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医案
胃痛
胃脘痛俗名心口痛,即上腹部痛。其疼痛分为以下几种,即气痛、湿热、阴虚、虚寒等,以下分而论之。
气痛
气痛多为初病,血病多为久病,初病在经,久病人络。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不通是气血不流通,因此中医治疗疼痛不外调气、活血。
初病在经,从气治;久病人络,从血治。在痛的性质方面,气痛多走窜,血痛固定不移,临证必细辨之,切忌~见疼痛,即进止疼之剂,或气血不分,动辄活血化瘀也。
治疗气痛常用百合乌药汤(陈修园方)。方中乌药辛温行气散寒止痛,入肺、脾、肾、膀胱经;百合甘寒,入肺心经,常用于润肺止咳,还可清心安神。此方中,乌药行气止痛,可以理解,但百合补肺在此何用?
陈修园并未详申。步老认为:古人有“肺主诸气”、“诸气皆属于肺”之说,百合入肺,是治气之总司,肺气~通则诸气皆畅所以著效。用量是百合30g,乌药15g,两者为2:1。
陈修园说此方治“服热药无效者”,但据步老体会,临床不分寒、热、虚、实皆可用。若以气痛为主,以百合汤加昧(百合30g,乌药15g,竹茹15g,川楝子lOg,延胡索lOg,茯苓12g,法半夏10g,甘草8g,陈皮10g,佛手片8g,丹参20g,砂仁6g)。
病案1:患者某,女,36岁,工人,1992年4月4日初诊。胃脘胀痛3月余,服多种中、西药无效或症虽暂缓而复作。一周前胃镜示:慢性糜烂性胃炎。曾服用过“胃苏颗粒”(香苏散加减),“气滞胃痛”(四逆散加减),不效。又曾在门诊服前医中药7剂(温胆汤加减),用药时胃脘痛略减,后胀痛依然,遂来步老处求诊。刻下见:胃脘胀痛,固定不移,按之痛显,进食后痛缓而作胀,食后1小时即感腹中嘈杂痛增,剧时泛呕黄色酸涎,口苦而渴,烦躁易怒,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步老诊为气滞、痰热互结,予百合汤加味。
处方如下:百合30g,乌药15g,竹茹15g,川楝子log,延胡索log,茯苓12g,法半夏lOg,陈皮10g,佛手片8g,丹参20g,砂仁6g,黄连8g,吴茱萸4g。
上方连服7剂,胃胀痛大减,未作呕恶,余症皆缓。守方据证调治半个月,诸症悉平。胃镜复查:糜烂消失。随访迄今未发。
按:百合甘润微寒,具清肺、润肺、降气之功能,肺气得降则诸气皆调,配以乌药一凉一温,柔中有刚,润而不滞,脾胃枢机运转则胃痛自止。此案步老不用调肝气的四逆散,亦不用调胃气的香苏散,而用治气之总司的百合乌药汤,用法独到,疗效显著,深得陈修园百合乌药汤之精髓。
湿热
在治疗胃脘痛中,临证常有口干而不欲饮,恶冷喜热者,舌苔多白,或兼淡黄,似热非热,似寒非寒,医者往往以寒热夹杂断之,必须审查详细。据步老的体会,此应辨为湿热夹杂之证。口干多是胃热,不饮多是脾湿,湿为阴邪,故亦恶冷喜热;苔白为湿象,热盛者,固可兼黄,但热轻者,亦未必即黄。若误认为寒而投以热药,误以为寒热夹杂而寒热并用,病必增剧,或缠绵不愈,治疗极为棘手。步教授把脾胃湿热细分为脾湿胃热,认为它是胃脘痛的主要病机之一。平素饮食不节,大量饮酒,嗜食甘肥则可致脾失健运,湿自内生。湿邪不运郁而化热,脾胃同居中焦而脾为湿困、胃为热扰,形成脾湿胃热之证。
临床用竹茹温胆汤(冬瓜皮30g,竹茹15g,茯苓12g,法半夏log,甘草8g,陈皮10g,佛手片8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焦六曲10g)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常见奇效。
病案2:患者某,男,42岁,干部。平素嗜酒,形体肥胖,于1992年l2月5日初诊。患者胃脘灼痛,痞满胀急,口干而不欲饮,恶冷喜热,小便色黄,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舌苔白,脉滑数。胃镜显示,镜下见胃黏膜充血明显,粗糙,片状糜烂出血,黏液少而秽浊,溃疡表面覆有黄白苔。曾在门诊就诊,前医见心下痞,恶冷喜热,小便色黄,予半夏泻心汤7剂不效,转请步老诊治。刻下症见:胃脘痛,痞满胀急,口干而不欲饮,恶冷喜热,小便色黄,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舌苔白,脉滑数。
步老辨证为脾湿胃热,处方竹茹温胆汤加减:冬瓜皮30g,竹茹15g,茯苓12g,法半夏10g,甘草8g,陈皮10g,佛手片8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焦六曲10g。7剂,水煎服。3剂胃痛止,7剂诸症若失。按:须知胃热脾湿,乃脾胃矛盾的临证表现,必须善于处理,审慎用药。若妄用苍术则脾湿可燥而胃热益炽,误用石斛则胃热可清,而脾湿益盛。所以在用药上既要清胃热又不助脾湿,既要利脾湿又不助胃热。步教授常选用冬瓜皮30g,因冬瓜皮健脾、利湿又能清热,实乃利湿清热之妙药。
阴虚
胃脘痛亦有属于胃阴不足者,症见胃痛,口干渴,两胁痛,脉细弦数,舌质红绛。其热象突出,属虚热,不可用苦寒药,步老常用一贯煎加减。他认为,脾胃之病必导致生理功能的紊乱,升者不升,降者不降,或升降反作不通则痛。李东垣论脾升,叶天士论胃降,皆为后世临证之准则。升麻、柴胡虽能引清阳之气上升,有升阳举陷之功,但不是升脾之本法,脾不升清因于脾阳虚者,应该补脾阳才能帮助脾升。所谓降胃者并非只降逆气,也不是只用旋覆花、代赭石就能降胃,两者虽能治反胃气逆,但不能主降胃浊。步老认为只要滋养胃阴,俾脾升胃降,胃痛自除,
常用一贯煎加减(川楝子10g,枸杞15g,当归10g,生地黄12g,麦冬10g,沙参15g,延胡索10g,石斛10g,花粉15g,砂仁6g等)。
病案3:患者某,男,60岁,商人,于1992年6月9日初诊。患者胃部饭后胀痛l周,有烧灼感,伴嗳气,咽痛口干,唇干裂,大便色黑,两胁痛,脉细弦数,舌质红绛。步老辨证为阴虚胃热,治以养阴清胃,理气止痛,予一贯煎加味。处方如下:川楝子10g,枸杞15g,当归10g,生地黄12g,麦冬10g,沙参15g,延胡索10g,石斛10g,花粉15g,砂仁6g。7剂后,胃脘痛明显减轻,2l剂后诸症悉平。按:胃以和降为顺,宜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使津液来复通降有度矣。临证以鲜石斛、麦冬之类滋养胃阴,使胃降脾升,胃痛自除。
虚寒
遇冷则胃痛加重,并见小便清长,脉迟缓,舌淡苔白等,为虚寒。步老常用良附丸合黄芪建中汤加减(高良姜10g,香附10g,黄芪15g,桂枝12g,白芍20g,神曲10g,生姜3片,大枣6枚,甘草6g),药到病除,屡试不爽。
病案4:患者某,女,49岁,1992年11月11日初诊。主诉胃痛年余,加剧2天。曾在外地治疗年余,胃痛时好时坏。观所用方药,皆保和、逍遥、木香顺气之类。问其目前病苦,答日: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纳差不欲饮食,极易感冒。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迟缓,舌淡苔白。辨证属胃痛之脾胃虚寒。
处方:高良姜10g,香附10g,黄芪15g,桂枝12g,白芍20g,神曲10g,生姜3片,大枣6枚,甘草6g。
5剂痛止,上方加减调理2O余剂,患者胃痛消失,食欲大增,大便正常,体力亦较前明显好转,满意而归。按:黄芪建中汤补虚有余,散寒不足,今加入高良姜散寒,香附行气,共奏散寒行气之功。患者小便清长,脉迟缓,舌淡苔白,胃痛隐隐,喜温喜按,辨证为脾胃虚寒无疑。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所以药到病除。
摘抄:名老中医步玉如擅治胃痛集验
[冯济相本草日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