持,一般来说孩子都会顺利度过这个分离焦虑的时期。

03

带着爱放手

进入青春期后,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会如何通过亲近父母而感觉到自己的特殊性和可爱性,但又不至于太亲近,免得有被吞噬的感觉;他们也学着如何尊重人际关系的限度,而不会觉得被排斥;学会如何容忍嫉妒,而不会觉得被它所吞没,或用它来毁灭他人。

孩子对于依恋关系以及丧失的处理方式和感觉,会影响到他情绪发展。处理情绪的能力也会决定一个青少年是否准备好面对青春期的风暴。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过去发展经验的延续,但同时也是未来的发展契机。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其实就是低分化的文化,比起西方国家的亲子关系,我们和原生家庭更紧密。而且中国自古就强调集体主义,这个也是我们要面对和接纳的一个文化。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过于极端的都是要打问号的,就像龙应台所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最后送给所有家庭一句话:我们近一点吧,因为我们都需要爱,但是不要近得分不清楚哪个是你,哪个是我;我们远一点吧,但是不要远得在我们彼此需要的时候,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End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