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竹枝词学会筹备工作报告

(2020年12月 20 日萍乡市竹枝词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

萍乡市竹枝词学会成立大会筹备工作小组

报告人 龙成前

各位领导、各位诗友:

今天,我们借“最美东阳”这块宝地,聚集一堂,共襄盛举。在萍乡市竹枝词学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之际,我代表学会发起人及筹备工作小组,向大会作筹备工作报告。

一、萍乡市竹枝词学会的筹建缘起

萍乡,物华天宝,历史上乃人文荟萃之地。当下,诗、词、曲、赋等学会组织更是异军突起,竟有十余个之多,可谓是诗词大市。市诗词学会早在2005年就组编出版了一册《楚萍竹枝词》,由于曾在中华诗词论坛上刊发过征稿启事,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就产生过较大影响,我市成为全国四大竹枝词创作基地之一。然而,对于我市竹枝词爱好者来说,却没有一个可向往的专业性社团组织。近几年,我市竹枝词爱好者不断涌现,创作氛围浓郁,更有不少竹枝词研究成果在全国影响较大。所有这些,都为筹建我市竹枝词社团组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建立一个竹枝词社团组织的愿望愈加迫切,不少有志之士,特别是萍乡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曾建开先生,为筹建我市竹枝词学会奔走联络。2020年8月,呼吁很快得到了萍乡市诗词学会的认可并多次过问筹建进展。

二、萍乡市竹枝词学会的筹建准备工作

在萍乡市诗词学会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各项筹备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了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主动与主管部门衔接沟通。8月 20日,以芦溪县诗词学会的名义,起草了《关于成立萍乡市竹枝词学会的请示》,填写《社会团体名称核准申请表》。8月 27 日,萍乡市诗词学会下文,批复核准同意组建“萍乡市竹枝词学会”,作为萍乡市诗词学会的二级分会。

二是组建了以曾建开为组长的“萍乡市竹枝词学会”成立大会筹备工作小组,着手起草会议材料。11月21日,筹备工作小组在山口岩村召开了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通过了萍乡市竹枝词学会第一次会员大会筹备组成员名单及具体分工、讨论了《萍乡市竹枝词学会章程》(草案)、《选举办法》《会议议程》等内容与,初步收集了各县区的竹枝词创作者名单等。12月16日,筹备工作小组在芦溪县文广新旅局召开了第二次筹备会议,重点讨论了《筹备工作报告》,详细部署了各项工作。

三是对全市现有竹枝词作者人数、姓名进行了摸底统计,市直、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四个诗词学会组织各自都进行了宣传、摸底工作。

四是落实了成立大会会场、会标及会务组成员工作要求,确保会议按时召开。

五是邀请了相关部门的领导,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莅临大会给予指导。

三、清代以来写萍乡的竹枝词

竹枝歌本是古代流行于巴、渝、湘、沅之间的一种民歌体裁,具有语言通俗、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特点。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白居易等人的改造与拟作,从而形成一种风格清新、亦雅亦俗、雅俗共赏的文人竹枝词。竹枝词起源于民间,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唐后各朝,为历代文人所喜爱,也是今天诗词爱好者十分喜爱的一种诗歌形式。清代进士,萍乡上栗的刘凤诰在《秦邮道中》一诗中就曾写道:“水暖苹香自不知,行人春过露筋祠。回头衣上湖烟碧。多少红船唱竹枝。”

要说古代文人最早着笔萍乡民情风物的竹枝词的作者,当属清乾隆四十五年至四十九年在萍乡担任知县的山西凤城人胥绳武。在萍期间,胥绳武勤政爱民,体恤民情,倡导主修学宫、鳌洲书院,重教育、重农事,为萍乡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深得民心,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竹枝词。有一回,他去了一趟湘东古镇,回到县衙后诗兴大发,仿照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作了一组《萍乡竹枝词九首并序》。略举两首给各位感受一下。其三“五隅(yú)年例扮迎春,忙煞城中城外人。说道大平毛个事,颃随衡去跳傩神。”其八:“黄花渡头黄花稀,金鱼洲嘴金鱼肥。风凰池边看月上,横龙寺里探泉归。”

描写我们萍乡风物的竹枝词作品,胥绳武的《萍乡竹枝词九首并序》并非绝响,湘东人甘鸿举撰作了《和邑侯胥燕亭竹枝词九章》。如其二:“桃开二月满山春,山径深深不断人。夫备纸钱妻抱子,青林寺里去朝神。”其四:“萍乡乡里浑无事,十里平畴一望遥。最是歌声宜远听,前村人在扯秧苗。”

清代刘凤诰侄儿刘元璜的《小枧竹枝》:“杨歧壁陡香稻香,石子岭高黄粟黄。少妇担得薯苗卖,换壶美酒过重阳。”

清末上栗桐木人黄德谦撰有《乡村演剧竹枝词(六首)》。如其一:“一路游人踏软尘,东邻呼伴到西邻。玉环声里钗光动,看戏人看看戏人。”

民国泉江人江瑜怀撰有《萍乡新年竹枝词(十首)》。如其二:“街头队队灯光明,伙计东入夜出行。未拜人家先拜庙,满城都是爆竹声。”其九:“声声振耳鼓同锣,争看乡人戏扮傩。为扫妖氛存治意,盖知人世鬼尤多。”

我们萍乡人写外地的竹枝词也有一些,如:清同治年间湘东腊市人彭炯撰有《江城竹枝词二首》,清末至民国年间的上栗赤山桥人李有鋆撰有《彭城竹枝词六首》。据不完全统计,清代至民国,萍乡本地人所撰竹枝词在七十首左右。

四、萍乡竹枝词的创作与研究现状

1990年3月,政协萍乡市城关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的《萍乡古诗》一书中,收录了胥绳武的《萍乡竹枝词九首并序》。胥绳武的这组竹枝词,首刊于他自己在清乾隆年间主编重修的《萍乡县志》,收在此志书的《艺文志》中。

已故萍乡书画家刘均先生,闲暇之余亦有竹枝抛出,其在夫人花甲之岁,印行自己创作的《陇上诗钞》一卷示庆,凡六十首,《诗钞》中单就竹枝词就选有6首。因其当年身为知识青年而下放至萍乡市芦溪区万龙山乡的陇上村,故名“知青竹枝词”。现略举一首,或可窥见往日知青之艰辛。《挖田埂》:“锄遍畴坵春未晚,埂堤曲似九回肠。荷锄小试平衡力,皆笑知青魔气郎。”

近些年,萍乡的城乡发展速度惊人,外地人到了萍乡,也是诗兴勃发。江西九江的孔祥云编有一本《江西景物竹枝词》,书中辑有4首描写我们萍乡的竹枝词,分别是《竹枝唱萍乡》《萍乡傩舞》《萍乡秋收起义广场》《游武功山》。

可见,咏赞美好,抒发情怀,少不了竹枝之魅力。

在研究竹枝词方面,我们萍乡各县区诗词学会的同志倾注了不少心血,做了大量工作。例如萍乡市诗词学会的朱吕、易仲贤等;萍乡市直诗词学会的陈布仑、梅岗、朱世务等;上栗县诗词学会的李汝启、吴贤兵、黄自忻、柳源裕等;莲花县诗词学会的朱颂东、周立荣等;芦溪县诗词学会的曾建开、李忠生、刘政生、张定生、龙成前等。尤其是李汝启等上栗同志,通过多年的努力,搜集到了一批清代萍乡本土文人撰作的竹枝词,大大丰富了我们萍乡的竹枝词发展史,功不可没。陈布仑同志也是早在2006年就撰写过介绍本地当代竹枝词的文章,曾在《萍乡日报》上发表。

2005年12月,萍乡市诗词学会结集出版了《楚萍竹枝词》,该书由曾建开任主编,陈布仑任副主编,姚茂初任编审。实际上梅岗也参与了此书的编审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尹兆书同志作《序》。

组编此书的初衷,是激发本市诗词作者都来创作当代竹枝词,将胥绳武所开创的萍乡竹枝词事业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书中收录了107位作者的1117首竹枝词,其中:萍乡籍作者68人作品688首,江西本省萍乡市外9人81首作品,外省30人348首作品,古代1人描写萍乡风物的竹枝词9首。古代1人,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萍乡知县胥绳武,其余的作者来自全国13个省中的各个行业,有党、政、军、教、科、文、卫系统的在职干部或离退休干部,也有企业家、工人、农民和自由职业者,更有诗人、书画家及村干部,还有旅居美国印第安那州的华人作者。2008年9月,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江西竹枝词》,选用了我市21位竹枝词作者130首竹枝词作品,是该书收集当代竹枝词数量最多的地市。这些作者分别是姚茂初、刘均、童福生、童耀远、苏锦笃、谭其生、陈菲、曾明星、李汝启、曾建开、龙成前、王定增、倪建纯、刘优彪、罗辉琴、黎敬芳、习祖志、朱焕龙、刘萍高、杨树瑶、黄洪余。

1996年,曾建开尝试创作竹枝词,投稿《中华诗词》杂志,一次就被选发数首。后来,他又陆续创作了一批,且由《中华诗词》多次刊发。到2004年,他已创作竹枝词80余首。2005年5月,他在中华诗词论坛申请开设了竹枝词专版并担任版主。2006年,他又撰写了长篇论文《竹枝词概说》,在众多网络诗词论坛上广为传播。从2006年至2008年,他广为搜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撰写出了《清代萍乡知县胥绳武身世生及生平事迹考》一文,将我市历史上的首位竹枝词作者胥绳武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2011年前后,他向武汉诗人沙月积极建议:以武汉为中心,创建全国性的竹枝词学会组织。这项建议引发了沙月的极大兴趣,经过数年的筹备,全国第一个竹枝词学会组织——武汉竹枝词学会,在武汉众多诗友的支持下得以诞生。

2012年12月,曾建开撰写了《芦花溪畔结诗缘》一文,其中主要内容是它的第二部分:《略论龙成前的竹枝词创作》。迄今为止,曾建开创作的竹枝词已有500首左右。

为培养更多的竹枝词作者,曾建开还专门撰有《竹枝词知识讲座》,分述“竹枝词的概念”、“竹枝词与七绝、顺口溜和民歌的区别”,该《讲座》开宗明义,极接地气,对于初学竹枝词的朋友有很大的帮助。2019年8月28日,在芦溪县诗词学会举办的第三期竹枝词知识讲座上,曾建开就是把这个《讲座》作为教案,课后,芦溪县诗词学会编印了《芦潇竹枝歌群刊》,刊登了这个《讲座》的全部内容,分发至全县竹友人手一册。为拓展竹枝词的外延,传播萍乡竹枝词文化,曾建开还撰写了诗故事《胥绳武的竹枝词趣话》。

《江西竹枝词简介》中提到:“江西1949年前的古近代竹枝词有1000多首,它们反映了从元末至民国后期,特别在清代中晚期江西不同地区的土俗风情和社会经济生活,内容丰富”。为在古代竹枝词中找寻萍乡旧时民俗风情,芦溪县诗词学会的龙成前,尝试从乾隆年间任萍乡知县的胥绳武入手,撰写了《从胥绳武“萍乡竹枝词九首并序”看清代萍乡风俗民情》一文,从胥绳武的竹枝词中,再现了萍乡的自然景观“金鱼洲、凤凰池”,人文景观“横龙寺、黄花渡”;以及“船渡贸易、傩神迎春”等等萍乡旧俗,这些习俗有的还留传到了今天。他不仅研读古代人的竹枝,还研习了本地诗友的竹枝词,撰写了《曾建开“摸鱼儿竹枝词五首”赏析》及《竹枝杂谈》。研究胥绳武竹枝词的还有芦溪宣风人、现为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曾伟博士,他曾结合萍乡清代相关史料,解析了胥绳武的几首竹枝词。

自2005年始,《萍乡诗词》《濂溪诗文》《芦溪诗词》等诗词刊物,以前均开辟有“竹枝词苑”专栏多年,集中刊发了本市作者创作的当代竹枝词代表作200余首。近年来,《萍乡诗词》仍时有新创作的竹枝词作品问世。

2019年下半年,芦溪县诗词学会以竹枝词培训讲座内容为基础,编辑了两期《芦潇竹枝歌群刊》。

2020年8月25日下午,芦溪部分竹友在万龙山乡桂花村武功山牧歌农乐园举行了“萍乡竹枝词笔会”,并邀请了市诗词学会三位驻会副会长到场指导。

2020年9月16日下午,芦溪部分竹友在芦溪尚贤苑召开了“萍乡竹枝词发展研讨会”。

2020年10月2日晚,芦溪县诗词学会举行“庚子双节廊桥赏月雅集”活动,邀请了部分芦溪竹友参加,活动中首创行竹枝词酒令,使参与活动者加深了对刘禹锡、胥绳武创作的竹枝词的理解。

竹枝摇曳方方丽,着笔含情字字真。无论城乡,凡山川胜迹、人物风流、社会时弊、工商百业、土特产品、岁时民俗、自然灾异等等,竹枝词无一不是笔之所触。

“晴天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各位领导,各位会员,我市竹枝词学会今天就要诞生了,这是我市所有竹枝词爱好者的大喜事!在学会组织的引领下,我们将一同踏上竹枝征程,“写当下”“写民生”“写萍乡”,发扬我市各学会的光荣传统,“树三讲,去三俗”,讲品味、讲格局、讲担当,去低俗、去庸俗、去媚俗。深度关注现实,关注底层,体验生活,真诚关爱他人,坚持原创,多出优秀作品,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和领导的厚爱。

恰逢我市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光荣称号,人人都是美丽萍乡发力者。作为竹枝作者,我们更是乐意发挥其独特方式,积极为建设美好萍乡增添一份热量,提升萍乡竹枝词创作的整体水平,尝试让竹枝词文化走进社区,发挥竹枝词的积极作用,为中华竹枝词文化的发扬光大作出我们萍乡竹枝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