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低烧医案
低烧医案
舒肝理气,行瘀活血, 除蒸退热, 治疗内伤发热。
夏某 女 1900-01-01
就诊时间:1974-10-11
主诉:反复低烧两年。
现病史:近两年来反复出现低烧(体温常波动在37.6左右),平日身困倦怠,食少懒言,口干咽燥,心悸易烦,手足心发热,每日下午自觉脸上发烧,两颊出现潮红,月经量逐渐减少,有紫黑血块,体形越来越胖,但体力越来越差,曾疑为“结核”、“风湿”、“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治疗效果不显著。
舌质:舌紫暗而淡 舌苔:薄白 脉象:沉脉,涩脉,细脉
辨证分析:辨证:肝气不疏,郁热内阻,日久气血不足,血脉瘀滞。
治法:舒肝理气,行瘀活血,除蒸退热。
中医诊断:内伤发热
西医诊断:内分泌功能紊乱
组成:桃仁15g、红花9g、丹参30g、当归9g、生地9g、赤芍9g、银柴胡9g、益母草15g、丹皮9g、黄芪12g、桂枝9g、川牛膝9g、胡黄连9g。
用法:20剂,日一剂,日二次,分早晚服,水煎。
低烧的治疗
病因为本,症状为标,急慢性病都要询问病因,审证求因,“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正气为本,邪气为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就将疾病的内外因联系起来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感发热病,必须分清是风、火、暑、湿、燥、寒以及温疫之杂气、疬气为病。外感发热病,治疗失当,将息失宜,或体质素虚,往往导致低烧,治疗可参考前外感热病。而不少低烧病人,求因就是困难,病因不易问出。有的一拖几年。
内伤低烧病,本着“肝为罢极之本”,“阳气者,烦劳则张”,这个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这两句《内经》原文及我的体会:因患者不善于掌握劳逸结合,过度疲劳,中气损伤,脾阳下陷,以致消化不好,营养不足,中气不固,脾失健运,脾气不敛,虚热内生;
肝喜条达,而易寒易热,精神过度紧张,而致肝脾不和,亦能引起低烧。
这样的低烧,主要调理肝脾两脏。
治一病人年近七十,低烧八年,自诉多开会或烦劳之后必然体温升高,静养不服药体温也能恢复正常。由此可知“阳气者,烦劳则张”是有根据的。
“烦劳则张”实为阳虚,这个阳是指中焦脾胃之阳,亦谓之中气、中阳。
虚则不内敛而外越,以致低烧。这样的低烧,用青蒿鳖甲汤多不见效,这是治疗阴虚发热的方。
阴虚发热每至夜晚烦热、盗汗、热退无汗,有时微恶寒。大患内伤低烧有气虚、血虚之分,属气分者多,而属血分者少。“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都是病人自己的感觉。而这种低烧病人也有不觉发热、发冷,只觉疲乏无力、自汗、头晕,脉无力,体温偏高,一般是下午高,劳累之后往往高得更明显。这种病人,我在北京、四川都治得不少,
用药大体上是甘温除热法,轻则用补中益气汤,重则用当归补血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党参,
即当归、黄芪、党参、甘草、小麦、大枣。若汗多用浮小麦。
若脉弦细数、脾胃虚弱、疲乏嗜睡、体重、关节疼痛、口苦、食不知味、大便不调,宜升阳益胃汤。这是夹湿热而为补中益气之变局,未离甘温之法。
曾治一女同志低烧已两年余,消化不好,不欲饮食,疲乏无力,身痛、关节疼痛,月经不正常,或前或后,多方调治无效。我用升阳益胃汤,总共剂量是十五两,研粗末,分为三十包,每日煎服一包,服一月后食欲渐好转,低烧亦渐降低,共进三料,连服三月而恢复健康,药费才二元钱。
有脾胃虚,过食生冷,损伤脾胃,阳气抑郁;或先有外感治疗不当,犯凉遏,误补,热郁于内,以致长期低烧,头晕口苦,或见热如火燎,扪之灼手,宜升阳散火汤或火郁汤。这都是从升麻葛根汤套出来的,有升有散,升的是脖阳,散的是郁热,本“火郁发之”的理论。
因升阳散火汤中有人参、甘草、大枣,脾弱气虚、疲乏者用之;外感郁闭者用火郁汤,调和肝胆脾胃之功能,升散郁结之热,胸胁满可合用越鞠丸。
低烧偏于血分者,体虚,脉细无力,月经量少色淡,男、妇、老、幼均可用圣愈汤加地骨皮,
消化不好加神曲、荷叶。荷叶能平肝胆热,而升脾胃清气。
脉弦细数,胁下痞,烦热甚,口苦,用丹栀逍遥散加香附、神曲、荷叶,胁痛加川芎。
香附、川芎同用,肝胆郁气才能推得动,这就合了越鞠丸。
胁痛甚可再加郁金,胁下有块用姜黄。
低烧病人,苦寒药不宜多用,不仅伤脾败胃,苦寒太过亦化燥伤阴。
另外慢性病尤其要重视胃气为本,内伤低烧,脾胃已弱,药量宜轻,宁可再剂,不可重剂。
用之欲速不达,反伤中气。这是临床用药原则,必须重视,要善于掌握。
[冯济相本草日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