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湿热类型不同,灸法各异

▼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我有一个比较疑惑的问题。就是有人说是寒湿问题,换个医生人家说我是湿热问题,请问寒湿和湿热到底有啥不同?应该如何艾灸呢?

寒湿,指的是寒邪和湿邪,结合后的产物;

湿热,指的是热邪和湿邪,结合后的产物

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包含了湿邪,也就是我们常见说的湿气。不同的是一个偏寒,一个偏热

具体两者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症状,我简单说说

1

寒湿vs湿热

1首先,湿邪的问题,一般有内外两个因素。外因就是外界的湿气侵袭人体;内因就是脾胃运化能力较弱,导致对于水的运化能力降低,导致体内水湿之气凝聚和停滞

2.其次,寒邪和湿邪,皆为阴邪,阴邪入体,损伤体内的阳气,湿气归于脾胃所运化,所以寒湿入体,最先损伤的就是脾胃之阳气。

脾胃阳气受损,则脾胃运化能力降低,导致稍微吃点东西,感觉腹部胀满,稍微吃点凉,容易出现腹泻,腹痛等问题。甚至导致恶心,呕吐等问题

3.最后,热邪和湿邪,湿邪是阴邪,热邪肯定阳邪。所以,湿热入体,它首先损伤的是脾胃之阴液,阴液对于身体是起到滋养的作用,比如血液滋养皮肤,皮肤就有光泽有弹性。

脾胃之阴液受损不足,脾胃运化食物,食物糟粕转化为大便,此时阴液不足,容易导致大便干结,便秘。口中唾液也是阴液一部分,脾胃之阴受损,也容易出现口干的问题。并且此类患者一般舌苔泛黄居多

4.所以,看一个人是寒湿还是湿热,要看具体的病症表现。

寒湿问题,我们一般健脾胃,扶阳气,祛除湿邪。湿热问题,一方面健脾祛湿,另一方面还需要滋养阴液

2

寒湿灸法

1.寒湿问题,推荐艾灸:神阙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

2.湿热问题,推荐艾灸:曲池穴,阴陵泉穴,内庭穴

3.神阙穴

位置:就是我们的肚脐

释义:这个穴位正对着的背部是命门穴,命门穴内蕴命门之火,也是肾阳。人体背部属阳,腹部属阴,所以艾灸这两个穴位,可以起到调和阴阳的效果

同时,肚脐是胎儿在母体之中获取营养的通道,也就是获取先天之精的地方,胎儿出生后先天呼吸停止,开始后天的呼吸。

所以艾灸此穴可以起到滋补先天的效果,灸后可以恢复人体之阳气,阳气足,湿邪逐渐去除。切记温和灸即可,不要温度过高

4.阴陵泉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tips:很多朋友不知道内侧髁的髁是什么意思,其实经常吃大骨头的人应该明白,一根完整的骨头两端一般有两个大的凸起,这个凸起就是髁。所以,内侧髁就是大骨头的内侧凸起

释义:这个穴位是脾经的合穴,所以健脾、祛湿的效果极佳。并且本经穴位,调节本经病症。所以,艾灸脾经的阴陵泉穴可以提高脾的运化能力,增强对于水湿的运化。

5.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释义:足三里穴和阴陵泉穴的作用类似, 只是阴陵泉穴是健脾,足三里是养胃。都是提高脾胃运化能力的。并且脾胃运化水湿,故而取之

3

湿热灸法

1.寒湿的灸法,我们已经说过阴陵泉穴的作用了。所以,在此就不赘述了。

2.曲池穴

位置:直接屈肘45度,在外侧肘横纹头尽头凹陷

释义:此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是一个清热解毒的大穴位。这个穴位功能很多,我举几个常用的功能:

第一,此穴是大肠经的合穴,而中医认为:合治内腑。所以艾灸曲池穴可以调节大肠或者肠胃的功能,比如呕吐,腹泻

第二,此穴清热解毒效果较强,加上皮肤病症多半风湿热毒居多,故而可以用此穴

第三,女性月经提前,月经为血,提前说明月经之血跑的比较快,而热胀冷缩,所以血热容易导致月经提前,曲池穴可以清热凉血,对于月经提前有效果

3.内庭穴

位置: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释义:此穴归属于胃经,是胃经的荥穴。中医认为:荥主身热。故而可以取之清泻胃热,调节湿热中热的问题

·END·

冯名雨艾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